在中國近五千年的朝代更替,越是年代久遠的朝代,相關的文獻記載和考古挖掘就越少,特別是處于奴隸社會的夏朝、商朝、周朝三個朝代。在中國的所有歷史朝代當中,夏朝無疑是最神秘的一個朝代,因為至今為止,仍然沒有找到一處夏朝遺址,所以后世一直質疑夏朝是否存在。
根據文獻記載,禹因為治水有卓越成就,而且有著高尚品德,舜把部落首領的位置禪讓給了禹。后來,禹認為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更好地管理天下,于是在大約公元前2070年稱王,正式建立夏朝。關于夏朝的國號由來,當時禹所在的部落叫“夏后氏”,就以夏為國號,國姓為禹的姓氏“姒”。
禹臨死前,按照禪讓制,本來想傳位給德高望重的伯益,但是禹的兒子啟打敗了伯益,取得了夏朝王位。從此禪讓制變成了世襲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夏朝王位一直由啟的后人繼承。
不過夏朝王位繼承也不是一帆風順,啟的兒子太康繼位后只顧著享樂,荒廢了朝政。有窮氏部落首領后羿趁太康在外游玩,控制了夏朝,史稱“太康失國”。
后來,后羿擁立太康的弟弟中康做夏王,但中康形同傀儡,不久之后抑郁而死。隨后,后羿擁立中康的兒子相做夏王,但很快又流放了相,自己做夏王,因為是篡位,史書沒有把后羿作為夏朝君主。
后羿有個近臣叫寒浞,趁后羿不備弒殺了后羿,取代了后羿成為夏王,但史書同樣沒有把寒浞作為夏朝君主。相在流放期間,與妻子后緡生下兒子少康。少康從小立志要復國,最終在各部落的幫助下打敗了寒浞,夏朝成功復國,少康成為夏朝第六位君主。少康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復興了夏朝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少康之后的夏朝君主,分別是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桀。除了不降擴充了夏朝疆土,其他君主大多是守成之君,也有殘暴之君,比如孔甲和末代君主桀。
大約公元前1600年,部落首領湯起兵打敗了桀,享國四百多年的夏朝至此滅亡。
關于夏朝的遺址,比較有權威的是河南省洛陽市二里頭挖掘的遺址,但沒有任何考古證據能證明這是夏朝遺址,所以后世一直質疑夏朝是否真實存在。有人認為,夏朝即使真實存在,也是名義上的統一國家,實際上仍然是一個部落。
夏朝對于后世,是最神秘的朝代。由于對夏朝知之甚少,所以關于夏朝的電視劇,只拍過唯一的一部,這部以夏朝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叫《古夏血觴》,主要講述的就是少康復國和中興夏朝。可惜這部電視劇,在網絡上幾乎沒有找到資源,不得不說是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