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讀黃維樑的《文化英雄拜會記》

作者:潘建偉

《文化英雄拜會記》是黃維樑教授二十三篇文章的結集,分為“錢鍾書篇”、“夏志清篇”與“余光中篇”,外加一個自序,構成他拜會三位文化英雄、暢論他們的文章功業之全部記錄。最早一篇起于1980年冬,最晚一篇止于2017年夏,時間跨度達三十七年。所收文章大致可分論文與散文兩類,其中如《大同文化·樂活文章》、《博觀的批評家》及《璀璨的五彩筆》是嚴謹而有個性的論文,如《楊絳就是鍾書》、《春風秋月冬雪夏志清》及《記余光中的一天》則是活潑而有學識的散文,雖是不同時期、不同類別的文章結集,卻自有其脈絡與條理。

錢鍾書有句名言:“你若要知道一個人的自己,你須看他為別人做的傳。”我讀《文化英雄拜會記》也正有這個體會。雖然都是介紹三位文化英雄的作品與生活,卻無一不是在表達作者自己的文學思想與批評理念。作者數十年來從事中西比較文學的研究,他將《大同文化·樂活文章》作為整部書的開篇,高度評價了錢鍾書的“東海西海,心理攸同”之學說,并非沒有特別的用心。“比較的思維”可以說貫穿了整部書的寫作,大到中、西文化的對比、作品主題的分析,小到典故、辭藻的運用,處處滲透著作者的這一思想。他提到,近百年來學者在論述中、西文化時,往往注重兩者的差異且持西優中劣的看法,即便如王國維這樣的大學者也不例外,而錢鍾書能夠平論中、西文化,不但讓中、西文學的優點在同個平臺上展示風采,而且讓中、西方人性的差劣一并予以針砭。他論述夏志清也非常突出這個特點。對于中國文學中有沒有“希臘那樣的史詩與神話”這一疑問,作者提及夏志清說過的“《三國演義》的作者,可算是中國的荷馬”,并繼而闡發道:“《荷馬史詩》與《三國演義》有一串串引人入勝的故事,講人性,富于想象力。一希一中,實可相提并論。”這足以反駁當代有些論者對于《三國演義》之不公評價。文學作品應注重形象是否生動,想象是否豐富,對人性的認識是否深刻,以及篇章結構、語言文字是否出彩等,而不應將作品人物的道德品質與現實人生的倫理取向完全等同,否則不但將《三國演義》、《荷馬史詩》等同起來,而且將中、西文學史上至少半數的作品也一筆抹殺了。

至于說到作者語言中所用的中、西典故就更多了,此處聊舉一例。作者因無錫學前街附近市民對“錢鍾書紀念館”的茫然不知,于是引發感嘆:“5月9日,天氣和暖以至有點熱了,昏昏然我想起十多年前在倫敦市郊尋覓英國詩人濟慈的故居,大街小巷問人不下五六次,而那些現實的英國百姓,不知道百年多前浪漫詩人的故宅。江山不空,故宅應在,而文藻無人知道。”因錢鍾書而濟慈,因濟慈而杜甫,因杜甫而宋玉、屈原,作者將“江山故宅空文藻”這一句詩稀釋成異代異國文人在俗世中共同的寂寞。

喜歡而且善于運用典故的批評家,一般都非常注重學問,要達到劉勰所說的“凡用舊合機,不啻自其口出”,絕非才疏學淺的人可以做到的。作者盛贊錢、夏、余之博學,認為“說到文學批評文章中學問密度之大,當今中國作家之中 ,應以錢鍾書和夏志清為代表”,又說“積學以儲寶,這是余氏創作中西合璧的基礎,也說明了其評論視野廣闊的原因”。而作者自己呢,也特別注重博觀廣采,彌綸群言。書中提到中國的作家(批評家)有劉勰、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賀、蘇東坡、金圣嘆、曹雪芹、劉鶚、梁實秋、吳魯芹、張愛玲、秦牧、袁可嘉、流沙河等,提到西方的則有荷馬、亞里士多德、西塞羅、但丁、莎士比亞、雪萊、濟慈、丁尼生、阿諾德、葉慈、佛洛斯特、艾略特,還有中文語境里很少談及的十九世紀英國批評家赫斯列特(William Hazlitt)。作者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起留學美國凡七年,又對西方二十世紀以來的精神分析、形式主義、新批評、神話基型論、結構主義乃至解構主義、后殖民主義等各種批評理論都了然于心,如他評價夏志清是一位“碧海的掣鯨手”那樣,他同樣是一位“裝備最先進的捕鯨船船長,憑著豐富的知識、閱歷和智慧,在碧海中大顯身手,滿載而歸”。不過,正是由于作者長期在西方留學,對西方批評理論之弊端也看得最為真切,從內部“反戈一擊,易制強敵的死命”(魯迅《寫在〈墳〉后面》)。作者憎惡時下術語連篇、玄虛雜亂的寫作風格。他引錢鍾書致其信中提到某英國哲人的一句話:“Technical terms are pushed to and fro…, but the investigation stands still”,并翻譯為:“專門術語搬來搬去,而研究本身原地不動。”但作者并不冬烘,寫文章時不避術語,而能靈活運用,醒人耳目。他提到余光中即將離開香港中文大學回臺灣定居時說:“光中先生就快回臺,將來要寫這邊人事的話,隔海追憶,一定多了層‘美學的距離’(aesthetic distances)。”又談到錢、楊不但相互扶持,而且相互“拜讀”對方作品:“錢的書,楊題寫書名;楊的書,錢題寫書名。楊還手抄錢的整本詩集《槐聚詩存》。楊的散文中處處有錢,錢的詩集中多有贈楊的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最親密恩愛的‘文本互涉’(intertextuality)。”不但活用了朱麗葉·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的理論的核心概念,而且還表達了這樣一層意思:如果要研究錢鍾書,必須了解楊絳;要研究楊絳,也必須熟悉錢鍾書。

書名主標題為《文化英雄拜會記》,同時也是其中一篇文章的題目,文內詳談了1984年8月去北京三里河南沙溝拜訪錢鍾書的全過程,由書名而此文,可知即便不讀全書,也一定能推測其中充滿了大量的掌故。作者提到之前常聽他人說錢氏恃才傲物,但根據他的拜會,卻發現錢氏“即之而溫,非常醇厚”。又提到十年后登錢府邀請錢氏來港接受榮譽博士學位而被婉拒之事,越加感受到錢氏“愈隱而聲名愈顯”(關國暄語)的真實。還提到1994年時錢府住宅竟無空調,因而心生疑惑:“海爾、康佳、格力、美的、春蘭各種空調品牌在家電店鋪競爭客戶,難道爭取不到(我認為)怕熱的錢老?還是錢老患有哮喘,冷氣對他不宜?”這也可為“錢學”增添一則小小的公案。作者與余光中曾在香港共事九年,所了解余氏的故事就更多了。從余氏在臺灣受知于梁實秋到后來參與評審“梁實秋文學獎”的不遺余力,從他三十歲在美國深造時與已八十四歲、滿頭銀發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的會面到1985年初夏他離開香港前一整天的生活,還有《鄉愁》創作的過程以及他極力想“淡化”“鄉愁詩人”的稱號,乃至提到余氏“字寫得慢,因此工整,因此可以有充分醞釀斟酌的時間,使下筆極少修改”等細節,在書中都有介紹。另外,與作者同時的蔡思果、梁錫華、黃國彬、潘銘燊、陳芳明,還有美國的William Nienhauser(倪豪士)、Theodore Huters(胡志德)等當代批評界的杰才豪士,在書中也多有提及,他們都如捧月之星,點綴著文學的夜空。

這本書,是詩學——談詩論文之著;是掌故——透露文壇軼事之作;還是一段文史——串聯起三位文人之史。用“文人”來概括錢、夏、余三位可能相對恰當,因為除夏氏是較為純粹的批評家外,錢、余二氏都兼善創作與批評:錢氏以創作助濟批評,余氏則以批評補充創作(余氏還有大量的翻譯作品)。作家、詩人、批評家、學者、翻譯家等諸如此類的現代名稱,似乎都無法概括三位的共性,還是回到傳統,用“文人”來統攝吧。有趣的是,作者借鑒英文的man of letters(文人),其中letter一詞可指“信”,又恰好錢鍾書、夏志清、余光中都寫過大量的書信,故而作者別出心裁地將man of letters譯為“書信人”,以代指這三位的共同特征。這樣的“望文生義”,三位先生如果看到,應該不會反對,或許還會頷首微笑吧。

但是,他們不是一般的文人,而是文人中的英雄,用作者的書名來定義,他們都是“文化英雄”。作者的分析可以說是將錢鍾書、夏志清、余光中三位串聯成了一段“文化英雄史”:錢氏原籍江蘇無錫,任教(職)于西南聯大、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夏氏出生于上海浦東,任職于北京大學,授業于美利堅;余氏原籍福建永春,歸屬臺灣作家,曾于香港中文大學工作十年。從關系論,夏氏盛贊錢氏的小說,錢氏敬重夏氏這位知音;余氏指導學生寫過錢氏作品的學位論文,錢氏也讀過余氏的作品。從文品論,借用古人的“三達德”形容,則錢氏是“文智”,夏氏是“文勇”,余氏是“文仁”。作者于是總結:“采用西方文學史的術語,則他們都是中華近世文學史的major writermajor critic。”

作者無意作史,卻提供了一幅比現有的文學史或批評史更為豐富多彩、細致入微的別樣圖景,從中不但能看到作品的產生過程、接受狀況,還能看到三位文化英雄的審美氣質、精神品格、生活方式,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與各自的特點。作者的“拜會”是歷史的見證,是美學的省思,也是文脈的延續,讓我領略了百年來中國文學在東西交匯中所形成的新的傳統的絢麗風華。

(本文原載于《書屋》2018年第10期)

/提供細密/精致/的閱讀體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王水照:鳩杖先生愈少年
錢鍾書:現代文學史上繞不開的人物
胡洪俠|錢鍾書先生的“非主流版本”
閱讀乃風清
今晚報
文化交游中的錢鍾書 第A08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清苑县| 广灵县| 建宁县| 突泉县| 扶沟县| 浦北县| 共和县| 波密县| 榆林市| 永新县| 敦煌市| 定西市| 桂平市| 汉寿县| 泸水县| 宜良县| 禹州市| 鄂托克前旗| 寿光市| 北海市| 临夏县| 乐都县| 惠水县| 高碑店市| 将乐县| 天峨县| 泰兴市| 唐河县| 临海市| 淳化县| 射洪县| 高邮市| 开阳县| 伊春市| 革吉县| 东海县| 琼结县| 兰溪市| 康定县| 延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