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佛里特:被志愿軍打到退役,杜魯門卻稱贊他為美國最偉大的將軍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美軍有一個著名的將領范佛里特,他的兒子在駕駛戰機轟炸我志愿軍后勤線時,被我防空部隊擊落,尸骨無存; 他發明了無限制彈藥轟炸志愿軍的戰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個軍事術語——范佛里特彈藥量,但是卻在志愿軍坑道戰術面前折戟沉沙; 最后他打算在媒體面前表演一場優勢兵力攻擊戰挽回顏面,沒想到被志愿軍一個排擊敗…… 此戰之后,他退出朝鮮,被艾森豪威爾升職為上將,然后黯然退出現役…… 許多人提到范佛里特,只知道他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被志愿軍打得灰頭土臉,后面就不知道了,本期@以史為鑒 就跟大家聊聊范佛里特這個人。 范佛里特全名做詹姆斯·阿爾沃德·范·弗里特(James Alward Van Fleet),他的家族可以追溯到美國獨立戰爭時期。 范佛里特的爺爺老范佛里特就開始在美國從軍了,還干到了紐約州的州法官、紐約州民兵上校;范佛里特的父親是林肯的朋友,南北戰爭時期就是聯邦軍中服役,后來還修建了佛羅里達州的第一條鐵路; 有了這樣顯赫的家族,范佛里特在1892年出生后,幾乎就確定會走上從軍這條路。 果然1911年,范佛里特從佛羅里達州巴托的薩默林學院畢業后,直接進入了西點軍校,他的同學中就有艾森豪威爾和布拉德利 這樣的二戰猛人。 范佛里特身高超過6英尺(1.83米),身體素質相當好,在學校里是“陸軍不敗”足球隊邊后衛。畢業時,范佛里特的成績排到第92名,也因此成為一名步兵少尉。 隨后他跟著潘興參加了墨西哥戰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范佛里特于1918年7月隨第6師前往法國,并擔任第17機槍營的指揮官。 在一戰中,因為范佛里特作戰勇敢,兩次獲得銀星勛章,并在法國負傷。 一戰后,范佛里特主要承擔了幾次美軍后備軍官的訓練任務 二戰開始后,范佛里特是第4步兵師第8步兵團的指揮官,并且在1944年6月6日的諾曼底登陸中,他率領的團首先在猶他海灘登陸,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都對此表示稱贊。 很快,他被任命為美軍第2步兵師的準將助理指揮官,后來他又擔任喬治·S·巴頓的第3軍下屬的第4師和第90步兵師的指揮官。 等歐洲的戰爭結束時,范佛里特已經榮升中將軍銜了。此后范佛里特還曾代表美軍前往希臘,鎮壓了希臘當時的起義軍。 1951年,李奇微取代麥克阿瑟成為半島美軍的最高指揮官,希望能填上狂妄自大的麥克阿瑟挖下的大坑。4月11日,軍方選擇了范佛里特來接替李奇微指揮美國第8集團軍。 后面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了,剛剛上任的范佛里特跟著李奇微,用磁吸戰術擊中了志愿軍后勤不足的軟肋,但是在追擊中又在鐵原見識到了志愿軍“聚則一團火,散則滿天星” 的強悍。 范佛里特深刻地認識到,想要擊敗這樣一支軍隊,必須完全發揮美軍火力強大的優勢,必須要用不限制彈藥的火炮才能擊敗這支強大的志愿軍。 于是,后面就有了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的上甘嶺; 以及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一個名 詞—— 范佛里特彈藥量。 1951年8月夏季攻勢中,美軍僅僅在對983高地的攻擊時,九天中僅消耗的炮彈就高達36萬發,平均每門炮每天350發; 在1952年10月的上甘嶺戰役期間,范佛里特指揮“聯合國軍”在43天內向上甘嶺發射190萬余發炮彈,使得陣地山峰被炸低,土層被炸松1至2米,表面工事更是被全部摧毀。 但是,這么巨大的彈藥消耗量,卻沒能換回絲毫的勝利,反而幫助志愿軍打出了坑道戰、反斜面戰術的傳說,更是打出了人類輕步兵的巔峰這一神話。 圖注:1952年3月19日,小范佛里特專門來給自己父親慶祝60大壽,16天后,小范佛里特駕駛的轟炸機被志愿軍擊落,小范佛里特尸骨無存。 范佛里特彈藥量從此變成了一個笑話,連美國國內都有人抨擊浪費彈藥、浪費納稅人的錢財。 到了1953年,艾森豪威爾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范佛里特決定用一場勝利慶祝老同學當選總統。 吃夠了上甘嶺苦頭的范佛里特這次選擇了一個小小的山頭——芝山洞南側高地T字山。 圖注:1951年5月,范佛里特和荷蘭軍隊在討論戰術 這個山頭最多能放下一個排的防守隊伍,而且這支隊伍還是剛剛換防的志愿軍23軍。范佛里特為此準備了美軍主力陸七師,還給配備了大炮、坦克、飛機支援。美其名曰:“空、坦、炮、步協同作戰實驗。 ” 范佛里特覺得這場勝利可以說是手拿把攥,于是還召集了多家媒體的記者現場觀摩,范佛里特本人也帶著高級軍團團現場觀戰。 1月25日,美軍第7師以1個加強營兵力,在近百門榴彈炮、32輛坦克、40架飛機的支援下,向志愿軍第23軍第201團第1連1排防守的芝山洞南205高地發起進攻。 美軍進攻依然是典型的三板斧:大炮轟、飛機炸、坦克掩護步兵沖…… 剛被炸過的志愿軍陣地,看上去表面工事全部被炸毀了,沒有人能在這樣的轟炸中幸存;然后美軍發起沖鋒,再然后就被從坑道中鉆出來的志愿軍打退…… 打了一整天,美軍發射10多萬發炮彈、投擲炸彈22萬多磅,還有多達8箱的凝固汽油彈,子彈更是不計其數,結果付出了150余人的傷亡,還是拿不下志愿軍的陣地。 美軍傷亡過大也無力再戰,于是在媒體的直播下被迫退出戰斗,整場戰斗志愿軍傷亡僅僅11人。 此戰之后,美軍的無能完全被媒體給報道了出去,剛剛大選落敗的民主黨抓住痛點,狂噴美軍: 這是正常的軍事行動嗎?這是供貴賓觀看的角斗士表演! 這種讓美國寶貴的青年白白送命的“實驗”,意義何在? 于是導演這場鬧劇的范佛里特在一片罵聲中承擔了這次失敗的責任,辭去了指揮官的職務,準備退役。 但是艾森豪威爾知道自己這位同學的能力,明白不是范佛里特不行,而是志愿軍太厲害。于是在范佛里特退出現役前,給他專門升了一顆星,讓范佛里特以陸軍上將的身份退役。 1953年3月31日,范佛里特正式退役,在他退役時,美國前總統哈里·杜魯門專門站出來,授予范佛里特“我們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將軍 ”的榮譽。 杜魯門還稱贊范佛里特:“我把他送到希臘,他贏得了戰爭。我把他送到韓國,他贏了戰爭。” 不知道范佛里特聽著杜魯門的這種夸張的說法自己啥想法,反正我個人覺得“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將軍” 這個榮譽稱號怎么排也排不到范佛里特來當,另外杜魯門說的也有問題,范佛里特在韓國贏啥了?怎么就贏了? 難不成克拉克簽字就是克拉克輸了,范佛里特沒簽字他就贏了? 不過范佛里特這個人對于韓國軍事還是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范佛里特建立了韓國軍事學院,還把一些韓國人帶到美國,參加美國的軍事課程。 退役后的范佛里特也沒閑著,1954年,他還幫著老同學艾森豪威爾去研究軍事經濟學;1957年的時候,范佛里特還擔任首位韓國社交協會會長 。 1961年,肯尼迪準備打越南的時候,范佛里特還當了一段時間美國國防部長的游擊戰顧問; 此后,步入老年的范佛里特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直到1995年,韓國社交協會以范佛里特的名義設立了一個獎項,專門表彰對增進韓美關系做出突出貢獻的韓國人和美國人。 而2020年,藝人組合“防彈少年團”就獲得了這個獎,這個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殺害無數志愿軍戰士的兇手命名的獎項…… 1992年,活了100歲的范佛里特去世,被葬在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他墓碑最下方標注著他 唯一的兒子小范佛里特死于半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