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這種東西,作為舶來品一開始是不常見的,后來作為零食,尤其是在占據了兒童心智之后才越來越普及,周末跟朋友去逛永輝超市,看見“大齡兒童”在冷藏柜前面吵著跟男朋友要奶酪棒,這我才發(fā)現(xiàn)這東西是有市場的。
一.奶酪市場空間巨大,妙可藍多精準拿捏
2020年我國奶酪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達到88.43億元,同比增長22.72%,我國奶酪棒仍有4-6倍滲透空間,預計到2025年,中國奶酪總體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88-333億元。
我竟然忽略了妙可藍多。
今年9月初,妙可藍多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30%,一舉超過霸占國內份額第一多年的法國品牌百吉福,但這僅僅只用了六年時間,就成為了國內奶酪第一品牌,讓本來以為能繼續(xù)在中國市場上混的風生水起的外資品牌急的“抓耳撓腮”,蒙牛也通過多次增資擴股,成為了他的控股股東,有了蒙牛資源加持,對妙可藍多更是一件好事。
二、市占率第一,妙可藍多做對了什么?
雖然股價在最高點84.5元下降了不少,但業(yè)績卻不斷翻番。
今年前三季度實現(xiàn)營收31.44億,直接比2017年的9.82億翻了三倍還多,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1.43億,在2017年還是虧損狀態(tài):-722.51萬,四年的時間直接增加了兩個億的歸母凈利潤,當然營收凈利增加、拉高市占率的同時,廣告等營銷投放也直接拉高了銷售費用。
1.猛砸銷售費用,直接占領消費者心智
2017年銷售費用為1.22億,到了今年已經高達7.67億,但好在,雖然營收增長的幅度低于銷售費用增長的幅度,但歸母凈利潤的增長幅度卻遠遠高于銷售費用增長的幅度,這說明高額的銷售費用是帶來了產出的!
電梯里、超市里,洗腦式的廣告轟炸,無孔不入地“兩只老虎”的改編曲:“妙可藍多,妙可藍多,奶酪棒,奶酪棒”,(我現(xiàn)在腦子里已經響起來了,效果堪比腦白金!),于是妙可藍多迅速占領了消費者心智,帶動營收水漲船高。預計今年全年突破40億是沒有懸念的。
隨著我國奶酪市場規(guī)模的增長,妙可藍多還有業(yè)績釋放的空間。
2.加速發(fā)展渠道、奶酪大單品策略,拔高毛利率,
妙可藍多的產品主要分為三種:液態(tài)奶、奶酪、貿易制品(主要包括奶粉、黃油、干酪,為該公司直接向國內外供應商采購的)。
隨著奶酪大單品戰(zhàn)略的輸出,液態(tài)奶及貿易制品的營收占比不斷下降,奶酪業(yè)務的營收占比越來越高,目前已達73%以上,奶酪產品毛利率也隨之水漲船高,從2019年的41.28,到今年上半年已經突破50%。
毛利率上漲的快主要是因為妙可藍多堅持不打價格戰(zhàn)(在超市我特地翻了翻奶酪棒的價格,500g包裝的基本都在60元以上,基本沒有折扣)以及規(guī)模效應的顯露(零售終端網點數量持續(xù)增長,截至今年上半年,妙可藍多線下?lián)碛?36.30萬個銷售網點,覆蓋全國95%以上地級市以及近80%縣級市)。
3.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匍匐前行
目前奶酪行業(yè)需求旺盛,5年復合增速 21%,處于快速擴容階段,再加之毛利率高達50%以上,吸引了眾多同行對手前來布局,妙可藍多雖然目前位列國內奶酪市場企業(yè)的第一梯隊,但仍然面臨著不小的競爭。
比如巨頭伊利,目前市場份額13.9%,但正在穩(wěn)步提升中,此外還收購了新西蘭 westland,成為伊利未來在奶酪業(yè)務新的助力發(fā)展點。此外還有像妙飛、奶酪博士等新銳玩家入局。
競爭加劇使妙可藍多除了發(fā)展原本的低溫奶酪產品,也在向常溫奶酪產品發(fā)力,如何保持口感對研發(fā)提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妙可藍多加大研發(fā),研發(fā)費用持續(xù)增加,2020年研發(fā)費用3886.07萬,同比增長74.23%,今年持續(xù)增加投入。
歷經三年,常溫奶酪產品終于可以在今年9月份向市場投放,常溫奶酪產品避免了冷鏈運輸(一般奶酪棒在運輸及儲存過程中,需要始終保持低溫,而妙可藍多推出常溫奶酪棒,意味著可以打破冷鏈運輸,甚至在奶酪市場掀起價格戰(zhàn)。)的難題,有利于進一步開拓下沉市場,預計在今年的年報中就可以看到數據。
總結一下:飛鯨投研認為,我國奶酪消費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妙可藍多目前已經成為奶酪界的“霸主”,加之蒙牛資源,底氣更是十足。
隨著奶酪市場的發(fā)展,業(yè)績的提升空間仍然很大,常溫奶酪棒、芝士片等第三增長曲線也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但同樣也會引來更多競爭對手入局,能不能坐穩(wěn)霸主地位和好的產品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