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老一輩人一直都信奉的一句話,那就是“手里有糧,心里不慌”。這句話也揭示了老百姓的手里只要有積蓄,那么遇到什么問題都不會害怕的。而多年來,根據統計,我國一直都是全球存款人數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所有國家存款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那么,你們知道我國人均存款最多的五個省份都有誰?很多人是不是以為前三甲肯定是北上廣呢?其實都不是,反而排名第2的省份會讓大家大吃一驚。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下我國人均存款最多的五個省份,看看是否有你的家鄉。
NO.1 浙江
人均存款額:10.5萬元
浙江人有錢,幾乎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盤點的居民收入百強榜中,浙江11個地市也全部上榜。自古就極為富庶的浙江擁有龐大的資產積累和濃厚的營商氛圍,大小老板們財富可觀,普通居民的工資、財產收入等可支配收入也高居全國前列,人均存款數量自然不容小覷。
浙江之所以會是全國人均存款最多的省份主要是因為民營經濟發達。2020年浙江省共有96家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總數與去年持平,連續23年蟬聯全國首位,排名第二、第三的加起來總數也沒浙江的多。民營經濟發達,也讓浙江的貧富差距相對較小,算是藏富于民,這也是為什么浙江GDP沒有廣東和江蘇高,人均存款卻比他們高的原因。
NO.2 遼寧
人均存款額:9.8萬元
2020年遼寧的人均存款額高達9.8萬元遠超江蘇和廣東,也就意味著在遼寧隨便一個五口之家都能拿出50萬的存款,是不是驚嘆到了大家。
近些年來輿論不都一直在唱衰東北嗎?的確,東北三省的經濟整體都處于下滑、衰退階段,去年遼寧省的GDP總量僅有2.5萬億排到了全國第16位,一個省份的經濟體量還比不過廣州或深圳,人均GDP也只位列全國第15,這樣的經濟數據無疑得出遼寧僅不過是一個中等偏下水平的省份。
那么,為何遼寧省在人均存款額上表現得異常出彩呢?
首先,近年來東北地區整體經濟下行,人口嚴重外流,老齡化與少子化并存,這些老牌工業城市的居民就更愿意存錢,而非投資。而遼寧作為“共和國”長子,工業化、城鎮化起步較早,居民的財富積累也十分驚人。遼寧14個地市中有12市都躋身全國百強,另外2個城市鐵嶺和朝陽人均存款也都在5、6萬元,距離全國水平線不遠,足以說明其經濟基礎雄厚,只是仍在艱難轉型中。
還有就是,作為老工業基地,遼寧的國企相當多,大家的收入都相對穩定,特別是從國企退休的這些人,養老金都不低。
最后就是,遼寧的房價,在全國來講算是較低的,從下圖就能看出來遼寧的房價是個什么情況。房價這么低,大家買房壓力自然就小,那么相應的存款就會多了。
NO.3 江蘇
人均存款額:8.3萬元
江蘇位于中國大陸東部沿海,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便是繁華富庶之地。這里也是公認的內斗大省,但更讓外省人津津樂道,暗自比較的還有經濟。
“蘇大強”有多強,大概就是:江蘇省用全國1%的土地貢獻了全國10%的GDP。
去年,江蘇省GDP為102719億元,保持全國排名第二位,晉級十萬億俱樂部。整體上,江蘇省雖然GDP全國排名第二,但均富程度估計要排全國第一了,現在坐擁四大(蘇州、南京、無錫、南通)萬億俱樂部城市,并且所有13個地市GDP體量都在3千億以上,并且都排進了全國前一百強。
江蘇還擁有全國最大規模的制造業集群,世界500強企業中就有389家落戶江蘇,全國超過20%的高新技術產品來自于“江蘇制造”。這主要得益于蘇南地區,是我國制造業和外資最發達的經濟重鎮。
雖然相較于蘇南地區,江蘇的蘇北地區發展得相對差一些,但也沒有像廣東貧富差距那么大,所以江蘇全省的人均存款額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NO.4 廣東
人均存款額:7.72萬元
廣東作為經濟強省的老大,其GDP的總量已經連續33年都位居首位,從去年的數據中得知,廣東的總GDP達到97300億元,而它的人均存款則只有7.72萬元。
那么為什么GDP第一,但是人均收入卻只能排第四呢?
其實原因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廣東發展太不均衡了,廣東21個地級市,富得富死,窮得窮死,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是廣東,這句話一點不假。
位于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為全國最富裕的經濟圈,廣州、深圳、東莞和佛山遍地的工廠和公司,創造出了全國最多的富人集中區域。而粵北、粵西和粵東這些邊緣地帶的經濟發展水平則差了太多,湛江、韶關和汕頭這幾個省域中心城市還比不過很多內陸地級市,后腿被這些地級市拖得太嚴重,這導致了廣東的人均存款排在浙江、江蘇等城市后面。廣東的貧富差距具體來看,廣東7市上榜,但僅有廣州、深圳、佛山和珠海位居前50,中山、江門和東莞都位居70名開外。還有11個地市排在全國200名開外,云浮、湛江、茂名、揭陽、河源、和汕尾人均存款更是不足4萬元。
還有一個原因是,廣東人喜歡投資,有閑錢喜歡理財,這也是導致人均存款額比不過浙江、上海的原因。
雖然廣東的人均存款比不過浙江、江蘇,但是廣東的高凈值人群卻是全國最多。
NO.5 河北
人均存款額:7.03萬元
去年,河北全省的人均存款額為7.03萬元,也就是說,一個五口之家擁有35萬元的存款,這還不包括房子和車子等其他有價值的資產,所以便不難看出,河北整體的富裕水平并非大家所想象中的那么差。而河北的GDP總量僅3.6萬億,排到了全國第12位,人均GDP更是位列第25,處于倒數的位置。
那么,河北較差的經濟數據是如何撐起其排名靠前的人均存款呢?
首先,河北是我國傳統的資源和工業大省,國企和鋼鐵廠較多,職員的收入相對很穩定,唐山一代的鋼廠老板發財的很多,所以,使得河北人持續持有的財富值比較多。
其次,河北深度毗鄰北京和天津這兩個發達城市,上這務工和做生意的人非常多,收入相比其他地方要更可觀。
最后一個原因是,河北各城市發展得比較均衡,沒有特別出頭的城市,也沒有拖后腿的城市,所以各城之間的均富程度差不多。全國人均存款額排名前100的城市中,河北入榜了8座,同樣高居全國第3。
從上面的排名,我們可知人均存款高低,跟城市經濟是否發達有關,跟人口年齡結構有關,跟房價高低有關,跟增量人口多少、年齡高低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