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鹽商,尤其是大鹽商,在富甲天下的同時,也經常擁有攪動風云的力量。元末的張士誠就是這樣的鹽商。那時候做生意的情況非常艱難,張士誠和自己的幾個兄弟合伙,但是一路上飽受官員和地方權貴的惡意干擾。但是張士誠這個人是有一點俠氣的,平日里精明能干,又為朋友仗義疏才。一看生意快做不下去了,索性糾結了一幫人,把平日里氣焰囂張的官員家一把火燒了,這一把火,燒出了一場造反。不管參與的沒參與的,這批人都追隨張士誠反元。
張士誠像
張士誠拒絕了元朝的勸降,很快攻占了興化,又加上他殺了另一支起義軍隊的首領,收編其軍隊,勢力前所未有的大了起來,并且將元朝前來勸降的使臣拘禁或處死。元朝在不斷的失敗以后,派出當時的中書右丞相脫脫率領一支由漢人、朝鮮人、吐蕃人以及其他民族共同組成的龐大軍隊,這架勢是準備決一死戰了,當時的張士誠張士誠控制著淮南省首府揚州的北部地區,呈弓形,兩至六合、北達安東、東到通州。張士誠能挺過這場猛烈的圍攻,可以說是個奇跡;因為,正當高郵即將被攻陷之時,脫脫被元順帝撤職,整個大軍迅速瓦解,并且大部分忠于元朝的軍隊要么投靠了起義軍。
終于1354年,張士誠自立為王,年號天佑,開始休整軍隊,一年多以后,他又奪取了張三角地區,并且定都平江。
朱元璋像
元朝更加意識到張士誠的威脅,當地的高官達識帖木兒決定反擊,從昆山向蘇州發起進攻,但可惜內部人員叛亂,投靠張士誠去了。最終反擊不成,反而讓張士誠獲得了杭州。另一方面,1356年以后,張士誠慢慢建立了一套行政制度,內部也出現了新的權貴。
張士誠父母衣冠冢現狀
但在1357年,張士誠決定向元政府投降,要求被封官太尉。這是因為另一個人,朱元璋,他剛剛奪走了張士誠的長興、常州、江陰和常熟。張士誠此前希望與朱元璋江河,但朱元璋并不領情,對張士誠而言,方國珍也在昆山蠢蠢欲動。在種種情況下,張士誠只能選擇與元政府議和。
在投降以后,張士誠對自己轄區內的事務具有絕對的控制權,并且與朝鮮之間還有外交活動,壟斷了中國百分之六十的食鹽。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后,他又進一步為自己的事業開疆拓土。他精工了紅巾軍的都城安豐。1363年,張士誠的控制的疆土范圍達到了巔峰。這一段時間內,張士誠和朱元璋都在一個關鍵的相持階段。但在1366年時,朱元璋以韓林兒的名義正式討伐張士誠,在這場戰爭中張士誠失敗了,作為囚犯被押往南京,在獄中被迫害致死。
雖然最后失敗了,但張士誠本人的魅力,軍隊的紀律,依然為人稱道,朱元璋也在1367年明確下令保護其父母的墳墓。
參考文獻:
(美)富路特,房兆楹原主編. 明代名人傳 哥倫比亞大學 1[M]. 2015
白壽彝總主編;王毓銓主編. 中國通史 16 第9卷 中古時代 明時期 下[M]. 2015
秦靜.張士誠降元問題新探[J].求索,2012(02):229-231.
答題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張珍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