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驩頭“大荒之中,有人名曰 驩頭 。驩頭 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有翅膀,靠翅膀行動,真的很符合企鵝的特征,而且企鵝是群居的動物,又把企鵝當作人,因此作者也很然他們當成一個國家,也是有可能的。吃魚這不就是企鵝嗎?
2騶虞:“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于身,名曰騶虞,乘之日行千里”。現在普遍被人認為是雪豹。它性情馴良,不忍踩踏草地,不吃活的動物。而且比起其它生物,它也不是神秘的那一位,屢次被奉獻給皇室的紀錄。雪豹是一種只生活在雪線附近的大型貓科動物,分布極為稀少。雪豹皎潔的白色長毛中布滿黑色不規則環紋,很符合“白虎黑紋”的傳說,其外形最有特色的是在所有貓科中獨具一格的又長又粗的蓬松大尾巴,也與從遠古到近代傳言中“尾長于身”契合, 加上在世界范圍內從無有過襲擊人類的良好記錄,偶為人見就因為奇特的秉性很容易被附會成連草地都不忍心踩踏,不主動殺生只吃'自死之物”的仁獸了。
3蠱雕:“又東五百里,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是食人。”長角的雕?在現代一大堆,在非洲有大型鳥類襲擊人類兒童的事情發生。
4。犰狳: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荊杞。雜余之水出焉,東流注于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山海經里面第一種最被人認可的就是它,名字都沒變。樣子像兔子,鳥的嘴巴,蛇的尾巴,見人就裝死。
5赤鱬:“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赤鱬已經證實是海牛目的儒艮。聽說他也是美人魚的原型哦。儒艮長期生活在海溝之中,以海溝上淹沒在海水下的海草為食,每隔半個小時左右都要出水換氣,通常像人類一樣懷抱小儒艮喂奶。有人傳說,儒艮出海時頭上偶爾會披海草,所以被人們描繪為“頭披長發的美女”。
6九尾狐“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照字面來看,是有九尾,出土的青銅器的九尾狐是九節尾巴,據專家考證,九尾狐就是今天的小熊貓。
大家數數是不是有九節尾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