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slinc
原創
2021-8-1519:41
適合自己的就是好茶,但中國的十大名茶,各種版本重合最多的是以下十種:浙江西湖龍井,安徽太平猴魁,黃山毛峰,六安瓜片,江蘇洞庭碧螺春,福建占有以下五席,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白毫銀針,正山小種和福州茉莉花茶。
我早就知道會有各種爭議,有話慢慢說嘛。首先,有大家都有各自認可,同時也非常有名的綠茶和黃茶,如信陽毛尖,安吉白茶,涌溪火青(我的最愛,沒有之一。也是我的口糧綠茶,剛從黃山進了五斤),開化龍頂,君山銀針,霍山黃芽,廬山云霧等等等等,我的理解為,追加的這些名茶,不光您喜歡,全國人民都喜歡哪。可是您敢說比上面我列出五款重中之重的綠茶更出名嗎?所以,我們認可的好運動員,不一定就能拿到奧運獎牌, 您最中意的球隊也不一定能拿下歐冠嘛。或許各位老師認為怎么也不能略過祁紅和滇紅啊,除了類似以上我對綠茶的解釋,就紅茶而言,正山小種是全世界紅茶的發明者和鼻祖,正所謂顏淵和子貢再牛,也只能算是孔門之后啊。更有各位金融界炒家因我干脆沒列出牛叉哄哄的普洱而感到由衷的不屑,OK,我這里無意回顧普洱的炒作史,也無意從健康角度對其品評,但從歷史地緣茶人資料上考證,實在也無法湊數將其硬推薦為中國十大名茶。
想當然各位對以上十大名茶自有非常詳盡的了解,所以我這里僅就福建所占五席名茶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做簡單述和品評:
武夷巖茶 武夷山為黃柏溪和九曲溪所環繞,丹霞地貌,人杰地靈,土壤和氣候都適合茶樹生長,茶樹品種多為單育單采,歷經一千年來培育出一千多種名從,屬烏龍茶類別, 主體四大名從為大紅袍(包含而不限于水仙,肉桂等), 鐵羅漢,白雞冠和水金龜。 著名產區有三坑二澗,即慧苑坑,牛欄坑,大坑,流香澗和悟源澗。與時俱進新編的還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等等。大部分采摘待芽葉伸育完熟,形成駐芽(即無芽鮮葉), 俗稱“開面采”, 春茶在谷雨以后,夏茶在夏至前,秋茶在立秋后。 經焙制, 室內外萎凋和加溫萎凋,涼青,手工做青或機械做青, 殺青,揉捻,初烘,涼索,烘干多種工序加工后方顯毛茶色澤烏潤, 香氣清純。 武夷巖茶包括的武夷奇種又有水仙,肉桂(牛欄坑的稱為“牛肉”, 馬頭巖的稱為“馬肉”), 烏龍,黃旦, 奇蘭,毛蟹, 等等。 沖泡時注重茶水分離,茶湯金黃,清澈艷麗,品嘗感覺巖骨花香,苦澀絕無,味濃醇厚,鮮滑回甘,(以下略去裝B巖韻及茶道一千字, 因之前已多次提及品茶裝B指南種種秘笈,不再重復,謹請見諒)。眼下仍是巖茶炒作時機, 價格見仁見智,豐儉由人。 高端品牌比比皆是,質量和品味相對可靠的高端名牌如八馬,武夷星,馬頭巖,藝福堂, 天福茗茶, 元正,華祥苑,閩飲,武夷山,孝文家,和德元,曦瓜一號,市面有不同包裝,建議在有口碑,有良心的實體店選購,避免購得假貨之不幸。其他如吳裕泰等等也可以試試, 巖茶界大師茶各為其主,天價茶到處忽悠,每天都有最新出臺照抄武俠片兒的噱頭,只希望在集郵刷卡之間別再出現喝兩泡茶,首付沒了的翻車現場。
安溪鐵觀音 屬烏龍茶,原產地為福建安溪縣西坪鄉堯陽村。安溪既有蘭溪鳳山之美景,又有土壤滲水力強,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等適合茶葉生長的自然環境。鐵觀音為灌木型植株,中葉類,遲芽種,主要茶樹品種有紫芽觀音,白心尾觀音,紅芽觀音,薄葉觀音,圓葉觀音等。駐芽二至四葉時開面采摘,每年分春茶,暑茶,秋茶三期,機械制作和家庭手工制作工藝基本相同,經攤青,曬青,晾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烘,復包揉,足干等十幾道工序。鐵觀音的沖泡和品嘗有非常儀式感的茶藝,十二道程序有十二分滿滿的B格,能裝且會裝的就請走全程如下,焚香靜氣,烹煮清泉,淋霖甌杯,觀音入轎,觀音入宮,懸壺高沖,春風拂面,三龍護鼎,關公巡城,鑒賞湯色,細聞幽香,品啜甘露。大家或許還記得安溪鐵觀音經中港臺兩岸三地金融炒家幾波過山車般的炒作,冷靜下來的著名品牌尚有,八馬,鳳山,華祥苑,中閩,天福茗茶,三和,日春,傳奇會等等。
白毫銀針 說到白茶,既要提及福鼎白茶,又不得不說政和白茶,前者是北路銀針,是改良大白茶的集大成者。后者是西路銀針,是位于武夷山東麓政和大白茶的樹種原產地。說到白毫銀針,自然也要提及白牡丹,貢眉和壽眉。篇幅所限,為了不跑題,就只說極品白毫銀針了,其他且按下不表。產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無霜期260天左右。白茶采摘春季肥壯芽梢一芽一葉后,經剝葉,萎凋,干燥,烘干,曬干,曬針,抽針和烘干等工序后葉片肥碩顯毫(故稱白毫),形直似針(故稱銀針), 沖泡時湯色杏黃,滋味醇厚回甘,毫香新鮮。開湯后芽尖向上,條條挺立,上下沉浮交錯,蔚為壯觀。白毫銀針性寒,也具有清熱退火的功效。福鼎白茶目前正撞在槍口上,處于金融資本炒作的上升期,相對可靠品牌有綠雪芽,八馬,品品香,中茶蝴蝶,天福茗茶,六妙,馥益堂,張元記等等,
正山小種 確為妥妥的世間紅茶鼻祖,按武夷巖茶分類,屬外山,按紅茶分類,屬正山。原產地為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附近的桐木關。高山茶園多為海拔800-1500米高的山地,土層和雨量都適合小種茶樹生長。以樹種為名,始稱為小種,又用松煙薰過,造就小種地緣紅茶的特殊風味。正山小種的成名,還帶動了福建各地追仿者們的成功,如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等。頂芽形成駐芽后“小開面”二至三葉時采摘,經萎凋,揉捻,發酵,過紅炒鍋,復揉,薰焙,篩揀等工序制成。后來又發明出只采頂芽,不經煙熏的金駿眉,歪打正著地加強了正山小種的江湖地位。正山小種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圓直,無芽毫,色澤黑亮,芬芳濃烈,湯色紅艷,松煙加桂圓蜜棗香味(如正山堂的妃子笑,雖然有用荔枝的典故詮釋桂圓風味之嫌),亦有茶人隨西式加糖加奶的選擇。最成功的品牌有正山堂,駿德,元正(正山堂的小號),武夷星,中閩一品,山爾堂,梁品記,八馬,五虎等等。
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地處南方亞熱帶,氣候溫和,土質肥沃,特別適合茉莉花的生長栽培,歷史性地成為茉莉花茶首選再加工產地。高品質的茉莉花茶自然要選用優質的毛茶原料,并選用朵大,飽滿,潔白,及當天成熟的花蕾,因茉莉花的花期就只有一天。窨制程序經茶坯處理,鮮花養護,茶花拌合,靜置窨花,起花,烘培,提花,勻堆裝箱等十幾道工序。名茶產品包括但不限于茉莉大白毫, 茉莉銀毫,茉莉春風,茉莉雀舌毫,明前綠茉莉,茉莉龍團珠茶等。相對有品味的福州茉莉花茶品牌有,中茶蝴蝶,春倫, 閔榕, 中莉,馥益堂,璟福源,湯臣九鼎,福茗源,天觀地音等等。
綜上所述,福建本來就是產茶大省,所以福建在中國十大名茶中榮占五席,真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噱頭, 反而對其他三省的五款名種綠茶絕對起到了互補的作用,凸顯中華茶業的博大精深和悠久的文化傳承。(圖片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