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怎么辦?讓我給你看一張?zhí)幏健?/p>
很有代表性,如下-
天麻、赤芍、山楂、鉤藤、決明子、珍珠母、澤瀉、茯苓。
摘自《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6年出版。
看起來眼熟嗎?好像是天麻鉤藤飲的加減方子吧?其實可以這么理解。
為什么要說這一面?我認為它牢牢抓住了高血壓的兩個“死穴”。
所謂蛇打七寸,賊先擒王。對于疾病的治療更是如此。
第一個死亡點是什么?
答案:肝。
中醫(yī)里沒有高血壓這個詞,但是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高血壓的很多癥狀都與肝臟有關。
肝氣郁結,長期肝陽上亢,肝氣過盛,出現(xiàn)頭暈、神志不清、頭痛等癥狀。
相比之下,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往往脾氣暴躁,容易生氣或心胸狹窄,容易發(fā)怒。這些都會導致肝陽上亢,血壓升高。
再說第二個死穴:痰濕。
肝陽上擾,痰濕上擾,頭暈頭痛加重。痰濁郁結導致食欲不振,痰液流于四肢,使四肢無力沉重。你看,那些平時愛胖愛甜的人,大部分都是濕漉漉的泥巴。血壓不正常。
找到了高血壓的兩個死穴——肝陽上亢和濕濁。
這兩個是中醫(yī)語境下高血壓的兩個重要病因。
機器。
再看:天麻、赤芍、山楂、鉤藤、決明子、珍珠母、澤瀉、茯苓。
天麻和鉤藤,平肝熄風。珍珠母和決明子,平肝陽。芍藥,養(yǎng)肝血。
平肝風、平肝陽、養(yǎng)肝血三個步驟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牢牢掐住了肝陽上亢的死穴。
看茯苓,澤瀉,山楂,山楂祛瘀,茯苓健脾,澤瀉清濕熱。三者結合,可以輕松掐斷痰濕的死穴!
要了解高血壓的兩個死點,把握好,調整好。
高血壓還很難治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