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在體檢中檢出率越來越高,《中國脂肪肝治療指南(科普版)》顯示,我國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經達到12.5%~35.4%。
脂肪肝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
根據脂肪變性在肝臟累及的范圍,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
超過肝臟重量5%~10%時被視為輕度脂肪肝;
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
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而前不久一項研究發現,即使輕度脂肪肝也會提高死亡風險。
來自瑞典、美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利用瑞典的全國疾病登記數據庫,將10568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與普通人群進行對比,平均隨訪14.2年,期間4338例患者死亡。
結果發現:
與正常人群相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93%。
且患者死亡風險隨疾病嚴重程度增加而增加,已經是肝硬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死亡風險是正常人的3.79倍。
而即使是最輕微的單純性脂肪變性,死亡風險也較正常人增加71%。
如果脂肪肝長期不治療,還有可能發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出現肝臟纖維化,進而引發肝硬化。
因此要遵照“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一旦患了脂肪肝,絕對不能漠視不理,但也不必驚慌失措。
通過調整生活習慣和科學飲食,包括戒酒、減重、加強體育鍛煉以及適當多吃高纖維、低膽固醇的食物等方法進行合理治療,輕、中度脂肪肝是可以治愈的,尤其是輕度脂肪肝。這里給大家強調一點,輕度脂肪肝是治療的最佳時期。
對于重度脂肪肝患者,藥物的作用要更突出一些,同時要加強監測,藥物、監測、飲食、運動四管齊下,才能達到保肝護肝的效果。
當一個肥胖的人體重下降5%以上的時候,脂肪肝病情會產生質的減輕。按照亞太地區肥胖防治指南,成年男士腰圍要控制在85厘米以下,成年女士腰圍要控制在80厘米以下,當超過這個數值時,人們要有意識地進行適當的節食,并加強體育鍛煉。
那么,患脂肪肝后,應該怎么吃呢?
在飲食上,脂肪肝患者要遵循以下七個原則:
1.戒酒。酒可以直接損傷肝細胞,造成轉氨酶升高。另外,酒可以轉化成非常高的熱量,誘發肥胖。戒酒,是促進脂肪肝好轉的首要原則。
2.禁食肥肉、動物內臟。避免一切高脂肪、高膽固醇肉類食品的攝入,如肥肉、動物內臟、雞皮、肉湯、奶油、魚子等,大量油脂攝入可加重脂肪肝患者原有的高脂血癥。
3.限制動物油,控制植物油。不要再吃動物油,對植物油的用量也要限制,每天控制在20克為宜,相當于兩湯勺。烹調方法盡量清淡、少油,如蒸、煮、燉,不宜煎炸。
4.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主食注意粗細搭配,例如不吃精白米飯、白饅頭,可以改成二米飯、雜糧饅頭。同時注意控制主食攝入總量,以免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轉化為脂肪。
避免攝入甜食,甜食的能量較高。而高糖水果,脂肪肝患者也要慎食,或是不食。
5.避免食葷后立即飲茶。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能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使腸道蠕動減慢,容易造成便秘,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對肝臟的毒害作用,反而會加重脂肪肝的病情。
6.喝脫脂牛奶。脫脂牛奶與全脂牛奶中鈣的含量基本一致,但脫脂牛奶是去掉脂肪的,喝脫脂牛奶既可以補充人們日常所需的營養素,又可以避免過多脂肪的攝入。
7.每天食用生重不少于500克的蔬菜。盡量少吃根莖類蔬菜,如土豆、山藥、芋頭、藕等,這些食材含有大量的淀粉,如果要吃,注意同時替換掉部分主食,以免熱量過剩。
除了控制飲食外,生活方式的改善,對于脂肪肝患者病情的恢復也大有幫助。所以還應注意以下3點:
1.保障充足的睡眠
不要熬夜。休息能減少機體體能的消耗,進而能減少活動后糖原分解、蛋白質分解及乳酸的產生,減輕肝臟的生理負擔。建議一般成人每日睡眠以6~8小時為宜,睡眠過多或者過少均不利。
2.減少吸煙
作為解毒器官的肝臟,患上脂肪肝后其解毒功能已經下降,而大量的有毒物質(尼古丁等)在體內蓄積又加重了對肝臟的損害。
3.保持大便通暢
當肝臟有病時,解毒能力相應下降。病人如伴有便秘,腸道內細菌繁殖會相應增加,毒性物質會大量產生,迫使肝臟負擔加重,以致延緩肝臟功能的恢復。
所以,脂肪肝患者要防止習慣性便秘,以利于毒性物質從體內排出,減輕肝臟的負擔。保持大便通暢,就應適當多吃含膳食纖維較多的水果、蔬菜,同時補充充足的水分。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
于康教授
歡迎您跟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的于康教授一起,學習營養健康知識,吃出健康吃出美!快關注【吃好每天三頓飯】頭條號吧~
于康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主任
國家衛生健康委營養標準委員會委員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