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冠生博士、張建芬博士生
圖 | 自網絡
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包括植物性食物和動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谷類、豆類、堅果類。
谷類:谷類食物一般含蛋白質在10%左右。我國居民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谷類食物作為主食,攝入量較大,因此是膳食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其中,小麥、燕麥、玉米、大米蛋白質含量分別為8%、15%~22%、10%、6%~8%。
豆類: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尤其是大豆,蛋白質含量高達36%~40%,氨基酸組成也合理,是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
堅果類:堅果類含蛋白質在12%~36%,還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等,但是堅果類是一種高能量食物。每周吃適量堅果有利于心臟的健康。
動物性食物包括蛋類、奶類、肉類等。
蛋類:蛋類蛋白質含量一般在11%~14%,氨基酸組成比較均衡,通常被作為參考蛋白,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奶類:蛋白質含量一般在3.0%~3.5%,氨基酸組成比較均衡,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之一。
肉類:肉類包括畜類、禽類和魚類等的肌肉,新鮮肌肉蛋白質含量在15%~22%,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 End —
更多營養
心腦血管不好,膳食應注意什么?
水煮蔬菜會破壞其維生素嗎?
蝦皮等食物鈣含量很高,為何補鈣更推薦喝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