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氫氯吡格雷為噻吩并吡啶類血小板聚集抑制藥,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通過直接抑制ADP與其受體結合并繼而抑制ADP介導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體的激活而起作用。此外,硫酸氫氯吡格雷還可通過阻斷活化血小板釋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激活而進一步抑制血小板聚集,但不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硫酸氫氯吡格雷是一種前體藥,主要經 CYP3A4、CYP2B6、CYP2C19等氧化生成2-氧基-氯吡格雷,繼之水解形成活性代謝物(一種硫醇衍生物)。
硫酸氫氯吡格雷不可逆地改變血小板ADP受體功能,其結果使暴露于硫酸氫氯吡格雷的血小板在其壽命之內(平均9-11天)不再產生聚集反應。單劑口服2小時后可見到劑量依賴的血小板聚集受抑,重復一日口服75mg,第3-7日對 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受抑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一日75mg口服達到穩(wěn)態(tài)時血小板聚集平均抑制率為40%-60%。停藥5天后血小板聚集率和出血時間可逐步恢復正常。
在臨床上,硫酸氫氯吡格雷用于下列患者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①心肌梗死患者(從幾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從7天到小于6個月)或確診的周圍動脈病變患者。②用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與阿司匹林聯用;b.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與阿司匹林聯用(可用于溶栓治療的患者);c.用于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預防支架內血栓形成,與阿司匹林聯用;d.對阿司匹林過敏或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療。硫酸氫氯吡格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重要的抗血小板藥物,對于預防血栓形成事件不可或缺。
評價一種藥物的優(yōu)良,不單要看其療效,還應了解它的不良反應。硫酸氫氯吡格雷常見出血,如紫癜,偶見嚴重血小板減少,罕見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或粒細胞缺乏、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報道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常見惡心、胃腸道出血、胃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腹痛、腹瀉、便秘等,偶見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常見斑丘疹、紅斑疹、蕁麻疹、皮膚瘙癢,偶見皮膚黏膜出血;常見頭痛、眩暈和感覺異常等;可出現血尿。偶見支氣管痙攣、血管神經性水腫或類過敏性反應、血腫、鼻出血、眼部出血(主要是結膜出血)、顱內出血。總體來說,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