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國畫創作藝術家通過自己神奇的畫筆為我們奉上了一幅幅精美的畫作,在這些國畫作品中,山水畫通過不同的筆法展現了不同的自然風光而讓我們感到瞠目結舌。在國畫的創作中,潑墨是一種頗為瀟灑的創作風格,今天就為大家推薦這位當代著名潑墨國畫家——魏金嶺。
【潑彩山水畫名家魏金嶺簡介】:魏金嶺,號靜齋主人,河北深州人。早年從師于王立夫先生,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系。進修于北京畫院,受教于鐘長生、白云鄉、王文芳等諸位先生。現為軒易德書畫院特約畫家、張大千藝術研究會理事、世界華人藝術家協會會員、翰馥藝社副社長。
魏金嶺潑墨國畫作品賞析一:魏金嶺三尺金箋山水畫作品《吳下人家多水居》
這是一幅用灑金紙作的山水畫作,畫面氣勢宏偉,遠方群山茫茫,天邊一片紅霞,茫茫群山的前方是一條風平浪靜的江河,里面片片帆船正在前行,中間是高聳的山脈,山上郁郁蔥蔥,前方又是風平浪靜的江河,帆船點點,山環水繞,周邊草木茂盛。
魏金嶺潑墨國畫作品賞析二:魏金嶺三尺橫幅山水畫作品《陽春二三月》
此幅畫作采用潑彩這一獨特創作形式的作品將山水畫金山碧水的風格很好的得到了實踐。在近景的畫中,偉岸險峻的高山在經過創作后顯得更加棱角分明,山下的水流也在畫中靜靜的流淌。在金色和黑色的對比下,一幅生動而有神的景象在畫中美好的展現出來,讓人感受到一股近距離的美。
將佳作表現在金箋紙上的形式,是獨一無二的,大氣磅礴的山水題材,配上金箋紙獨有的質感與色調,顯得此幅作品更加貴氣華麗。
魏金嶺潑墨國畫作品賞析三:魏金嶺三尺橫幅山水畫作品《青山行不盡》
這是一幅用灑金紙作的山水畫作,遠方是茫茫群山,一座連著一座,山上郁郁蔥蔥,山間里房屋林林總總,看來是人丁興旺。最前方一道瀑布飛流直下,注入一潭湖水。從整個畫面來看,呈現“三面環山一面開之勢”,在風水學上講,三面環山一面開,中間是河水,呈現的是“聚寶盆”之勢,具有聚攬錢財的作用。
魏金嶺潑彩山水畫作品賞析四:魏金嶺三尺金箋山水畫作品《山中一夜雨》
此幅作品把金山碧水用潑彩這一創作技法,將個人風格更好的體現出來,不失為精品佳作,偉岸險峻的高山在經過創作后顯得更加棱角分明,在金色和黑色的對比下,一幅生動而有神的景象在畫中美好的展現出來,讓人感受到一股近距離的美,給我們帶來了完美的視覺大餐。山水題材的作品是比較常見的,而把高山流水表現在金箋紙上的形式,卻是獨一無二的,大氣磅礴的山水題材,配上金箋紙獨有的質感與色調,顯得此幅作品更加貴氣華麗。
魏金嶺潑彩山水畫作品賞析五:魏金嶺三尺金箋山水畫作品《杏花小雨正春酣》
這是一幅用灑金紙作的山水畫作,畫面氣勢宏偉,遠方群山疊嶂,青山蒼翠,山腳下間房屋在茂密的草木中間若隱若現,左邊一條小河正在流淌,沿河岸,桃花朵朵開,大有世外桃源之美。右邊一股山泉從山中流出,更讓人有種仙境之感。
本作品落款詩句為“杏花小雨正春酣,柳帶長橋皺淺藍。何似西施湖上住,瓜皮艇子在三潭。”此詩句較早為張大千的山水畫作《昆明湖》的款識。
魏金嶺作品深入古法,繼承陳老蓮,唐寅,“海上四任”之遺風并上溯唐宋諸家。作品多次在全國書畫大展中獲獎,多幅作品被中南海、國際奧組委、中國紅十字會、人民大會堂等單位及美國、日本、東南亞國家等地區的國際友人收藏。
1988年,作品《倚石仕女》獲全國首屆中青年書畫剪紙大展三等獎
1988年,作品《少年將軍》獲第一屆全國農民書畫大展二等獎
1990年,作品兩幅被十一屆亞運會組委會收藏
1995年,作品《雄風萬里》被中南海收藏
1999年,作品《蒼山深處》獲建國五十周年書畫大展一等獎
2000年,作品《一方圣土》獲西部風情全國書畫大展三等獎
2002年,作品《情結》獲情系西部全國書畫大展優秀獎
2004年,作品《山里人家》獲“萊鄉情”當代書畫提名獎
2006年,作品《河岳天開》獲第二屆全國農民書畫大展二等獎
2008年,作品《收獲》被中國奧運會組委會收藏
魏金嶺作為一位受到眾多書畫界名家指點的創作者,在畫作中都將其深厚的功底、細膩的筆法和豐富色彩運用展現在畫中。這樣一位具有特色的藝術家的作品多次在全國書畫大展中獲獎,也讓其作品受到海內外收藏愛好者的關注和收藏。
五幅山水畫金箔潑彩中,我們可以看到采用潑彩這一獨特創作形式的作品將山水畫金山碧水的風格很好的得到了實踐。在近景的畫中,偉岸險峻的高山在經過創作后顯得更加棱角分明,山下的水流也在畫中靜靜的流淌。在金色和黑色的對比下,一幅生動而有神的景象在畫中美好的展現出來,讓人感受到一股近距離的美。
同樣的筆法,同樣的景象,在不同的畫作中就給人不一樣的感覺。在遠景的畫中,一種更為大氣、更加靜謐的風景展現出來。山峰不再險峻,多了一次層次感和美感;溪流不再靜靜的流淌,而以穿越在山林中多了一些動感;山水環繞中的林木更加郁郁蔥蔥,富有生機。這樣一幅給人更多的是一幅意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