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小編做了個決定——晨跑,可每次鬧鐘一響,那真叫一個起不來。好在“三分鐘”也是熱度,終究堅持了幾天,還和晨練的大爺大媽熟絡了!小編可真是佩服他們的毅力,除了下雨下雪,基本每天都晨練。
這也讓人也陷入了沉思,為什么老年人都愛早起呢?他們需要的睡眠時間真的比較少嗎?
小編看到過一項調查年齡對睡眠影響的研究:老齡化與早起型逐步轉向有關。它指出,相比年輕人,老年人很少嗜睡,白天也不會感覺這么累。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不得不提到一個詞——褪黑素,即一種能使皮膚顏色變淺的物質。它有一個作用就是減少覺醒次數,促進睡眠、調節時差。
而人到了50歲以后,褪黑素分泌降低,淺睡階段長,次日早晨喚醒閾值上升,也就是說,第二天比較容易醒,同時褪黑素減少后,對白天、黑夜的時差調節變弱,導致睡眠不規律。
其次,老年人白天消耗精力少,而且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抑制過程逐漸減弱,衰老的大腦對睡眠需求感知減弱,不容易疲勞,所以即使沒有年輕人的睡眠時長,第二天依然有精神。
當然,還有可能是健康問題,比如疼痛、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焦慮等導致易醒,睡眠質量差。
不過,即使老人的睡眠時間短,也是需要最低時長的保證的。
阿爾茨海默氏癥協會研究表明,60歲以上老人,每天適當的睡眠時間是5.5-7小時左右,睡眠不足或過長都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衰老加速等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引起老年癡呆。
所以,平時我們一定要多關注家里老人的睡眠問題。比如現在有很多監測睡眠的APP,可以幫父母下載一個,有時間的話就陪他們做些慢跑一類的低強度運動,或者為他們換上暖色調、舒適床品!
最后祝所有老人都能擁有好睡眠,健康長壽~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