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義,一九六八年生于四川什邡,大學本科畢業,高級教師。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正書委員會副主任、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篆刻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楹聯學會理事,四川省詩書畫院專職書法篆刻家。
提名理由:
王道義曾多次入展全國各種展賽并獲獎,其轉益多師,研習古文字學、古詩詞、楹聯、文史和書法,文化積淀深厚,書法自三代吉金入手,心存高古,篆、隸、行、草多有涉獵,各體書作皆能體現質樸、散淡、蒼潤的氣息,盡皆閎約深美,散發著幽幽古意。篆刻也秀雅樸茂,有很高造詣。是藝術素養較為全面的青年書家。
蜀中王道義別號阿義,性篤厚且堅毅,學敏思而善擇,謙謙君子以慎獨,師表言行克己,斂以為展,蕩蕩胸次,不澆塊磊,不昧良知,不昧藝術,不昧時代。
阿義為藝術以古為尚,獨擅而行,不為時風所熾。其書法自三代吉金入,心存高古而獲高古,且有沖淡清逸之態。文字運用與再造,遵六書而能通變,以詔版之體,六國文字之形,隨作品布局之安排而擇其勢,尚古善巧之能力值得稱許。以漲墨、宿墨調動金文聯中簡單對峙之枯寂、麻木,蓬勃之生命力呼之即出,枯筆、沙筆也成為質樸尚古筆法之新表現。從集聯、自撰聯窺測到,文學運化自在修養之中,故能俯拾皆佳,翹楚同輩。漢篆、漢隸創作,造奇險而寓于整體之中,亂石鋪街平抑了變形之錯動,呈自然中之組合,將漢代飽滿厚重均衡之充滿美,轉化為奇險質古之變化美。行草則在漢隸、章草筆意外,飾古而求節奏,運澀而表流動,質樸里散出輕輕之淡然,在碑筆中尤為亢奮。
局部欣賞
其篆刻宗古璽,借殷商契刻文字及三代吉金文字,以復高古,非窅然空蹤,造險而不覺險在,載瞻載止。布印在秦,又以疏為勝,用單字獨立顧盼其鄰,密則密,疏則疏,化整體為個體,又以個體走向整合,其智睿敏矣。刀法含蓄沉著中透出清秀之意,凌厲而不見其鋒,疾運而不睹其勢,造作而不露其痕,神出古異。楚金文(鐫刻類)邊款一領時尚,漢金文款又奪蓬勃茂密之勢,一領一奪可見出擊之準確而有效,慧中見思也。當今印壇不可無阿義。
寥寥數言以為題,謂后生可畏,當共勉之。
時壬辰冬于大研堂上再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