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比如,他喜歡頂嘴,不愛學習,貪玩,不守時……,隨著他這些問題的暴露,我越來越生氣,對他也越來越沒耐心,批評他,他依然如故,完全不當回事。真不知道是我過于要求完美,還是他的問題太多。
馬寧:對孩子要求過高,其實是父母的問題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也是在傷害中、在磕磕絆絆中一點點長大的。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各種不完美的狀態,都是正常的,他們自身有不斷成長的能力。父母需要做的是要通過多些耐心陪伴和聆聽孩子的情感需要,以及和孩子一起營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狀態,如果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甚至有完美主義傾向,并因此不斷的要求孩子,那有問題的就是父母自己了。
對孩子要求過高,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負面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長期過高過密過急,很可能導致孩子很在意周圍對他的評價,怕被人嘲笑自己的任何表現,一旦遭受小小的挫敗或過錯,都可能接受不了,甚至放棄目標。另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完美要求,會讓孩子思維的注意力更多在考慮他人和社會行為準則,而忽略自身當下的情感狀態和需求,因此缺乏足夠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爭取,在事業和婚姻等的關鍵選擇點容易出現焦慮和選擇性障礙。
你可以這樣做:
完美主義情結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可以把它做這樣的改變:把渴望孩子成才的完美目標分成不同階段的階段性成長目標,每個階段關注當下的重點目標,其它的目標暫時放一放,在以后不同的階段再進行培養。這樣,孩子不但有成長方向,還能夠在過程中有適度的承受力和足夠的成就感。這樣,目標和過程同樣很精彩!
一念行者: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問題,都是你的恐懼開的花
別把小孩當“人質”
如果你是有一個恐懼的家長,你肯定有一個有問題的小孩。你的恐懼越大,你眼中小孩的問題就越多。
因為家長心存恐懼,在對待孩子教育問題上,他們在無意識中不可避免的就在把孩子當成了他們自我安全感的“人質”。你必須變成優秀和美好,否則我就不安全;你必須變得有能力,否則我怎么能夠安心?瞧,家長們在把孩子變成他們內在安全的要挾物了。
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自然變好
小孩是一個敏感的接受器,他在反映和反應你的聲音和信息,當你恐懼時,他能感受到;當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一個好的家長應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心教育自心上來,對于覺悟的家長來講,教育孩子只是個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
當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你的反映,他自然變好。在你的子女教育中,你有沒有把你的小孩當成你的“人質”?來檢點一下你自己。盤查你內心的恐懼,你是真正想教育出好小孩的開始。教育從某種意義上它是一種治療,它治療的正是人類之心的恐懼和愚癡。來從更深的層面理解教育。
王崇: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心理需求
一個人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真正需要我們了解的是在冰山之下的部分:包括感受、想法、期待和渴望。以你的孩子舉例,我們看到他:不守時,頂嘴,貪玩……這些都是他的行為,那么,在這些行為的背后,他有哪些感受呢?
你是否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認識你的孩子,看看他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喜歡挑戰父母,在挑戰的過程中,孩子一次次地確認我們是否愛他們。他們一次次地按動我們的開關,我們的情緒因此而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