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丹
處方:紅粉30g,明雄10g,桂心30g,冰片6g。
功效:提膿祛腐。
主治:竇道、瘺管、流痰、瘰疬、癰疽久不收口者。
用法:將上藥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以消毒紗布撒上藥粉納入瘡內,每日1次。
展筋定痛散
處方:生川烏10g,生草烏10g,生半夏10g,沒藥12g,乳香10g,兒茶12g,制馬錢子15g,透骨草15g,伸筋草15g,三七6g,麻黃15g。
功效:舒筋活絡,化瘀定痛。
主治:腰椎增生,頸椎增生,骨刺、跌打損傷、風寒濕痹而引起疼痛不止者。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陳米醋調成糊狀,敷于患處,外用紅外線燈照射,每日1次,每次30分鐘。
骨癆散
處方:白僵蠶30g,蜈蚣30g,全蝎30g,土鱉30g,黃柏15g,黃連15g,沒藥10g,乳香10g,人參10g,穿山甲30g,杜仲20g,黃芪60g。
功效:益氣清熱解毒,祛風化瘀通絡。
主治:一切陰疽,流痰,瘰疬。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成人每次6~15g,每日3次,小兒減半,雞湯送服。
白連滴劑
處方:白礬5g,黃連5g。
功效:清熱解毒,收斂排膿。
主治: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用法:將上二味藥加水100ml用文火煎熬為30ml,濾去藥渣,裝入瓶內備用。治療時先用棉簽拭干耳內膿液,再將藥液滴入耳內,每日2~3次。
雄黃藥酒
處方:雄黃10g,白酒少許。
功效:解毒避穢,通絡止痛。
主治:帶狀皰疹。
用法:取雄黃少許,酒水各半調和,外敷皰疹之上,每日3~5次。
凍瘡膏
處方:黑白胡椒各15g,花椒30g,樟腦10g,麻油15g,黃蠟適量。
功效:溫陽散寒,護膚生肌。
主治:凍瘡。
用法:將黑白胡椒、花椒放入麻油內煎,待色變黑后,放入樟腦、黃蠟攪勻待冷成膏后外涂患處。
柒分散
處方:麻黃30g,制馬錢子30g,沒藥10g,乳香10g,自然銅10g,土元10g,懷牛膝10g,杜仲10g,羌活10g,獨活10g,兒茶10g,螃蟹10g,當歸10g,赤芍10g,血竭10g,川斷10g,甜瓜子10g,三七10g,甘草10g。
功效:接骨續筋,舒筋活絡,止疼活血。
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共為細末早晚黃酒沖服柒分,白酒調敷損傷處。
整骨麻藥
處方:麻黃、姜黃、川烏、草烏、酒醉花、制馬前子各等分。
主治:整骨疼痛。
用法:共為細末,整骨時每次茶酒送下5分。
附注:如需解除麻藥作用,可將甘草煎湯,飲之即醒。
整骨外敷藥散
處方:川烏尖16g,草烏尖16g,白古月16g,生南星16g,生半夏16g,白及18g,細辛30g,蟾酥12g。
主治:骨折疼痛。
用法:共為細末,白酒調勻外敷損傷處。
五虎散
處方:草烏、狼毒、半夏、南星、白及各等分。
主治:陰疽初起未成膿,或已成膿者。
用法:大油調敷患處。
黃靈丹
處方:雄黃10g,冰片3g,白礬30g,枯礬30g,輕粉16g。
功效:止血止疼,祛腐生肌(臘油即豬板油與菜油熔后成糊狀)
主治:癰疽。
用法:共為細末,裝瓶備用或臘油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