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田田/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小學
本刊刊載之全部論文,從不收取任何版面費、審稿費、編輯費,如有言稱收費者,必為假冒。
本刊唯一投稿方式:http://www.jcse.com.cn/(網站投稿系統)
整合式創造性教學是指以綜合素質提升和個性化發展為宗旨,以單元教學為組織形式,創設真實有趣的情境,開展多學科、跨課程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實踐體驗,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教學形態。
單元的整體設計,深化了課程的結構化整合。教師設計出數學課程的大單元創新教學活動,讓學生連續有效地體驗創新過程。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細心尋找潛在的創造性契機,如提出質疑、開展發散思考、進行總結、比較、聯想、類比想象等。例如,小學階段在“數的認識”的大單元教學設計中,整合了認數、讀數、寫數和比較大小等教學內容,架構了系列學習“任務單”和實踐活動,融入了學生典型的創新案例。學生經歷了一系列的創新問題解決和學習方法的內化,激發了深度學習的意識。
活動的多元設計,加深了學生的創造性思考。講授活動的實驗示范、練習活動的一題多解、操作活動的實踐應用、表現性活動的分角色表演、合作活動的競賽闖關、探索活動的模型探索等,都是通過創造性地引入真實有趣的問題解決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例如,實踐課“一億有多大”設計了自主學習活動“1億張紙摞起來有多高案例”、合作探究活動“創新研究對象”、分組討論活動“創新對比要領”和對抗比賽活動。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思考。學生經歷了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提升了自身深度學習的能力。
作業的有效設計,激活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熱情。教師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和作業布置模式,從學科縱向到跨學科橫向統籌思考,結合學習內容布置綜合性、實踐性創新作業。例如,教師布置以“數說”為主題制作繪本的作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業的設計綜合了語文、美術等學科的知識,為學生提供了創造空間,同時回應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小組合作的方式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深入交流,激發了他們的深度思考。
(本文編輯:閆碧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