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企業管理者通過數據,看到數字背后的經營本質。
了解市場的未來前景,洞察企業管理的真相。
節稅避稅、控制成本、倍增利潤、降低風險。
保障企業財富資金安全,不斷提高盈利能力。
創業初期,人手、資金都不足,老板必須要掌握一些財務知識,做到監管大局,全面控制發展。
01、老板掌握財務知識有多重要?
每一個企業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企業能夠蓬勃發展、基業長青,作為優秀的企業管理者,了解一些常用的財務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現代企業要求規范化管理,也包括財務的規范化管理。企業的經營活動,離不開對資金的籌措和使用進行計劃,離不開財務管理。
首先,了解國家財務會計法規,知道哪些事企業能做,哪些不能做。
必須會看財務報表,知道報表的編制程序和數字意義,能進行會計報表分析,通過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上反映出的數據對企業有一個基本判斷。能夠通過財務制度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有效的建立企業的績效考評機制,才能防范企業的財務風險。
抓好資金的計劃性管理,使資金定時、定量、定額運作保證成產正常進行。
企業老總懂財務才能真正發揮財務人員的積極性,才能處理好財務部門與各部門之間的關系,進而運用數據進行科學決策。要明白一系列財務數據和相關指標是進行決策的依據。
02、老板必須看懂哪三個表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源自一個平衡公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左邊是資產類項目,列示了公司可控資源的分布狀態,右邊按所有權分成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兩大類。大多數項目的名字都可以望文生義,比如貨幣資金、存貨、應收應付賬款等等,不難理解。
負債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對小企業來說所有的負債都是短期的,時刻都有被人上門追債的風險,短期借款是欠銀行的錢,一般都是一年期到期就要還;應付賬款是欠客戶的貨款,一樣要按合同約定還款,但有時也可以拖一拖;應付職工薪酬是欠員工的錢,按說工資不能拖欠,但辦法還是有的,對資金緊張的創業公司,平時月底可以只付基本工資,到年底再發大額的年終獎,這樣可以有效緩解資金壓力。
損益表:損益表是由加減計算公式組成的報表,收入類項目加減成本費用類項目等于利潤。看損益表時創業者一定要學會區分經常性收益(主要指經營所得)和非經常性收益(包括偶然所得和部分資本利得)。
其他綜合收益是近年來損益表新加的項目,主要用來核算公司已實現但未變現的資本利得或損失。
現金流量表:看現金流量表算是比較專業的財務技能,老板們如果學不過來,現金流量表可以不用學太深,也不用一個月看一次,季節性強的行業可以按周期關注,經營穩定的半年關注一次也可。
流動的現金流就好像公司流動的血液,很多創業公司有好想法,但沒錢什么都干不了,有錢了,不會花,一樣會失敗。所以,老板掌握的財務知識往往決定了企業的生死。
03、企業中常見的財務問題
(1) 資金短缺,融資困難
目前中小企業已逐步形成了較為獨立的融資方式,但是,資金短缺、擔保困難、融資成本高仍然是阻礙中小企業持續經營和健康發展最突出的問題。從融資結構來看,企業往往更多地依靠內源融資,即通過企業利潤留存等方式進行資本縱向積累。但是僅僅依靠自身的利潤積累顯然滿足不了企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不足以支持中小企業完成第一次創業后進一步迅速擴張的需要。
外部融資方面主要集中在銀行貸款,但由于中小企業信用觀念淡薄,財務信息透明度差,再加上可抵押資產少,使得銀行放貸慎之又慎。銀行即便同意向中小企業放貸,也會因為高風險的緣故而提高貸款利率,從而增加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
(2) 投資能力弱,且缺乏科學性
由于規模小,融資困難,在中小企業的投資中,貸款投資占很高比重,面臨的財務風險很大。所以為了降低投資的風險,投資者總是優先考慮盡快收回投資,缺乏整體戰略意識和總體規劃,在企業的長遠發展規劃方面欠缺考慮。
由于中小企業大都屬于個體、私營企業,企業領導集權現象嚴重,企業財務人員很少能夠參與企業的投資決策,而大部分投資者素質不高,缺乏科學的投資理念,在沒有嚴格的可行性論證和科學的市場調研的情況下,憑自己的經驗進行投資決策,盲目進行設備更新或新產品開發,往往造成投資失敗,甚至企業破產。
(3)財務基礎工作薄弱
大多數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整體混亂,會計信息失真嚴重。會計報表的編制與審查沒有完全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執行,企業的財會工作僅僅是為了應付稅務、工商、銀行等監督管理機構。財務機構設置也不合理,缺乏必要的財務監督機制。
多數企業沒有專職的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大都將審計人員歸屬財務部門領導或者在財務部門安插審計人員,無法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的崗位制約和監督作用不能有效發揮。有些中小企業雖然也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但由于企業內部職責權限劃分不清,在具體操作中有章不循,執行力差,導致制度名存實亡,企業內控制度形同虛設。
(4)缺乏有效的財務控制
中小企業的財務控制薄弱,直接導致企業資金利用率不足,資金周轉緩慢
具體表現為:
1、現金管理隨意
缺乏有力的現金管理制度,不能控制最佳的現金持有量,造成資金的閑置或者緊缺,資金周轉不暢,影響企業的發展。
2、應收賬款周轉緩慢
缺少有力的催收措施,資金回收困難,加大了發生呆賬壞賬的風險,影響了銷售額和利潤的提高,降低了資金的流動速度。
3、存貨控制水平低
缺乏存貨計劃和定期檢查制度,造成資金呆滯,財務信息滯后。
4、成本控制水平不高
成本控制沒有落到實處,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體系和方法,成本核算不實,成本控制不嚴格。
04、中小企業如何要搞好財務控制
中小企業要搞好財務控制,必須建立嚴密的財務控制制度,從多方面入手:
①建立嚴格的現金預算控制制度
盡量準確地預測收支期限,確立最佳的現金持有量,提高現金的使用效率。合理進行資金分配,協調好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的比例,以達到資本結構的最優化。
②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應對賒銷客戶的資信程度進行評定,制定相應信用政策。定期核對應收賬款,加強賬齡分析,保證應收賬款的安全性。
③完善存貨管理
確定存貨的最佳持有量,使存貨既滿足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需要,又降低相關成本。搞好存貨的日常控制,定期盤點,防止積壓,及時清理廢舊、過時物資,避免資金呆滯。
④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
嚴格的成本控制應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落實到每一名員工。實行全面的成本預算,且在日常生產中嚴格控制,并定期進行成本差異分析,從而不斷修正預算目標,制定出最合理的標準成本,使成本控制與考核更加科學化,以進一步全面降低成本。
現在很多老板整日忙于生產和經營,對學習不重視,重市場、重技術、重經營而輕管理。認為決策就是生產、經營、技術、策劃、研發、銷售方面的事情,不知這些決策都是為了盈利,都離不開財務數據。更多股權知識,關注【股哥股權研究所】公眾號!
決策依據最終都是一系列的財務數據和指標,不了解財務知識,不了解財務管理,財務風險意識淡薄,不利于企業發展,注定要失敗。
在高速的互聯網時代,很多企業忙于建造技術壁壘,而對財務管理不重視,甚至不明白財務管理對于公司、企業的重要意義!
有數據顯示,有98%的民營企業老板不懂財務!導致股權激勵、融資上市和并購重組、業務擴張,都產生了巨大的損失!
企業中財務的職能,絕不僅僅是管理收支!還有一個就是如何合理合法避稅。2018年10月13-14日 ,股哥股權召開第十三期《總裁商戰高峰論壇》,擁有13年稅局從業經歷,有豐富的稅局稅收征管經驗的老師為你解讀,新稅收制度下企業如何進行合理避稅。(vx:gugegu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