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磁懸浮領域傳來兩個好消息。北方首條磁懸浮線路在北京進行軌道測試運行,新一代磁懸浮試驗列車在上海橫空出世。中國磁懸浮已經領先世界,與中國高鐵一起共同成中國創造的金色品牌!今天超級建筑給大家說說中國磁懸浮的這些事。
上面圖號稱'瘋狂老鼠'的列車是由中車大連公司與西南交大聯合研制的新一代中低速磁浮試驗車。2017年6月,試驗車在上海完成線路運行試驗,最高時速達到121公里,打破了中低速磁浮車輛最快時速100公里運行的世界紀錄。
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還有望實現最大運用時速160公里,且能顯著緩解車軌耦合振動,提升系統的競爭力,拓展中低速磁浮的適用范圍。
近年來,我國磁懸浮交通發展逐步加速,已經開通了上海高速磁懸浮、長沙中低速磁懸浮,并有北京等城市在建磁懸浮系統。到2020年,我國有望建成5條以上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線路。
在當前可供選擇的幾種城市軌道交通方式中,地鐵的運力最大,但造價也最高;有軌電車造價低,但需要和汽車公用地面道路;輕軌運力中等,高架線路的造價約為地鐵的三分之一。中低速磁浮交通屬于中等運量交通制式,一般采用高架的方式建設,具有振動噪音小、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等優勢。磁浮列車不同于一般輪軌粘著式鐵路,它沒有車輪,是借助無接觸的磁浮技術而使車體懸浮在軌道的導軌面上運行的列車。
▲近日,北京磁懸浮示范線(又稱北京地鐵S1線)門頭溝線進入軌道測試運行階段。該線是北京首條磁懸浮線路,一期工程全長10公里,全部為高架線,全線設站8座。
▲北京磁懸浮示范線是中低速磁懸浮軌道線,設計運行時速100公里,于2010年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底開通。
▲北京磁懸浮示范線列車的運行,依靠電磁鐵與軌道產生的電磁吸力使列車浮起,車身與軌道之間保持一定的氣隙而不直接接觸,運行的時候,磁浮列車將浮起大約1厘米。
▲世界第一條商業運營的磁懸浮交通線路是上海磁懸浮專線。西起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的龍陽路站,東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專線全長29.863公里。2001年3月1日在浦東挖下第一鏟,2002年12月31日全線試運行,2003年1月4日正式開始商業運營,運行速度430公里/小時,全程只需8分鐘,也是世界商業運營的最快列車。上海磁懸浮專線使用的列車開始為引進德國西門子磁懸浮快速列車,2010年4月8日由成都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制造的我國自行生產的第一輛磁浮列車交付運營,國產化比例達到70%。
▲長沙中低速磁浮工程(長沙磁浮快線)是中國首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鐵路。連接高鐵長沙南站和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線路全長18.55公里,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00公里,工程造價為2.4億元/雙線公里。項目于2014年5月16日開工,2015年12月26日試運行,2016年5月6日正式通車試運營。長沙磁浮快線使用南車株機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中低速磁浮列車'追風者'。
目前,世界上磁浮技術領先的國家還有日本、德國等國家。日本是超導磁浮,最高試驗時速度達到了603公里(2015年 4月21日日本東海鐵路公司在山梨磁懸浮測試線路上創造)。德國采用常導磁浮,上世紀80年代建立了約20英里長的磁懸浮測試軌道,最高試驗時速505公里。中國上海磁浮線路采用的就是德國技術,運營時速430公里。
日本正式投入商業運行的磁懸浮是名古屋磁懸浮,全長8.9公里,最高速度為時速100公里。2014年日本東海鐵路公司(JR東海)開始動工建設磁懸浮中央新干線,全長 286公里,由東京至名古屋,最高運行時速可達500公里,計劃于2027年建成通車,到2045年再延伸到大阪。磁懸浮中央新干線總投資約為5000億元人民幣。
總體上看,我國的磁懸浮軌道交通技術已經世界領先。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企業在磁懸浮相關的工程建設、軌道生產制造等方面的技術實力長足進展。2016年10月21日,中國中車宣布啟動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的研究計劃。中國磁懸浮已經像中國高鐵一樣,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金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