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轟炸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5年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首都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
這一空襲史被稱為“李梅火攻”。圖為李梅。
據說大轟炸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非核武空襲,這比二次大戰中任何一次軍事行動都造成了更多的傷亡,破壞力可以和后來的原子彈爆炸相比。
大火之后日本政府花了二十五天的時間才將燒焦的尸體清除完畢。
火攻東京后不到30小時,317架B-29轟炸機又夜襲名古屋,使該市的飛機制造中心化成一團火焰。
13日,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也遭到了300架B-29的轟炸,使用了1700噸燃燒彈,約20.7平方千米的市區在3小時內焚毀。
16日,美軍又轟炸神戶,使其造船中心被摧毀。美軍于四、五、六月又大舉空襲日本各大中小城市。
4月13日,皇宮與宮殿一部分被焚燒,明治神宮焚毀。
7月4日時美軍宣布當時日本已遭受10萬噸炸彈的轟炸。
美軍轟炸過程中許多東京市民逃離出城。李梅派美機投下警告傳單,通知下一步轟炸的目標,使他們更加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