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小石頭
來源丨小石頭侃升學
(ID:xiaoshitoushengxue)
北京中考有這么個說法,初一初二是為了達到85分的水平,初三是為了達到95分的水平。雖然不盡然準確,但北京中考的特點可見一斑——簡單。為了能從莘莘學子中脫穎而出,最頂尖的一部分孩子往往要用一年的時間反復打磨初中知識,在重復練習中提高成績。
而上了高中之后,許多科任老師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初中講的都是錯的。錯,不代表知識性的錯誤。而是反映出為了能讓初中的孩子更好的理解和學習學科知識,初高中的內容實際上是有很大脫節的:高中物理的速度不是初中物理的速度,高中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也和初中有很大區別。
此類例子還有很多,于是有很多家長、學校都意識到,學制仍然存在著改善空間——所謂的1+3,便是一種嘗試。
一、什么是1+3?
1.定義
顧名思義,“1+3”就是免去中考,初二結束報名篩選,通過的孩子直接進入高中,連續四年就讀高中的項目。
2.?招生計劃
19年的招生計劃還沒有出,可以先以18年的作參考。
①市級統籌類:面向北京城六區的一般公辦初中招生,一共7所,2018年各校招生人數如下:
②區級普通類:面向所在地的行政區招生,2018年各校招生人數如下:
Ps:“1+3”項目本意是讓一般普通公辦初中的孩子有更多優質機會和升學選擇,所以重點公辦初中不參與,像19中這種區重點,是沒法報名人豐、人通、清華附將臺路和北大附未來學校的。
民辦校在2017年的項目中一開始是不參與的,但最后的補錄也讓參與了,今年民辦校大概率也能參與。
另外,今年北大附未來朝陽學校擴大了招生范圍,面向全市一般公辦初中和民辦校初二學生招生!非城六區也需要關注。
?可以看到今年海淀區新增了北師大三附和北醫附中
3.學生參與條件:
除了符合招生計劃的條件以外,要求初一初二連續學籍(不許轉學),同時要求必須具備北京普通高中的升學資格。沒有其他硬性條件。
4.?“1+3”選拔流程:
“1+3”項目執行了三年,經歷了巨大變化。
2016年第一屆,學生是公辦校推薦的,也不選拔,結果導致幾所新建的“1+3”學校苦不堪言,公辦校紛紛把最差的孩子推出來,結果可想而知。
2017年第二屆,完全改革,學生自愿報名,公開不說選拔,但學校私下會進行面試等行動,也有部分家長表達不滿,覺得應該報名就上,但事實結果是經過面試后的生源明顯提高了好幾個檔次,加上學校的管理,第二屆的程度突飛猛進。
2018年第三屆,明確(1)學生自主報名;(2)學校按照1:3的比例確定面試名單;(3)組織面試,嚴禁考試,突出素質方向;(4)出結果。
?今年是“1+3”項目的第四屆,預計生源仍會成上升趨勢,幾所質量不錯的學校會成為大熱門。
二、哪些“1+3”最值得上?
1.市級統籌類
雖然1+3項目還沒有成績,小石頭簡單給大家一個建議考慮順序:
①人大附中豐臺學校——80個名額
人大附中豐臺去年的強勢“開業”大家有目共睹,豐臺區一直以來的教育活力并不大,由“狀元之父'湯校長操刀的人大附中豐臺學校給人的第一直覺就是“這一定是一個重視教學的好學校”。
而人大附中獨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是有目共睹的厲害,從人本人分在海淀中考掌控雷電,再到人朝、人朝分火遍朝陽,包括人翠這樣的分校,也都是拿成績說話——這是跟學校核心教育方法不能分開的。湯校長自然深知其中的真意,所以不需多言——能從豐臺某中手里截胡,也能看到家長對這所學校的期待。
剛好6月22日(六)是學校1+3項目的開放日,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報名參加。
報名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Kj0D8M3kCR6wv3v2J7Vu_A
②北大附未來250個名額
朝陽區感受一流素質教育的好地方,教學設施和核心理念完全復制北大附中的精華。師資力量絕對不用擔心,都是來自清北的優秀畢業生。對于孩子不同的人生規劃,學校都有相應的未來成長計劃,個性化的培養體系,讓不同的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高一及高三分別有兩次經過選拔考核到本部游學的機會,名額為每年上限30人。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市重點上學的機會,一定是掌握在有準備的人手里!而且今年招生名額依舊是250個,相對更容易進,對于前幾屆家長而言算是福利了。
更加重磅的是!特長特別突出或者綜合素養特別優秀者可通過1+3項目直接推薦到北大附中本部,人數上不封頂!多一次進入六小龍本部的機會,告訴我一個不去報名的理由?
6月22日(六)、23日(日),學校1+3項目都設置了開放日。今年在報名階段前來參觀學校視為學生獲得面試資格的必要條件,有棗沒棗打一桿子啊!
報名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CImLj4MW-QORMmJUe_0mlg
③人大附中通州80個&清華附中將臺路420個
人大附中通州的整體配備都是很好的,但是通州生源確實相對差了很多,發展遇到的問題也比較棘手。清華附中將臺路名額非常的多,美術特色,由于地理位置和特色方向的問題,招生情況中上。
2.?區級普通類
①朝陽區
關注語言學習的可以把握二外附中;
關注素質教育的,北京中學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受制于這幾年招生一直沒有起色,學校的出口一直不算優秀,北大附、清華附還有人大附進入朝陽后,北中壓力肯定頗大。
②海淀區
關注高考的話,對一流區重點中考沒信心的,57中、人翠、首師二附你應該考慮一下;
尤其是57這種,1+3基本聚集了本校最優秀的一波孩子,雖然對外放出名額不多,但如果能夠進去,一定會給你一個驚喜。
③豐臺區
人大附中豐臺還需要多說么?140個名額,不管你自不自信能上12中的,這里你都應該考慮一下,2-3年內,人大附中豐臺必然跟12中平分天下,現在是了解的好時機!
④其他區
門頭溝的大峪中學、通州的老牌潞河中學、順義的牛欄山一中、大興的大興一中等等,這些郊區的最牛中學紛紛加入其中,該考慮的該報名的別等了哈。
三、什么樣的孩子適合報名“1+3”項目?
可能跟“1+3”項目沖突最大的是“校額到校”了,很多家長覺得,我等到初三,校額到校首先可以保證我至少有個區重點,實在不行我還可以參與統招,我還能考國際班,干嘛走“1+3”?
這樣的想法很危險,小石頭告訴你為啥。
1.校額到校連個普通區重點都上不去的孩子,統招一定就是個普通高中,國際班跟你也一定沒關系。
校額到校嚴重縮減了競爭范圍,如果在單一學校里都上不去的孩子,統招只有死路一條,國際班這種全北京競爭的機會你更沒戲。
2.校額到校名校名額并不多,除了一流市重點和少量的一流區重點值得去之外,根本不值得你考慮。比如海淀區除了市重點和八一理工附以外,校額到校去個很一般的區重點有啥用?
3.校額到校的真實情況:大部分通過校額到校去到超越自己本來實力的學校的孩子,只退步不進步,根本享受不到名校的幫助,進步的孩子寥寥無幾。
4.最適合孩子的學校是最愿意重視你孩子的學校,你通過校額到校或者統招低分進入的學校,一定沒有真正想出成績的“1+3”學校更重視你。
對于初二的普校的孩子而言,除非你穩定學年前20-30名,其他孩子都值得試試“1+3”項目。因為通過中考你去到的學校大概率都是普通高中,還不一定是實驗班,高中老師給你的關注和重視是現實問題。
而“1+3”項目中的旗艦校在硬件、師資、管理更方面都完全強于核心區的大部分區重點,唯一的問題就是地點遠近和短期生源,但這些問題都可以彌補。
所以,成績不錯的孩子,尤其是普校學年30-50左右的孩子,一定要考慮下。
今年“1+3”項目的報名節奏如下:
大家要抓緊時間,而且就算你進入到“1+3”項目,你在初三中考前依然隨時可以“反悔”,回到原來的初中,繼續參加中考——雖然代價是失去了校額到校這些待遇,至少這不是個一條路走到黑的政策。
但從去年的經驗和小石頭的觀測上,上了“1+3”的都沒想回頭的,到了新學校一個比一個努力。
如果你也對1+3項目感興趣,歡迎掃碼加入1+3項目交流群,我們群里詳聊。
·?end?·?
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別忘了點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