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oin提出幣改后,圈內千軍萬馬蠢蠢欲動。不管是融資難,一心一意做技術的企業,想通過幣改獲得一個快速融資發展的機會;還是跟風投機炒作的圈中大佬,想趁機發幣割一把韭菜,都紛紛入局大談通證經濟。可自2018年以來國家嚴打明令禁止ICO以來,到FT價格從最高值跌到只剩5%,幣改這條上只留下了一地雞毛。重“鏈”輕“幣”似乎成了所有區塊鏈從業人員的求生共識。
”鏈改”,是“區塊鏈改革”的簡稱。“鏈改”也是項目真正脫虛到實,賦能企業的一個過程。中國號稱進軍區塊鏈技術研發的企業有很多,但真正有場景落地的項目卻不多。不管是在證券、還是在金融合約、醫療、游戲、人工智能、智能合約、物聯網、身份驗證、資產交易、電子商務、社交通訊、文件儲等等領域、大家都相信區塊鏈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的能力是極其驚人的;能夠降低的成本和創造的效益也是驚人的。鏈改的本質是通過改進生產結構,來進一步釋放生產力。
區塊鏈技術鏈改
技術鏈改是指將區塊鏈當一門技術,利用技術的一些特性去創造全新的應用場景,這其中又以瑞波幣的技術應用做的最為出名。
瑞波從設計之初,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一個開放的世界性支付網絡,通過這個支付網絡可以轉賬任意一種貨幣,包括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或者比特幣,簡便易行快捷,交易確認在幾秒以內完成,交易費用低廉,沒有所謂的跨行異地以及跨國支付費用。
瑞波幣的出現,將企業與金融機構和流動個人連接起來,使得全球支付更加可靠便捷,提升了工作效率。正是因為瑞波幣脫離了一代比特幣僅有的數字貨幣觀念,而真正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金融領域。其吸引了包括谷歌風投、渣打銀行、SBI風投、IDG、希捷科技等多家公司投資。這也驗證了筆者的另一觀點:好的項目自然有vc,而不是靠韭菜。
區塊鏈經濟學鏈改
經濟學“鏈改”的核心是新的經濟學原理。由于經濟學“鏈改”剛剛興起,所以目前市場上暫時只存在兩種通證經濟學,分別為:
1)商圈通證經濟學 (史伯平、趙國棟等人)
商圈通證經濟學重在研究商業閉環。主要聚焦在研究一個商業閉環(湖北老農民區塊鏈商城就是這種經濟模式實驗的先驅)成型的過程中,增量財富的創造、分配問題和存量財富向高階轉化問題。然后通過將通證設計成與商圈的繁榮紅利掛鉤,使得通證價值能夠伴隨著商圈的繁榮增值。
商圈通證經濟學適合用于指導各類網絡商業體系的“鏈改”,去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使得網絡商圈可以不必拘泥于傳統的盈利模式,而升級到通證維度直接尋求股東利益(實際上是通證持有人利益)。
2) 通證經濟學 (元道、孟巖等人)
孟巖,全球最大中文IT社區CSDN的副總裁也是將Token翻譯成“通證”一詞的提出人。
孟巖認為,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的初衷,就是創造一套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系統。那么我們遙想未來,是不是可以把包括股票期權期貨發票各種各樣的身份證信用卡,房產證這樣的東西統統都用中本聰已經發明出來相同的技術放到區塊鏈上。這就是我們把數字貨幣的種類做了一個擴展,擴展之后的東西我們就叫它通證。
通證派的核心主張是:
(1)任何一個區塊鏈項目都要談通證,沒有通證經濟體系設計的區塊鏈項目不會成功;
(2)區塊鏈要結合實體應用、為實體經濟提供助力。
(3)任何一個通證背后都是一個新生金融形態,不要企圖用今天的金融制度和框架簡單的套用。
通證經濟內部,人們相互之間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競爭是因為相對整個內部來說,每個人能分到的蛋糕比例是有限的。但我們又共同相信,通過大家一致努力,能將蛋糕做的越來越大。這樣即使每一個人分得的比例值很小,絕對值也很多。在此套理論中,微觀經濟學和博弈論在設計激通證勵機制時占有主導作用。它旨在協調投資人、企業、客戶之間的長期、短期利益,使得三者能夠形成合力,為一個共同目標奮斗。
區塊鏈思維鏈改
思維鏈改是指用區塊鏈思維來指導經濟行為。
2018年是區塊鏈爆發的元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區塊鏈技術會趨向于日益成熟,技術“鏈改”會進入爆發期,通證經濟學的理論會更加完善和成體系。在這些基礎上,會出現類似“互聯網思維”的“區塊鏈思維”,去中心化、匿名性、分布式儲存這些區塊特性將在江湖上掀起什么樣的頭腦風暴,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