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團圓”是新春佳節(jié)的關(guān)鍵詞,兒女回到家中看望許久未見的父母長輩,闔家團聚,其樂融融。
在北京上班的小王春節(jié)回到家中沒待幾天,就發(fā)現(xiàn)父親老王出現(xiàn)了易忘事、腦子慢的問題,有些時候甚至連當天吃了什么飯菜都忘了。對于此,小王并沒有放在心上,反而覺得健忘是老年人中見怪不怪的小毛病,有時老王自己也笑稱,“我真是老糊涂了!”
那么老人健忘,到底是不是小問題呢?
北大六院記憶障礙診療與研究中心王華麗教授認為,不能認為這是個小病,老年人經(jīng)常忘事,很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的早期表現(xiàn),如果老人迷路甚至發(fā)生了走失事件,說明病情較為嚴重,已經(jīng)進入了中重度時期,一定要盡快治療。
記性不好,就是癡呆嗎
記性不好,就是癡呆嗎,那豈不是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王華麗教授提醒說,最重要的要看記性是不是差到嚴重影響生活以及社會交往,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有一個簡單的辨別方法:老年人忘事了,你提醒他一句,他能想起來,說“哎呀,有這么回事,我都給忘了!”這個就不嚴重;如果你提醒他,甚至把事情的時間地點都給他說了,他還是說“哪有這回事!”,怎么都想不起來甚至還否認,那就得高度警惕會不會是癡呆的表現(xiàn),此時一定要帶老人到專業(yè)機構(gòu)進行評估和診斷。
與老人交流溝通有技巧
與其他常見病不同,勸說老年人來看“癡呆”是有一定技巧的。如果家屬直接對老人說,“你老忘事就是老年癡呆,趕快去精神科(神經(jīng)科)看病。”,老人幾乎都會否認自己得病,甚至抗拒就診;但是,掌握和老人的溝通技巧,如果換成另一種方式,比如,你對他說,“咱們記性不好,可以去找大夫看看,做個評估是不是很嚴重,如果嚴重的話,咱們看看吃藥能不能解決?”往往有好一點的效果。北大六院為此設(shè)立了記憶門診,專門為出現(xiàn)記憶力下降癥狀的老年患者提供服務(wù),通過記憶等全面評估,輔助開展血液檢查、大腦磁共振檢查等手段,評估是否患癡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會不會是阿爾茨海默病,亦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癡呆癥狀。一經(jīng)確診,需要通過藥物以及日常的記憶訓練,延緩大腦的衰退速度,保證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王華麗教授提醒大家:阿爾茨海默病并不是一種致死性疾病,不會損害其他臟器;但是隨著疾病的進展,這類患者自我照護能力逐漸下降,容易發(fā)生并發(fā)癥,例如:患者極容易忘事,天氣冷了也不知道保暖,很容易發(fā)燒、肺炎等感染;如果出門迷路走失,容易摔倒骨折,或者一夜未歸,這些都非常危險。因此,發(fā)現(xiàn)老人有癡呆的跡象,一定要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