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三腦原理》五維教練領導力課程分享
三腦原理

今晚分享的內容是“三腦原理”。對于三腦原理,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對它是“既熟悉又陌生”。為啥這么講呢,因為這個理論來自神經科學領域,而且它與傳統的大腦的劃分理論存在著蠻大的差距。那差距是什么呢?

大腦作為人身體最重要、最神秘的部分,控制著我們一切言談舉止,傳統科學認為大腦分為端腦、間腦、中腦、后腦(后腦包括腦橋和小腦)以及延髓五個部分,通常把中腦、腦橋和延髓合稱為腦干,端腦(俗稱大腦)可分為左右大腦半球。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大家注意是“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神經學專家保羅·麥克里恩提出假設,設想人類顱腔內的腦并非只有一個,而是三個。這三個腦作為人類進化不同階段的產物,按照出現順序依次覆蓋在已有的腦層之上,他說這三個腦的運行機制就像“三臺互聯的生物電腦,各自擁有獨立的智能、主體性、時空感與記憶”。他將這三個腦分別稱作新皮質或新哺乳動物腦,即視覺腦或者智慧腦;邊緣系統或古哺乳動物腦,即情緒腦;以及爬行動物腦,即腦干和小腦,這個就是常說的“爬行腦”。為了講課的方便我們接下來講述的過程中就統一使用“爬行腦、情緒腦和視覺腦”的說法。每個腦通過神經與其他兩個相連,但各自作為獨立的系統分別運行,各司其職。如下圖:

三腦結構分布

下面分別對大腦的三個部分進行詳細的說明。首先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大腦存在于人體中主要的作用什么?其實大腦首要的作用就是“生存”,即讓我們活下去。它是一個完全自動的系統,控制著我們的心跳和體溫。其實不難發現,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后臺運作,我們從來不需要告訴自己,現在心跳幾下比較合適,而且自動化系統是二十小時不間斷的運行的。這個在后臺不停運行控制著我們生命的,就是“爬行腦”。

爬行腦位于大腦的最里層,是最古老的一層大腦。這個是我們和其他動物共有的大腦結構。無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爬行動物,還是直立行走的人類,都擁有爬行腦。爬行腦,也稱爬蟲腦,已經進化了超過1億年。這個小小的腦干突出部分位于脊柱頂端,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證身體的安全。因此,當你感到恐懼時,本能腦就會被激活,自動作出戰斗、逃跑或靜止的反應。在爬行動物腦的操控下,人與蛇、蜥蜴有著相同的行為模式:呆板、偏執、沖動、敏感、一成不變等,有人開玩笑說這是我們“在記憶里烙下了祖先們在蠻荒時代的生存印記”。爬行腦控制著身體的肌肉、平衡以及呼吸、心跳等自動機能,腦的這個部分一直保持活躍狀態,即使在深度睡眠中也不會休息,24 小時處于工作狀態。

三腦結構分布

當我們需要迅速反應時,爬行腦非常有用。爬行腦的功能和天賦讓我們能迅速對刺激作出反應。當我們的生命或軀體遇到危險時,這種反應的速度非常快,有時甚至比意識還快。比如,當你的手伸向火爐時,在你的意識發現火爐時燙的之前,爬行腦已經指示你把手迅速抽回來了。又比如,當你不小心把手伸向水壺噴出的蒸汽時,在你意識到之前,你已經把手抽回來,保護好自己了。盡管爬行腦負責迅速反應以保證身體安全,但它有時候也會犯錯誤,會混淆假想的威脅和現實的危險。當假想或真實的危險刺激爬行腦時,爬行腦都會迅速奪取身體的控制權,同時作出戰斗、逃跑或靜止的動作,來保證身體的安全。這種反應有時是有效的,也值得肯定,但有些情況下則是無效的,甚至會阻礙你獲得想要的東西。

早在恐龍時代,本能腦的功能就已經十分完善。盡管爬行腦已經進化了很長時間,能很好地保障我們的身體安全,但它只有確認了身體沒有危險,才會允許做出某些重大改變,而這往往會阻礙重大改變的發生。

爬行腦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有哪些本能性的反應呢?以陳序老師在面授課時講的“揮舞著大刀的瘋子”為例,如果我們在大街上不慎遇到瘋子揮舞著大刀朝我們飛奔而來,很可能我們的反應就是愣住,這個就是爬行腦的第一個本能反應:僵住。當我們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的時候,很可能就會撒腿就跑,這個就是爬行腦的第二個本能反應:逃離。那么如果實在跑不過瘋子,我們會選擇怎么辦呢?對,那就是與之搏斗,這個就是爬行腦的第三個本能反應:對抗。

生活當中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作為父母對著孩子吼叫,這個時候孩子的爬行腦會迅速啟動,立馬僵在那里什么話也不說,但是越是這樣,你往往可能越來氣,你這孩子怎么回事?其實這時候是孩子的爬行腦保護功能而已,并未他有意識的漠視你的發怒!

工作是否也存在這種現象呢?大家覺得在職場當中最典型的刺激爬行腦的事件是什么呢?批評、指責和最后期限,這些都可能刺激到爬行腦做出反應。比如,公司開會的時候不小心神游,而突然被老板點名發言,就很可能會僵在那里。如果被老板劈頭蓋臉的臭罵,那我們很可能能就會躲著老板遠遠的。這個其實就是爬行腦做出的“逃離”反應。當然在上課的時候如果被老師突然點名回答問題,也可能會出現這種反應,相信大家在讀書時代都有這樣的經歷,那一刻你恨不能找個地洞鉆進去趕緊逃離現場。

工作中最容易被刺激啟動的就是“最后期限”,當時間臨近的時候,最后期限會讓你想盡辦法盡快完成任務,而忽略質量。盡管此時的反應是迅速的,但是這只是古腦的爬行腦在本能的重復以往的動作,這時的創造力是窒息的,是很難產生創新思維的。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曾經有沒有做出了一個反應,然后意識到自己是反應過度了?當我們回想這樣的事情時,難免覺得會有些尷尬。其實事實上,我們并沒有什么問題。因為在那一刻發生的事情,只是爬行腦以一種無效的方式掌控了我們的思維而已。

大家都知道腦干是人體的生命中樞,控制著心跳、血壓、呼吸。因為這個部位掌管著人的“生殺大權”,所以說爬行腦主要負責人體安全。這個就是爬行腦在面臨危險或威脅之時會自動開啟保護功能,而這種快速反應的保護功能能夠使我們及時躲避危險,它會二十四小時不間歇的工作,掃描環境中的安全因素,在遇到危險之時,迅速做出反應。

回到教練的話題。教練的工作是激發被教練者的潛能從而找到更多的可能。那么,顯而易見,在進行教練對話之前,需要照顧好被教練者本人。在專業的教練對話當中,有些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場地的選擇、保密協議的簽訂、獲得被教練者的許可、問問題時表明問題的緣由,甚至教練的表情語音語調都需要考慮到被教練者的安全感。由此,在教練者和被教練者之間建立起基本的信任之后,才能有效地進行教練對話。

同時,邏輯層次理論也可以與這點相互印證。環境、行動、能力這三個層次的感知,是本能腦來完成的。在邏輯層次中,我們曾講到“歸因錯誤”,即就是將低層次的表現,歸結為高層次的原因,而當這種狀況發生時,爬行腦就會瞬間啟動。關于《邏輯層次理論》,請參閱我整理《五維教練領導力之邏輯層次理論》。

三腦結構與邏輯層次

情緒腦,包裹在爬行腦的外面,在身體結構上被稱為“邊緣系統”。而“邊緣系統”這個詞是麥克里恩在1952年創造的,用來指代大腦中間的部分,這部分同樣可以稱為中間腦,這是一個具有五千萬年歷史的大腦,主管者情緒與情感,是哺乳動物共有的特點。

情緒腦與情感、情緒、直覺、安全、哺育、搏斗、逃避以及性行為緊密相關,尤其是其中的情感系統更是愛恨分明的,要么喜歡,要么厭惡,根本沒有緩沖地段或中間狀態,因此,也有人將其稱之為誠實的大腦。在惡劣的環境中,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是依賴這種簡單的“趨利避害”原則,生存才得到保證。

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情緒腦,能把愛、憤怒、害怕等情緒帶到行動中去。情緒腦(邊緣系統)給哺乳動物帶來了情緒化的生活。?在恐龍時代后期,至少5000萬年以前,基本的哺乳動物的情緒腦開始發展。它像一個小手套一樣包裹著大腦的頂部。所有的高等動物,比如貓、狗和人類進化上的近親大象,它們的大腦有98%與人類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相同。這個現象或許可以解釋,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們那么喜歡寵物。因為,我們至少有一部分大腦是相同的!

爬行腦和情緒腦經過漫長的協作,它們已經發展到可以密切配合的程度。兩者共同連接身體意識和情緒意識,提供了主動記憶和當下意識。情緒腦會把過去學到的東西與當下體會到的東西結合起來,但不會想到將來和長遠的結果。

情緒腦特征之一是,其反思記憶的方式是由內而外的。換句話說,它會投入所有的記憶,就像那些事情正在重演了一樣。當你投入某個記憶時,你就踏進了過去的某個時刻,重新體會當時的感覺,重新經歷那個事件,就像往事重演一樣。

情緒腦特征之二是它喜歡讓事物維持原樣。當你感到對變化的抵制時,就是情緒腦在控制你的思想。所以,當你設想的東西不能完成,如吃著你曾發誓千百次要遠離的點心,或者又一次對你的孩子大吼時,你不是有毛病,只不過是陷入了原有的情緒模式罷了。情緒腦也與口頭交流的發展有關系。所有哺乳動物都表現出了交流情緒的能力。在某種情況下,它們還會有意識地運用不同的音調。你可能注意到了,還聽不懂人話的嬰兒會對音調的變化作出很好的反應。狗可以發出很多種聲音,以此來表達不同的意思。如果你學會了認真傾聽,你就能通過嬰兒發出的聲音分辨出它在“說”什么。

情緒腦特征之三是,它考慮問題的方式是“是”或“否”,“對”或“錯”,“這個”或“那個”,沒有灰色地帶或陰影地帶。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白之間沒有灰色地帶。人們在恐懼中思考的時候,你很容易觀察到情緒腦這種非黑即白的反應方式。

情緒腦的基本功能和爬行腦類似,也是在緊急情況下作出反應。情緒腦最關注的是群體、家庭或部落的生存。由于這個原因,當一個人與組織成員共同朝著整體的幸福努力時,情緒腦的作用會發揮到最好。在一個人發生重大變化前,情緒腦必須確認群體是安全的。理解這一點很重要。即使在當今社會,也有一些次文化群體把群體外的任何人都視為敵人。在一個較小的范圍里,你是否遇到過非常堅持自己觀點的人?這種狂熱人士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他們的情緒腦控制了。

當你做自己或他人的教練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情緒腦和爬行腦在進化中形成強大協作關系銘記在心。當它們感覺受威脅時,這些有強大聯系的大腦系統就會接管身體的實際控制權。對本能腦來說,這種威脅是身體上的;而對情緒腦來說,這可能是一種情緒上的威脅,比如失戀、對未知的恐懼、對群體的威脅,或者僅僅是生活里的一個變化。

作為一個習慣性的系統,情緒腦關注的是此時此景,關注的是當下和當下的欲望。這個強大的系統與投入式記憶相關,共同阻止了轉化式的改變。應該如何克服情緒腦的慣性,獲得生活中自己想要的東西呢?你要學會充分運用大腦皮層的力量。

情緒腦是以聽覺為主的,它對語音語調非常敏感,這點對教練來講非常重要。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即使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他也可以從父母說話的聲調中判斷出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當情緒腦接收到不信任、看不起、責備等相關的語音語調的負面刺激時,它就會產生不愉悅、害怕、消沉和排斥感。咆哮是最容易激發負面情緒的語音語調,而咆哮是在壓力情況下刺激反應。

當上級在下屬面前咆哮,當家長在孩子面前咆哮,這個時候都會無限制的激發負面情緒,使對方處于低能的狀態,干什么都不起勁。與之相反,我們可以經常看到,那些充滿信任和尊重的團隊往往是充滿高能量和高績效的團隊。這些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在現實工作當中,大家卻很少注意。因為我們都是成年人,而我們都假設成年人具備處理自己情緒的能力。在工作當中,我們就應該就事論事,運用邏輯理性思考,而不應該牽扯個人情感。但是現實當中,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和情感,不管你看沒看見,它都在那里!很多時候,如果處理不好情緒,你可能沒辦法處理相關聯的事情。在教練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關注的情緒腦對于語音語調的敏感。

在教練中親和感的建立非常重要,而建立親和的最基本方法就是“同步”,它就是源于情緒腦的一個特點,即情緒腦喜歡“同一性”,比如說,認識喜歡群居的,人們總是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因為這個時候他會感覺到非常的安全和舒適。因此教練對話的順利展開的前提就是“建立親和”。而在教練時,教練者需要匹配與被教練者的語音語調語速和節奏,基于此,被教練者才能完全打開,最終雙方達到彼此共舞流動的狀態。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做到情緒腦喜歡“同一性”這一點呢?我們知道人是群居動物,有家庭有團體又有一定的社會成員結構,而維系這種關系和結構的就是哺乳動物對于情感的需要。

在教練對話中,最強的親和正是來自教練者對于被教練者的價值觀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3F傾聽”中,第三層次的傾聽指的就是“傾聽對方真正的情感和意圖”,即根據直覺和洞察力傾聽對方的優點和卓越性,而這個優點和卓越性就是指對方的價值觀。在教練對話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復述”被教練者的價值觀詞匯,用對方的表達方式,以同樣的語音語調和語速來復述。當被教練者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觀被理解和被尊重時,強有力的親和就被建立起來了。

以上我們講解了爬行腦和情緒腦。其實大腦的這兩個結構是互相交織在一起并緊密配合的,它們不能完全被分開,因為它們在一起工作已經五千萬年了。爬行腦的自動運行系統,讓我們能夠避開危險而生存下來。情緒腦讓我們能夠因為擁有心理和情緒的安全感而生存下去。顯然,爬行腦和情緒腦都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而只有視覺腦才能真正幫我們解決問題,視覺腦只有人類才擁有!

大腦進化史

視覺腦就是我們所講的高級腦或理性腦,它幾乎將左右腦半球全部囊括在內,因為左右腦由一種進化較新的皮質類型組成,故而也稱為新皮質,同時它還包括了一些皮層下的神經元組群。正是視覺腦所具有的高階認知功能,才使得人類從動物群體中脫穎而出,麥克里恩將它稱作是“發明創造之母,抽象思維之父”。

在整個人類大腦中,新皮質,即視覺腦占據了整個腦容量的三分之二,而其他動物種類雖然也有新皮質,但是相對來說很小,少有甚至沒有褶皺,而褶皺意味著新皮質的表面積、復雜度與發達程度。腦皮質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就是為人們所熟知的的左右腦。所以我們日常講得全腦也僅僅只是指視覺腦而已。

左側的腦皮質控制著身體的右側,右側的腦皮質控制著身體的左側。右腦更多地決定了人的空間感、抽象思維、音樂感與藝術性,而左腦則更多控制著人的線性邏輯,理性思考與言語能力。相對于爬行腦和情緒腦來講,它是非常年輕的,只有兩百多萬年的歷史。視覺腦的面積很大,有16萬億個神經連接,超過宇宙中可見到的星星的數量。

視覺腦結構

視覺腦控制著大腦的絕大部分智力,憑借它的速度和處理能力,使得大腦比只靠慣性情緒支配靈活一千倍。而這些靈活性和能力,也使得我們能夠適應視覺投射視覺推理。也因此視覺腦擁有強大的功能。那為什么叫“視覺腦”呢?

做個簡單的互動,你隨便觀察下四周,看看會看到什么?你可以看到這樣、那樣、各種類型的東西。如果你看到魚在水里游動,看到遠處燈管閃爍,看到窗外細雨濛濛等等,這些就是投射的光影,即我們看到的。我們說“真正能夠幫我們解決問題的就是這個視覺腦”,這又是為什么呢?

請大家隨便拿起身邊的一個物品,仔細思考:這件物品在被發明以前,存在于哪里?有人會說,存在于上帝的智慧之中,或許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它僅僅是一個觀點而無法成為一個科學的理論,因為它無法證偽。

我們說任何東西創造出來之前,都必然存在于發明者的大腦之中。先有一個大致的模樣,然后再一點一點的完善清晰,最后根據大腦中的形象再被生產出來。因此在做成一件事情之前,必須在自己的大腦中先看到它。我們只有在大腦里真正看到想要的成果,才有可能將這個成果變成現實。這也是我們常講“以終為始”、“成果導向”。

當我們陷入困境,一籌莫展時候,就是因為我們看不到那個視覺畫面的成果,大腦中一片空白。這種狀況就如同我們被關在一個黑屋子里四處沖撞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出來的門,此時如果遇到高人指點,往往會有“靈臺透亮,豁然開朗”的感覺,為啥豁然開朗呢,因為靈臺透亮看到光了嘛,看到了一幅清晰的畫面了嘛。我們說視覺腦給了我們解決方案,讓我們充滿創造力。在教練技術中,之所以強調成果框架、強調愿景,其實也是基于這個原因。

視覺腦還有哪些特點呢?你再看一眼剛剛拿起的物品,注意著你大腦中物品的畫面,然后使勁的擦掉它。怎么樣,擦掉了嘛?你會發現,不管怎么擦都擦不掉,而且越擦越清晰,這個就是大腦的注意力法則:你越注意什么,什么就變得越清晰。即使你想否定它,你也會越否定越清晰。比如,父母對孩子說“不要跑,要摔跤的”。結果卻發現,孩子跑得越快了。

其實視覺腦不能對“不要”形成畫面,只能對“不要”后面的東西產生畫面。你越是強調“不要”,它就越清晰。在教練或者員工輔導中,在描述愿景和目標時,需要將被教練者“不想怎么樣”、“不要怎么樣”等,轉化為正向的表達。因為大腦不能對“不要”產生畫面,所以只有將這種“不要”轉化為正向的畫面,才能夠幫助被教練者清晰他的目標和愿景,只有畫面清晰才能有可能調動所有的資源去實現它。

現在請你將剛才拿起的物品放到你看不見的地方,然后你再去看你的腦海里還有它的畫面嗎?顯然回答是肯定的,因為大腦能夠看見不存在的東西。也正因為這一點,我們才能在大腦里先創造出想要的東西的畫面,即使它不存在于現實之中。

我們知道,其實各種“畫大餅”,企業的戰略規劃,都是基于這一點。一個有感召力的領導者,一定是能夠讓團隊看到未來成功畫面的領導者,即組織愿景。我們平時期望有假期,有車有房,也是基于此。

試想一下,三年后的今天,你成為了部門主管,一位值得上級信任的下屬,彈得一手好鋼琴,讀完了100本書,成為一個負責任的老公,女兒喜歡的爸爸,有了自己的小汽車,貸款也買了房子,順利跑完馬拉松……這樣的畫面是否可以實現呢?

當然可以,無論你選擇什么,你都可以根據頭腦中的畫面把它創造出來,一切均取決于你的選擇。你選擇什么,視覺腦就會將你選擇的畫面創造出來。每個人大腦的硬件系統是一樣的,不同的能力表現僅僅是因為軟件系統的不同,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學習不斷地開發我們的視覺腦。只有充分打開視覺腦,看到那清晰的畫面,才有可能調動越來越多的資源將看到的畫面創造出來。

從邏輯層次的角度來講,除了愿景之外,還有系統。視覺腦具有系統性思考的能力,能夠站在身體之外思考事物的全貌。它不僅僅知道“我是誰”,還會去思考我關心的人他們想要什么。同時,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這些就是視覺腦強大力量的所在。視覺腦的重要優勢就是視覺規劃和系統觀察,或者說是全局觀,它可以用作未來規劃。例如,描繪藍圖,比較和舍棄規劃的草案,知道敲定最終計劃。這要求大腦非同一般的視覺化能力。

此外,視覺腦是極具合作性的大腦組成部分。它會把戰略路徑視覺化,從而解決團隊中最重要的問題。它可以讓你在參與某項活動前能先在頭腦中排練。就像你以前可能聽說過的一樣,所有的事都是先發生在腦子里,然后再發生在現實中。

回顧“三腦原理”,我們會發現,爬行腦是“非此即彼”的大腦。它認為要么是朋友,要么就是敵人;要么是安全的,要么就是危險的。而情緒腦也是如此,你要么是愛我的,要么就是不愛我的。這兩部分大腦非常喜歡安全和舒適,對于習慣性的環境和行動感到舒服。

我們說“每一個行為背后都有一個正向的動機和意圖”。爬行腦的正向意圖是生存,情緒腦的正向意圖是歸屬感,而視覺腦的正向意圖則是創造、創新和探索,是聚焦未來,完成計劃和實現目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教練的藝術和智慧
揭開教練技術神秘面紗——三腦原理
我愛問嘉賓之《大腦、情緒與學習發展》
大腦及其工作原理(未完待續)
一個方法,助你有效地創造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讀《認知覺醒》——一切問題的起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莒南县| 县级市| 长岭县| 达拉特旗| 寿宁县| 民丰县| 平塘县| 南华县| 庄浪县| 闽清县| 兰坪| 晋中市| 彝良县| 彭州市| 巴林左旗| 云和县| 寿光市| 罗城| 溧水县| 什邡市| 陈巴尔虎旗| 巴东县| 河北省| 塘沽区| 尖扎县| 新安县| 隆化县| 临汾市| 深泽县| 樟树市| 南昌市| 沾化县| 海淀区| 淳化县| 德格县| 乡宁县| 金川县| 北海市| 庆安县| 彭水|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