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時節,陰盛陽衰,天地間一片純陰之象,地面陽氣,全部降入地下之水中,純陰無陽。加上陽氣外泄,驟寒驟溫,冬不藏精。根據以上特點,大雪節氣養生須注意養陰伏陽。
01
養陰勿助寒,斂陽勿助火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大雪時節正是養陰之時。大雪時節天地間陰寒凜冽,氣候嚴寒,防寒保暖乃第一要務,涼水及水果等生冷之品均不適宜。
此時最宜煲湯喝,如蘿卜、蓮藕、荸薺、大白菜、豆腐、黑白木耳、海帶、山藥、百合等,均適合煲湯,可選1~3種上述食材加蘑菇久燉食用。
陽虛畏寒者可加少許花椒或肉桂同煮;偏于陰虛者可用水果燉湯,如橘子、菠蘿、蘋果等,不失為大雪時節的特殊健康湯品。
養陰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使陽氣收藏,若陽氣不足者還需適當溫補。
首選黑色類食物,如黑芝麻、黑豆、黑米等;其次是堅果,如松仁、腰果、板栗等。但不適合過于溫補,亦不適合過食牛肉、狗肉及大蒜、辣椒等助火動風之物。
02
“大雪三寶”——
豆豉、分心木、揉太溪
豆豉性平,味甘微苦,鮮美可口、香氣獨特。具有健脾養脾、養肝護肝、調理腸胃、排毒解毒、明目清熱功效。可改善胃腸道菌群,凈化血液;還可解諸藥毒、食毒。
分心木,又名胡桃衣,為核桃內的木質隔膜。其味苦澀,性平,入脾、腎經。可補腎、治失眠,尤善固腎澀精。適用于遺精滑泄、尿血、遺尿、帶下、久泄等癥。
吃核桃時與分心木同吃,或用分心木2~3克與適量枸杞泡水飲用,不僅對腎虛引起的尿頻、尿急、早泄、失眠等效佳,而且對大雪節氣陽氣外泄也是很好的補救。
太溪穴為腎經的原穴,乃腎經水液匯集之處。揉按太溪穴可激發、調動身體的原動力,使腎精充足,是一個簡捷有效的養腎大法。太溪穴在腳內踝后緣的凹陷當中,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為晚上9時左右,每次按60下。
揉按時注意不痛的要揉得酸痛,酸痛的要揉得不痛。每日堅持揉按太溪穴能夠防治腎虛引起的腰背痛、足跟痛、遺精、陽痿、耳鳴、消渴及咽喉腫痛、齒痛齦腫、咳嗽、氣喘等諸多病癥。
03
養陰之靜,助陽之藏
大雪期間萬物斂藏,人身陽氣亦當斂藏至腎水之中。故大雪養生宜順時而養,須養腎之陰精,助陽氣內藏,以使陰平陽秘,則五臟自和。
養陰之靜,陽之藏,首先要調整作息,早睡晚起;
其次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勿使陽氣被陰寒損傷而擾動陽氣;
此外,勿做劇烈運動、大汗淋漓或過食辛辣、背部按摩、過度汗蒸等,以免使陽氣外浮而不藏;
另外,還需靜心少欲。
其實,最好的養陰是養心,勿擾乎陽,勿動乎情,使志意收藏,心靜則腎水自生。陽氣內斂,虛火不浮,頭腦亦最為清醒,不易煩躁。
因此,大雪期間最適合于讀書,尤其適合默記或誦讀經典,收斂心性,潛心于書,于身心皆有大益。
養生一薦
芝麻蕓豆粥
取黑芝麻10克,核桃10克,杏仁6克,蕓豆10克,荸薺40克,山藥50克,蓮藕60克,大米100克。
熬粥食用,可改善睡眠質量,且有養陰伏陽、益五臟功效。
文/江西省中醫院
主任中醫師 王茂泓
責任編輯 劉正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