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日本公布了數萬張他們在侵華戰爭期間的照片,其中有日軍侵占華北之后,1940年8月在河北遵化采金礦區拍的照片。其中有采金公司遵化縣西茅山公館及公館內部、遵化縣的農田和道路、青山和樹木,尤為珍貴的是還有遵化縣城西門樓和遵化縣的一座古塔。
遵化縣地處燕山山區,背倚長城,在縣城北部綿延百里的長城腳下,蘊藏著豐富的黃金礦產資源。20世紀20年代,遵化縣采金業就已經比較興盛。天津資本家蔡某曾在縣內建立華北采金公司,年產黃金最高達3000兩。
從1933年5月16日遵化縣城淪陷到1945年12月31日遵化縣城解放,歷時12年7個月,日本侵略者,在原華北采金公司基礎上,建立殖民企業大陸金礦,瘋狂掠奪遵化縣黃金資源。他們建成“大陸金礦”,下設老虎山、片石峪、馬蹄峪、謝家溝四個分礦。總礦“大陸金礦”日本管理人員40多人,雇用中國勞工1200多人,駐有日本軍一個中隊,另有持槍礦警130多人,各分礦也均有武裝礦警護礦。由于日本是掠奪性開采,傳說在金山峪溝的富礦點上,曾一度日產黃金200多兩,年產黃金高達20000多兩。據統計,侵華日軍在遵化縣共計造成損失黃金632000克。采金公司還在西大寺設有辦事處,住著日本人的偽縣政府顧問、保安聯隊教官等。本文中的17張照片就是反應的這段歷史。
1940年8月,日本北支產金會社遵化縣西茅山公館大門
西茅山公館大門前面站崗的哨兵
西茅山公館內的日本人辦公場所
金礦地區耀武揚威的日本警備隊巡邏保衛
一個崗哨在站崗的警備人員
正在訓練的日本警備隊
正在訓練的日本警備隊
正在訓練的日本警備隊
正在訓練的日本警備隊
一個小隊的日本警備隊開始巡山
日本警備隊巡山隊伍在巡山,貌似還有翻譯跟隨
巡山隊伍在巡山,遠遠還可以看見北面的長城
遵化縣城西門樓,整個城樓當時保存還較為完整,為兩層,從城里不能看到城外,城樓外的甕城擋住了視線,照片上還有遵化縣城西街兩邊的房屋建筑,驅自行車和走著的行人,還有一個玩耍的小孩
遵化縣城通往采金礦區的道路
遵化縣城通往采金礦區的道路,道路軋出車輪印,來往比較頻繁
日軍從遵化縣城往采金礦區押運油料,有日本兵護送
鄉間土路禁不住日軍滿載的汽車,墊上了碎石繼續通行,可是汽車還是出了問題,沒辦法下車修吧;照片上還有一座磚砌古塔,高大雄偉,據筆者推測,此塔周圍沒有高山,可能為遵化城內西大寺廟內磚塔
盡管日本侵略者派出大批武裝人員護礦,英勇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與日本侵略者作不屈不撓的斗爭。八路軍為保護祖國的黃金資源,于1940年2月先后攻打謝家溝、馬蹄峪、片石峪和宏鑫金礦四個分礦。防止了黃金外流。繼而又在1943年11月23日夜,八路軍六區隊,由內線礦工的策應,只用了兩個多小時,一舉端了“大陸金礦”的老窩。打死日本兵20多人,礦警40多人,俘虜85人,還繳獲大批槍支彈藥,金錠銀元等。總經理梅津當場俘獲。
后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開放搞活、聯產承包責任制等一系列方針政策指引下,我縣采金業再度興起高潮,1987年,由國家投資,幫助我縣辦茅山金礦,一座日處理50噸礦石的黃金選礦廠落成。
整理:王亭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