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多年來一直虧損的原因,德華安顧人壽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在經營的初期階段出現虧損的情況,是符合壽險行業發展客觀規律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則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如果一家壽險公司發展戰略相對比較審慎、平穩的話,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保費達到一定規模,就能夠攤銷一些成本,逐漸進入盈虧平衡或盈利。
保費規模迅速擴張
據銀保監會公布的保費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德華安顧人壽的規模保費收入為5.7億元,同比增長97.1%。其中,原保費收入約2.9億元,同比增長59.7%;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為4960.6萬元,同比下降52.2%。
資料顯示,德華安顧人壽是由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德國安顧集團股份公司、德國安顧人壽保險股份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全國性壽險公司,于2013年7月22日成立,并于9月5日正式開業運營,總部設在濟南,注冊資本金12億元。
自成立后,德華安顧人壽保費規模實現快速擴張,總體呈現逐年上升態勢。成立當年,規模保費收入214.21萬元。2014年-2017年,分別實現規模保費3162萬元、1.2億元、3.5億元和6.5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376.1%、285.2%、190.1%、和84.7%。
德華安顧人壽2013-2017年度保費規模情況 制表:中國網財經
德華安顧人壽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保費規模的快速增長得益于公司的多元化渠道戰略。公司堅持以個險為核心戰略渠道,逐省深耕,同時充分利用中外方股東資源,在團險、職場營銷、銀保、網銷等多元業務渠道方面提升規模:通過個險價值渠道的發展,采取深耕策略確保價值業務增長;多元渠道在為公司貢獻規模保費的同時,在深化股東資源利用和渠道合作等多方面取得突破。
何時走出壽險經營周期?
與保費規模快速增長趨勢不同,德華安顧人壽自成立后,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從年度報告可看出,德華安顧人壽成立之初凈虧損為7128.8萬元,2014年凈虧損7671.9萬元。2015年虧損程度進一步擴大,凈虧損額為1.1億元,虧損額度同比擴大43.9%。2016年凈虧損同比幅度高達86.6%,凈虧損額度擴至2.1億元。相比2016年,2017年凈虧損幅度小幅下降至1.9億元,五年累計虧損6.57億元。此外,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德華安顧人壽的凈利潤虧損已達9450.7萬元。
德華安顧人壽2013-2017年度凈虧損情況
對于多年來一直虧損的原因,德華安顧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經營的初期階段出現虧損的情況,是符合壽險行業發展客觀規律的。首先,人壽保險業存在早期的虧損,這是一個行業的規律。保險公司提供的是一種長期服務,很多費用發生在業務早期。另外,堅持主要經營長期期繳業務,而中短存續期業務較少。這種經營策略使得公司在財務上表現的一般特征是,未來有很充沛的資金的流入,但也會有很大的、早期的資金流出,導致前期出現虧損的情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德華安顧人壽是一家在注冊在濟南的壽險公司,規模比較小。通常來講,起步階段保費規模增長比較快的話,往往會出現比較大的虧損,因為這種保費增長以前期很多投入為前提。從壽險業經營的一般規律來看,如果一家壽險公司發展戰略相對比較審慎、平穩的話,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保費達到一定規模,就能夠攤銷一些成本,逐漸進入盈虧平衡或盈利。
對于德華安顧人壽來說,何時能夠走出壽險經營周期,中國網財經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