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超聲(B 超)檢查是肝病朋友們日常復查必不可少的一項檢查,利用超聲波成像,具有快捷、方便、經濟實惠、無痛苦、無創傷等優點。是肝病疾病首選的影像學檢查 [1]。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肝臟超聲檢查的內容,以及跟 CT 和磁共振的各自特點。
一、肝臟超聲檢查內容
肝臟超聲主要檢查三方面的內容,包括[1]:
1、肝臟位置、大小、形態、內部回聲;
2、肝臟血管、膽管的分布、走向,有無異常擴張、狹窄或閉塞;
3、肝臟內是否存在異常病變,包括良性病變如囊腫、血管瘤,惡性病變如肝癌、轉移瘤等,異常病變的部位、大小、數量等。
二、B 超,CT和磁共振(MRI)各有什么異同呢[2]?
這三種檢查都可以對肝臟、膽囊、脾臟等進行掃描,明確肝臟和其他周圍器官的位置是否正常,肝臟的形態有沒有明顯的變化(腫大、縮小、結節、腫塊、囊腫、膿腫、寄生蟲等)、肝臟周圍的器官情況如何(脾臟增大、門靜脈、胰腺腫脹、膽道擴張、膽道結石等)。這些檢查都是非損傷性的。
超聲波檢查適合常規普查,清晰度和分辨率稍低一些,不容易區分良性和惡性腫塊。CT 和磁共振分別利用 X 射線和電磁輻射掃描成像,獲得的圖像清晰,分辨率高,通過顯影劑可進一步提高鑒別能力,用于肝臟形態的精確測量和肝癌的確認。
三、這三種影像學檢查需要一起做嗎[2]?
應該根據病情,主診醫生來判斷做什么檢查。通常可以先做超聲波檢查,如發現肝臟有問題,再做 CT 或磁共振。甲胎蛋白(AFP)指標異常的患者,應該做 CT 或者磁共振,避免超聲漏檢早期的小肝癌。
應該根據病情,主診醫生來判斷做什么檢查。通??梢韵茸龀暡z查, 如發現肝臟有問題,再做 CT 或磁共振。甲胎蛋白(AFP)指標異常的患者,應該做 CT 或者磁共振,避免超聲漏檢早的小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