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收漲之后,開始反過來影響美股的走勢了,哈哈。截止收盤,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道指漲1.33%,標普500指數漲1.84%,納指漲2.69%。前不久我寫的一篇文章,講美股當前的估值底已經到了,很多人持質疑和反駁的意見。美股估值見底的觀點,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講。估值基本殺的差不多了,后面還能不能跌,就得看業績怎么樣了。業績好的,估值立馬能得到修復;業績不行的,還會有一波業績殺。至于配置方面,我可能很快要出手納指指數基金,后面介入的話,也會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
反駁的觀點里,有位朋友講,美股過去的PE估值有多高,才跌這么一點,就講便宜了,估值見底了,會不會有點草率。股市是個增量市場,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事實便是如此,原因就是每年都會有大量超發的貨幣,我這里講的貨幣超發和美聯儲疫情搞的無限量化寬松不太一樣,只不過量化寬松是比平時印發更多的貨幣,要不然怎么出現的貨幣一直貶值,通貨膨脹一直存在,原因就在這里,只是平常通脹水平適中,比較溫和,大家一時間發現不出來,有點溫水煮青蛙的意思。
所以進入股市的錢一直是不斷增多的,因為錢多了之后,流向就兩種,要么進入股市,要么進入房地產。所以股市長期是有不斷的增量資金和新的資金入場,錢多之后,在股市的上市公司的股價也會不斷的新高,也就是說股市的整體估值中樞是不斷提高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在判斷當前市場估值的時候,去和歷史估值對比,只是說相應的做參照性,不能用絕對值的思想去給市場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