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唯一的神都為啥是洛陽?
          

“中國”,天下之中,最初指華夏民族興起的中原地區。

萬里黃河跨越千山,流到中原,全長453千米的洛河與之匯合。兩河之間的這片區域,被賦予了特殊的文化地理名詞——河洛。

山河拱戴之下,一座古都在洛河北岸誕生,以河為名,成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這就是洛陽,中國唯一的“神都”。


南朝子云| ? 撰文


01

四面環山,六水并流

 

現在問一個人,死后想去哪兒?象征最高榮譽的回答,應該是八寶山。
 
若回到漢晉到隋唐的時代,這個答案可能是洛陽邙山。
 
古代有一句話,“生在蘇杭,葬在北邙?!比绻f蘇杭代表古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那葬于邙山,就是當時人們理想的終極歸宿。
 
據統計,洛陽邙山匯集歷代墓葬數萬座,有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后唐共6個朝代的24個帝王長眠于此,還有秦相呂不韋、南唐李后主、大詩人杜甫、大書法家顏真卿等名人歸葬于此。
 
其他王侯將相、富商巨賈,更是不勝枚舉,邙山陵墓一度多得“幾無臥牛之地”。

洛陽邙山

邙山墓葬掀起了挖墓覓寶的狂潮,一種輕巧靈便的工具——“洛陽鏟”由此發明,至今仍是重要的考古工具。
 
按中國風水學說,邙山靠山面水,藏風聚氣,登山遠眺,伊洛二川之勝盡收眼底,確實是絕佳的葬地。
 
地理意義上的邙山,雖然海拔只有300米左右,卻地勢雄偉,宛如一條巨龍,自西向東橫臥于洛陽市北側、黃河南岸,屬秦嶺余脈、崤山支脈,東西綿亙190余千米,號稱“千年龍脈”。
 
在歷史上,邙山也是重要的戰場,為攻守洛陽,進軍四方的戰略要地。
 
邙山,像中國史冊的無字天書,記錄了洛陽山川形勝的一頁。

從總體上看,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勢復雜多樣。


洛陽所在的河洛盆地,位于黃河中下游南岸,四面環山,西有崤山、中條山,南有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東有淇山、嵩山等多座高山;北面是黃河,黃河南岸的邙山成為天然屏障,正好使洛陽免于黃河水患的侵擾。
 
山谷間風光秀麗,以自然生態著稱于世,既有兩山相峙的峽谷,也有歷史悠久的山寨。

嵩縣木札嶺,石林奇峰,壁立千仞,山上原始林海遍布,古木參天。
 
洛陽白云山,一年之中常被云海覆蓋,林深谷幽,瀑布飛跌。
 
伊川縣九皋山,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是古人眼中離天最近的“天室”,也是《詩經》中“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的出處。

洛陽南部,位于欒川縣的養子溝,處于伏牛山主峰老君山的懷抱之中,融幽、秀、險、峻于一身,堪稱中原地區的“桃花源”,民間傳說中女將樊梨花就是在這里養子教子。
 
洛陽城外,群山連綿,如城墻拱衛都城。古人憑借洛陽周邊山勢,設孟津、小平津、函谷、伊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等八大關口環衛四塞,史稱“洛陽八關”。
 
如此,洛陽雄關林立,更是名副其實的形勢險固,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洛陽水系亦十分發達,除北邊的黃河外,還有洛河、伊河、清河、澗河、瀍河等十余條河水匯流于此,地跨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
 

古都洛陽山川縱橫,西依函谷秦川可君臨天下,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河水匯流而有膏腴之地。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河洛地區代表著農耕文明的最高經濟水平。
 
現在,引黃灌溉工程為洛陽帶來了新的生機。
 
作為我國跨世紀第二大水利工程,位于濟源以南的小浪底大壩,擊水搏浪,氣勢雄偉,形成浩渺水面、曲折河道與雄偉山勢相映生輝的勝景,既具備防洪、發電等多項功能,也吸引了大批觀光游客。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在古代,洛陽有 “四面環山,六水并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 的美譽。
 
而今,邙山風采依舊,帝王陵墓隱匿于歲月深處。
 
據說,一千多年前,對洛陽青睞有加的隋煬帝曾登上邙山,向南眺望伊闕。
 
那時的他,心中也許想著,何不建都于此?或尋思著百年之后,歸葬于邙山。

 
02

萬古千秋對洛城

 

古人說,河出圖,洛出書。
 
河圖洛書,被認為是中華典籍、陰陽五行術數的來源。
 
傳說中,伏羲看見龍馬出于黃河,身有紋路,受到啟發,根據龍馬身上的圖點,在洛陽畫成了八卦;而大禹時神龜出于洛水,背有文字,在河洛治水的大禹據此演為《洛書》。
 

根據現有史料,洛陽有四千年建城史,其中的都城史長達1500年,號稱“十三朝古都”,堪稱我國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古都之一。

《史記·封禪書》中稱,“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間?!?/span>
 
近代以后,考古學家通過洛陽出土的遺跡,打通了歷史與傳說的膈膜,發現了“五都薈洛”的奇觀。
 
河洛盆地腹心,洛水沿河一線分布著五大都城遺址,從東到西分別為偃師商城(西亳)、“夏都”二里頭遺址、漢魏洛陽城、隋唐洛陽城和東周王城。
 
二里頭遺址

這些遺址之間距離只有30多公里,密集的都城分布舉世罕見,從中可見朝代更迭,一眼千年。

史載,商湯滅夏后,將都城建在河洛,史稱西亳,即偃師商城所在地,位于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公里處。
 
周朝建立后,周天子在今洛陽王城公園一帶營建洛邑,認定洛邑是“天下之中”,直至周平王東遷,拉開了東周的序幕。
 
周天子在臨近澗河和洛河的東周王城,經歷了春秋戰國的紛擾。周王室東遷到洛陽后,延續五百年而亡,天下一統歸于秦。

東周王城廣場天子駕六

秦朝發家于關中,沒有定都東周故都洛邑。

漢高祖劉邦在楚漢相爭中勝出后,建立漢朝,卻一度選擇洛陽為都城。但是,僅僅幾個月后,一個叫婁敬的謀士就勸說劉邦遷都關中。
 
婁敬勸說的理由是,東周時期天子雖處天下之中,但天下諸侯都把他當成了擺設,“非其(周天子)德薄也,而形勢弱也”。
 
這是說,從地勢的險要程度來看,洛陽作為都城,并不如西邊的長安好。
 
劉邦覺得有道理,就遷都到長安去了。他當年入關中時約法三章,備受擁戴,也有群眾基礎。

到了公元1世紀,劉秀建立東漢,洛陽再續輝煌。
 

劉秀隨兄長在南陽起兵,投身農民起義軍,手下的功臣多為以南陽、潁川等地為主的山東(崤山以東)豪族地主,稱帝后定都洛陽,也是為了守住自己的根基。
 
洛陽為東漢帝都,直到公元190年董卓之亂,漢獻帝被迫遷長安,舊都洛陽毀于戰火中,“宮室燒盡,街陌荒蕪”。
 
六年后,獻帝東還時,關東群雄并起,只有一代梟雄曹操趕來接駕。
 
曹操迎獻帝遷都許昌,其子曹丕稱帝后,建都于洛陽,重建宮室。

司馬炎代魏建晉后,西晉也定都于洛陽。
 
在亂世中崛起的魏晉兩朝,都選擇天下之中的洛陽為都城。但不久之后,歷經永嘉之亂的洛陽再度陷入戰火之中,成為北方五胡十六國爭奪的戰略要地。
 
洛陽的再次興盛,要等到南北朝。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
 
孝文帝拓跋宏在執政期間,對北魏朝政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對推動北方各民族大融合功不可沒。但他決定遷都洛陽時,遭到了部分鮮卑貴族的反對。
 
于是,拓跋宏假借南征為由,率領30萬大軍與朝中重臣南下。走到洛陽時,機智的拓跋宏干脆不走了,順水推舟地將都城從邊遠的平城遷到洛陽。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遷都后,重建洛陽城,鼎盛時期都城規模已接近隋唐時期的東都,且之后隋唐營建的大興城與東都洛陽都有仿效北魏洛陽城的規格設計。

好景不長,孝文帝遷都僅僅40余年后,北魏兩大權臣家族宇文氏與高氏,一個立足長安,一個東遷鄴城,后來演化成西魏和東魏。
 
東西相爭,洛陽地處兩者中間,成為爭戰之地,難逃被毀的命運。正所謂,洛陽“蓋四方必爭之地也,天下常無事則已,有事則洛陽先受兵”。
 
北魏分裂后,一個名叫楊衒之的人奉命回到故都洛陽,只見“城郭崩壞,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眼前殘破的一切,讓他萬分悲痛。
 
楊衒之的著作《洛陽伽藍記》,表面上是寫洛陽佛寺盛衰,實際上寄托了深深的故國哀思。

然而,洛陽的風光史并未就此結束。
 
南北重歸一統后,隋朝第二任皇帝隋煬帝楊廣也是洛陽的粉絲。
 
隋煬帝在位時,舉全國之力,重新營建東都洛陽,既是為了運送糧草,征伐遼東,也為了滿足自己巡游天下的目的。
 
隋朝以洛陽為中心,修建了大量的糧倉。

其中,洛陽市出土的含嘉倉遺址,位于隋唐洛陽城北,被認為是當時最大的糧倉,到盛唐時期占了天下儲量的近二分之一。唐朝皇帝在關中饑荒的年代,還要率領百官前往洛陽就食,得到一個“逐糧天子”的雅號。

含嘉倉遺址

同時,楊廣還下令開鑿大運河、造龍舟,率領諸王、后妃、百官、宮人等十余萬人南下,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船隊長達百里,直到后來被手下大臣推翻,身死國滅。
 
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抵余杭(今浙江杭州),北達涿郡(今北京),長達2000多公里,滿足了楊廣好大喜功的欲望,但更重要的是連通了南北經濟動脈,加強了洛陽的中樞地位,洛陽不久后就增長為百萬人口的“國際化大都市”。
 
隋煬帝還在洛陽的南市舉辦過一次盛大的“招商引資”活動。他命人把洛陽城的樹木用紅綢子圍起來,請外國商人免費吃飯,洽談生意。

當時,洛陽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之一。
 
作為皇帝,楊廣為后世留下了不朽基業,但他也是一個亡國之君,自古以來毀譽參半。

隋唐大運河洛陽印象

另一方面,隋唐兩朝皇帝都出自“關隴集團”。
 
這是由西魏權臣、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融合其所割據關隴區域內的鮮卑六鎮民族,及其他胡漢土著而成的軍功貴族集團,以關中長安為基本盤。
 
從北周到隋朝再到唐朝,三個朝代的權力更替,實際上是在關隴集團內部進行的。論關系,唐高祖李淵還是隋煬帝楊廣的表哥。
 
隋煬帝楊廣對東都洛陽進行營建,本質上也有傾向山東、江淮士族等新勢力的因素。因此,后世有人將此解讀為楊廣與關隴集團的決裂,也正是此做法推動了隋末的政治洗牌。

隋煬帝的步子邁得太大,引起了后來人的警惕。唐初幾代皇帝,都在關隴與山東兩個集團之間權衡,兼顧洛陽與長安的地位。
 
到女皇武則天執政時期,她使洛陽超越了長安。
 
武則天出自山東寒族,本不是關隴集團的成員,她既當過唐太宗的才人,也是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一生經歷頗為傳奇。
 
唐高宗在位后期,才能出眾的武則天在旁輔佐,形成“二圣臨朝”的局面。到高宗去世后,武則天已經掌握唐朝權柄。
 
為了讓自己登位稱帝,建立新秩序,她改東都洛陽為“神都”,使之凌駕于長安之上,之后假托彌勒佛轉生,代唐為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畫像

稱帝這年,她已是67歲高齡。

在洛陽,武則天重視選拔人才,甚至親臨考場,主持科舉考試。
 
她說:“天下之廣,庶事至繁,非一人所能周也?!?/span>
 
武則天廣開入仕之門,用庶族新興階層逐步取代了關隴貴族的地位,推動科舉士大夫興起,而使門閥士族走向沒落,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進步之舉。
 
此外,武則天在洛陽城市建設的最大動作,是修建明堂和天堂。
 
史書記載,明堂有三層,高度約為88米,中有通天柱上下貫通。而天堂更宏偉,一共有五層,中間放置一尊大佛,僅佛像的小指就可并坐數十人。明堂和天堂都在建成不久后遭火災或風災,毀掉后,又重建。

史載,為了重建,“日役萬人,采木江嶺,數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府藏為之耗竭”。
 
從記載來看,明堂和天堂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體木構建筑,一直以來,人們甚至不敢相信它們真實存在過。
 
直到1986年,洛陽一個施工現場意外挖出了一個直徑3.67米的巨型柱坑,人們才相信,天堂和明堂不是傳說。
 
在武則天的治理下,肇始于隋朝的隋唐洛陽城發展到一個高峰,經濟、文化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公元705年,武則天在洛陽上陽宮病逝,政權重歸李唐。她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復位,還都長安,此后有意降低了洛陽的地位。
 
神都洛陽的記憶,逐漸變得模糊。
 
盡管此后洛陽仍為大唐東京,是重要的國際都會。但唐玄宗年間的安史之亂,傾覆了帝國的盛世,也讓洛陽跟著遭殃,陷入戰火之中,元氣大傷。
 

“詩圣”杜甫早年在洛陽居住,見證過其鼎盛繁華,但到了安史之亂后,四處漂泊的他不敢跟人打聽洛陽的情況,害怕那個夢幻的神都徹底成了追憶。
 
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
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
——杜甫《憶昔二首》(節錄)

安史之亂后,洛陽作為大運河中心的地位,也受到了挑戰。
 
從江淮連接到洛陽的通濟渠,由于安史之亂斷航淤塞長達八年,直到764年,朝廷理財大臣劉晏重開汴河,并改革漕運制度后,開封的水運地位逐漸崛起。
 
四方轉運的糧食貨物不再進入洛陽,而是由汴河經黃河入渭水,直達長安。在帝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洛陽喪失了大運河的中心地位,日漸衰落,后來被開封所取代。
 
907年,唐朝滅亡。
 
在藩鎮割據的基礎上,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短暫的政權,其中前三個朝代都曾建都洛陽,后兩個朝代都以洛陽為陪都。
 
至此,洛陽結束了它作為國都的漫長歷史,逐漸退居為“二三線城市”。
 
北宋立國,以開封為東京,作為國都,洛陽為西京,成為陪都。
 

宋太祖曾考慮遷都回洛陽,但其弟趙光義(即宋太宗)極力諫阻。
 
他對哥哥說:“大哥,你到洛陽吃什么啊?”此時的洛陽,已經喪失大運河中心的區位優勢,無法源源不斷獲取來自南方的糧食物資。
 
趙光義還分析道,以洛陽為陪都,一旦發生戰亂,更易依靠其山河關隘進行退守。他雖這么說,但后來北宋滅亡,也沒利用好這一優勢。

宋代之后,洛陽這座城市,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樣特點鮮明,也不如從前般耀眼。
 
到金、元、明、清四代,洛陽已經降為府城,規??s小,難得迎來貴客,卻是作為明朝暴發戶、福王朱常洵的封地,以及晚清光緒皇帝的行宮。
 
民國時,洛陽曾于抗日戰爭時短暫地做過徒有虛名的“行都”。但更讓人心痛的是,當時日機狂轟濫炸,洛陽文物古跡多遭破壞。


03

文明的回響

 

1981年,洛陽發掘的唐代安菩墓中,墓主人身上的一個細節引起了考古學者的注意。
 
這座唐代古墓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品,墓主安菩是出自安國的貴族,后來在唐朝當官。
 
安菩死后只帶了一件隨身物品,那就是他手中緊握的羅馬金幣。
 
整座墓是獨特的坐南朝北格局。這名來自今哈薩克斯坦一帶的胡人,似乎至死都在眺望遠方的故鄉,他手中握著的羅馬金幣,代表對西域的想念。


在“世界遺產名錄”中,洛陽,是中國第一座同時列入大運河與絲綢之路兩個世界遺產的城市。
 
漢唐盛世,沙漠駝鈴聲聲,使者、商旅、僧人、工匠等,經過古絲綢之路,到達洛陽,帶來西域特色的文化,也傾倒于神都的魅力之下。
 
東漢明帝時,有一天,皇帝夢見一個全身金色的人,在殿前飛繞而行。
 
大臣告訴他,在遙遠的西方有類似的傳說。
 
漢明帝聽罷大喜,派中郎將蔡愔、博士秦景等向西而行。在西域,蔡愔一行遇到了天竺僧人迦攝摩騰與竺法蘭,抄得佛經四十二章,并邀請兩位高僧前往大漢都城洛陽傳授佛法。
 
永平十年(67年),蔡愔一行陪同迦攝摩騰、竺法蘭跋山涉水,用白馬馱著佛經回到洛陽。
 
漢明帝為此在洛陽修建了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這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被尊為“祖庭”、“釋源”。

曹魏甘露五年(260年),一個名叫朱士行的人在京城白馬寺受戒出家,取法號“八戒”,他成了歷史記載的第一個正式受戒的漢人。
 
佛教來到洛陽,已經融入中華文明,變得中國化。
 
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時期的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古關“伊闕”,見證了西域佛像傳入后,與中原藝術的融合,斷斷續續開鑿400多年,現存佛像10萬余尊,形成橫跨兩山的壯麗石窟群。
 
武則天還是皇后時,丈夫唐高宗以她的形象在龍門石窟造了一尊佛像,武后還為此捐助了兩萬貫胭脂錢。
 
這尊佛像高達17.14米,臉龐圓潤,慈眉善目,帶著神秘微笑,據說是武則天四十多歲時容貌的再現。此即洛陽龍門石窟最著名的象征——“盧舍那大佛”。

洛陽,也是道家的發源地。
 
公元前6世紀,孔子從魯國風塵仆仆地來到洛陽東周王城,考察周朝的禮樂制度。
 
《史記》記載,孔子在洛陽與管理周朝圖書典籍的老子有過一次會面,并虛心地向老子求教。
 
后來,孔子對弟子說:“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也!”
 
老子在東周當了大半輩子的“圖書管理員”(守藏史),后來辭官歸隱,西出洛陽,騎著青牛,一路來到函谷關下。
 
關令尹喜也是個好學的人,他得知老子即將隱退,請他著書留作紀念。老子就在函谷關留下五千余言的《道德經》,交給尹喜,從此出關,無蹤無跡。
 
洛陽老君山上,至今還流傳著老子修道的故事。
 

北宋時期,以洛陽為西京,也用來安置朝廷黨爭的失敗者和閑散官員,使洛陽成為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不少文人學士云集于此,著書立說。
 
位居相位的趙普、呂蒙正、富弼、司馬光等都曾長期在此居住。司馬光正是在洛陽期間,完成了《資治通鑒》的編撰。
 
宋代大儒邵雍、“二程”(程頤、程顥)等在洛陽講學,他們開創的學派,被稱為“洛學”,深刻影響了此后數百年封建王朝的官方哲學。
 
洛陽,還有無數象征中華文明的印記。
 
“武圣”關羽在民間以忠義聞名。相傳,他當年被孫吳所害后,首級被裝在木匣送到洛陽,葬于今洛陽老城南的關林。
 
后來,關林經過歷代擴建,成為名聞天下的關公祠廟,昭示著傳說中關羽的大義。

近代以后,辛亥革命元老張鈁隱居洛陽鐵門鎮,收集唐代墓志千余片,于亂世之中堅守洛陽文化根脈,后建成中國著名的墓志銘博物館——千唐志齋。
 

遍布海內外的客家人,也可在洛陽找尋原鄉。在洛陽偃師北部虎口山公園南麓,依山建有一座“中原客家先民首次南遷出發圣地紀念碑”。
 
自西晉永嘉之亂起,客家人從中原南下,開始了多次大規模人口遷徙,但始終公認“根在河洛”。
 
如今,南方各地客家人的堂前仍有不少掛著“河洛先聲”的祖訓。

 
04

沉默的神都

 

如今的洛陽,是一座慢半拍的城市,即便在旅游城市中,也不是名聲最響亮的IP。
 
2020年,洛陽GDP為5130億元,總體上穩步增長,排在全國40多名,與山東臨沂、浙江臺州、湖北襄陽在同一水平,僅僅是普通的三線城市。
 
洛陽的心情,有時就像西工區的王城路,天天堵得慌;洛陽的理想,就像310國道,總有大車擋在前面,就看你敢不敢超車;洛陽的事業,就像這座城市規劃多年的地鐵,總算剛剛起步。

建國之初,洛陽也在第一批“共和國長子”中,敢闖敢拼,有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洛陽礦山機器廠、洛陽熱電廠、河南柴油機廠等重工業大廠。
 
洛陽東方紅拖拉機

時至今日,除了“旅游城市”之外,洛陽最重要的標簽就是“工業城市”,在河南,其工業實力僅次于省會鄭州。

洛陽老了,可也有朝氣蓬勃的一面。

盡管現在只是一座看似平平無奇的區域性城市,但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古都。

正如宋代司馬光所說:“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span>

來到這樣一座幾經興衰的千年古都,還有什么想不開、看不透、放不下的呢?

世事滄桑如邙山上的白云,翻來覆去,唯有神都洛陽,永恒不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唯一的“神都”,如今淪為三線城市
洛陽究竟是幾朝古都?
試論古代城市與河流的關系——以古都洛陽為例
一城閱千年|洛陽,我該怎么稱呼你?
千年帝都洛陽是怎樣衰落的?
洛陽為什么會成為千年帝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修水县| 乌鲁木齐市| 济阳县| 左云县| 昌都县| 介休市| 遂平县| 潞城市| 乌海市| 新安县| 工布江达县| 潮州市| 沾益县| 乌苏市| 卓资县| 泰州市| 莒南县| 江油市| 汝阳县| 开江县| 南华县| 巴青县| 汝州市| 突泉县| 贵南县| 杂多县| 老河口市| 北碚区| 南川市| 澄迈县| 上林县| 沅陵县| 威海市| 东台市| 明水县| 清徐县| 巫山县| 浏阳市| 家居| 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