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十幾二十萬買臺車,不得像個祖宗一樣好好供起來?三天兩頭洗車打蠟,各種保養項目使勁兒招呼,恨不得把發動機拆開了,拿把刷子一個個氣缸刷過去!”這股執著的勁頭兒真的像極了愛情······
上面這段描述應該戳中了很多愛車一族的痛點,舉全家財力購買的物件兒可不得好好“伺候著”么,可以理解,畢竟中華民族剛剛從溫飽過渡到小康,汽車對于中國的消費者來說,更多地是彰顯身份,撐起面子的手段,其本質的工具屬性還稍顯淡薄。因此,好好地維護保養,甚至粉飾“面子”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就和人參吃多了會流鼻血一樣,有些保養項目反而會對車輛造成一定的負擔。
1.清洗油路
在質保期內,車主還是會乖乖到4S店保養,接待我們的售后會推薦很多額外的保養項目,其中就包括了油路清洗。其實這個不用經常清洗,只要你的愛車啟動正常、怠速穩定、收抬油門和換檔加速無明顯頓挫、急加速動力無明顯衰弱、短期內油耗無明顯增加等現象那就沒有必要去清洗油路。
有些車主還存在一定誤區,認為經常燃油系統能夠保證發動機動力輸出始終在線。其實并不是這樣,首先現階段的汽車工業水平沒有你想的那么不堪;其次,頻繁的清洗油路除了增加發動機損耗以及給4S店送錢之外并沒有其他功效。
2.燃油添加劑
燃油添加劑確實能使汽油燃燒更加充分,對提升燃油經濟性有一定程度的幫助。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燃油添加劑大致分三種功效。一種是清潔型,成本高,通常價格在100元以上,但是清洗作用強,見效快,效果好的產品只需一瓶即可將燃油系統中的積碳徹底清除;另一種是養護型,通常我們在加油站見到的就是這種,這一類型的添加劑成本較低,一般三四十塊錢就能買到,它能較好地抑制汽車發動機燃油進氣系統產生的沉積物。其保潔作用顯著而清洗效果弱;最后一種是能提升車輛動力的類型,這種添加劑一般我們接觸的較少,它比較適合自駕進藏或者去往偏遠山區的車主使用,可以短期內解決目的地油品較差的問題。其實不管是哪種燃油添加劑都得講究適可而止,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因為貪便宜去購買三無產品,使用劣質產品非但起不到清洗的效果,還會加速積碳的形成,甚至對發動機本身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3.機油
機油之于發動機,就像血液之于人類。人類之所以能夠維持日常活動,很大程度依賴于血液將氧氣和營養物質傳輸到身體的各個角落;同樣地,機油在發動機內部起到了潤滑、清潔和散熱的功能,是后者能夠保持活力的最強輔助。有些車主愛車心切,為了讓發動機“永葆青春”,頻繁更換機油,其實大可不必。一般的礦物機油可以每5000公里就換一次,全合成機油更是可以推遲到8000或者10000公里更換。尤其是全合成機油,5000公里左右才剛剛進入最佳的工作狀態,如果太早更換,反而會對發動機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4.打蠟
其實車輛在出廠之前都會被涂上一層清漆,它除了能使油漆面閃閃發亮外,對底漆面漆都有相當好的保護作用。一些上了年紀的老車由于常年暴露在外,受風雨侵蝕,清漆保護層會逐漸消退,打蠟可以助其容光煥發。但一年內的新車就不適合打蠟了,因為有很多洗車店會選擇含堿性研磨劑的蠟,這種蠟使用后的效果雖然很好,但因為車本身外漆被磨損了一部分,加上蠟是含堿性的,多來幾次清漆層就會消耗殆盡了,你的愛車等于提前步入漆面加速老化的階段。所以打蠟完全沒必要過于頻繁,老車一般在雨季來臨前以及入冬前給愛車上一次蠟就行了。
5.編輯觀點:
汽車“三分修七分養”,作為普通人能夠接觸到的,結構最復雜的工業產品,后期體貼周到的維護保養是確保它能夠更好地為我們服務的基礎。但如果為此投入的財力和精力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那不免有些本末倒置了。畢竟以咱們普通人所在的消費層級來說,汽車于我們的意義就是一種通勤/運載工具,是要服務于我們的,除此之外很難再給它貼上更高階的標簽。既然是工具,那么確保它足夠可靠、安全以及經濟就可以了。
(圖片來自網絡)
真會玩車/撰稿:譚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