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喜歡吃酸菜魚嗎?不可能吧?其實,還真的有。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卻是讓人扼腕嘆息。
因為第一次吃到的酸菜魚不正宗,不對味,以為它就是這樣的平平無奇,無滋無味,于是,從此對酸菜魚失去了想象。
但真實的情況卻是,在魚的各類做法中,酸菜魚可以說是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做法,本身兼具了色香味,還能讓吃的人越吃越上癮,越吃越開胃。
所以,怎么做好一道酸菜魚,也是有講究的,下面一起來看看該怎么做出一道好吃又美味的酸菜魚,讓吃到人久久也忘不了它的味。
【原料】
鱸魚、酸菜、酸梅汁、胡椒粉、鹽、雞精、清油、姜蒜蔥、香菜、花椒、泡椒、雞蛋
【做法】
1、魚肉的處理:
鱸魚處理好,取出魚肉,然后斜刀片成蝴蝶瓣般的魚片,片狀盡量大一些,但不要太厚,厚度在2毫米即可,大小要均勻,這樣能保證下鍋后,能同一時間成熟。
接著把片好的魚肉放入清水中,用手輕輕抓洗,中途多換幾次水,換到洗魚肉的水能比較清澈,則可撈出魚片備用。
同時,撈出魚片的時候,用雙手合起輕輕擠出魚片中的水分,用力不要 太大,省得把魚肉擠爛了。
剩下的魚頭和魚脊骨砍成小塊后,同樣沖洗幾遍清水,然后瀝干備用。
把魚片放入盆中,往魚片中加入適量的鹽(比平時做菜少一點的鹽就行,不能太少,不然不入味),以及雞粉,然后用五指輕輕抓著魚肉,順著一個方向快速旋轉3到5分鐘,旋轉到魚肉起了膠質。
接著往魚片上撒上幾茶勺胡椒粉,然后繼續旋轉魚肉,讓魚肉均勻裹上胡椒粉的香味,同時胡椒粉也能給魚肉去去腥。
然后再淋入一個雞蛋清(不要蛋黃那種),繼續旋轉魚肉,讓魚肉均勻地裹上蛋清,這樣能讓做出來的魚肉吃起來更加的嫩滑。
繼續給魚肉淋上少許清油,用手均勻抹勻,封一下表面,別讓表面的魚肉因為長時間的暴露在空氣中變干了。
最后放冰箱冷藏,腌制15分鐘以上。
魚頭魚骨同樣撒點鹽、胡椒粉,攪拌均勻后,和魚肉一樣放冰箱冷藏腌制。
2、配菜的處理
酸菜地清洗要盡心一些,因為洗不干凈的話,容易吃到沙子。酸菜葉一瓣瓣撕下來后,一瓣瓣在清水充分展開,蕩漾掉雜質和砂子,然后撈出擠干水分。
把酸菜葉順著一個方向擺好,用刀每隔7、8毫米切一刀,備用
姜切絲,大蒜切末,小蔥切成蔥花,香菜洗凈切段,泡椒切成粒。
3、制作
把鍋燒熱,熱到將要冒煙,加入兩大勺清油,用鏟勺旋轉油把鍋潤一下,等油也將要冒煙的時候,倒出后,再往鍋中倒入兩大勺清油。
為了防止被熱油濺到手受傷,我們從鍋邊開始慢慢地滑入魚頭魚骨,等魚頭魚骨全部放入后,先不動它,讓它煎上90秒左右,等魚頭魚骨底面微微發焦,并且定型后,再用炒勺翻動魚頭魚骨,繼續煎制另一面。
魚頭魚骨兩面煎好,盛出備用。
當然,如果怕粘鍋,又嫌麻煩,可以直接用寬油,把魚頭魚骨直接炸一遍,這樣能省事不少,就是費油,很費油。
煎好魚頭魚骨的炒鍋中,看油量是否夠多,沒問題的話,就繼續加入些許姜絲和蒜末,炒香,再倒入酸菜,大火翻炒,炒到能清楚地聞到酸菜那股酸爽的酸味,就可以往炒鍋倒入開水了。
開水的量要一次加足,因為待會熬煮后蒸發和被食材吸收,水量會少很多,不加足的話,怕待會剩下的湯水沒不過魚肉,影響魚肉的品質。
開水倒好,把剛剛煎過的魚頭魚骨也加進去熬煮,然后調味,加入適量的酸梅汁,鹽和雞粉,這里需要說明一下,因為酸梅汁是有咸度的,所以鹽的用量要根據酸梅汁的量來決定,不要太多,省得把湯汁弄得太咸了。
大火把酸菜湯煮開后,繼續熬煮8分鐘左右,盡量把湯汁熬到發白發濃。
湯汁熬煮好,用網勺把里面的材料全部撈出來,要撈得干凈一些。然后把這些材料都放到盆里,作為墊底。
湯汁重新煮開后,火候關小,然后用手把腌制好的魚片盡量一片片打開,輕輕放入湯汁里。
魚片放完,開猛火,此時先不要用鍋鏟去動魚肉,這樣做是為了怕裹在魚肉表面的膠質和蛋清在未成熟、成型的時候被鍋鏟碰散了。
接著,等待湯汁開始有沸騰的跡象后,再用鍋鏟從魚片上面往下壓一壓魚片,讓魚肉受熱均勻一些。
最后,把蒸鍋端起,倒入剛剛盛放撈出的墊底食材的盆中。
最后一步是關鍵中的關鍵,做到這里,酸菜魚的香味是內蘊的,還需要熱油的激發和一些配菜來點綴。
在裝酸菜魚的盆中央撒上幾把蒜末和蔥花
炒鍋中加入兩大勺清油,燒到冒煙,用勺子舀起,抓一把花椒,撒入舀著熱油的勺中,然后淋到蒜末和蔥花上,多淋幾次,最后在上面撒點香菜點綴。
這樣,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酸菜魚就做好了,一眼望去,外形美倫美觀,晶瑩潔白的魚肉上點綴著翠綠的香菜,一顆顆花椒點綴中又散發著絲絲的麻香,吃起來魚肉Q彈,一絲絲的酸味中咸淡適中,湯汁吹去表層的浮油,喝起來又是酸爽又是醇厚。
一般來講,黑魚是比較合適的,價格適中,出肉率也比較高,還不含小刺。
所以很多餐館都會選擇黑魚作為做酸菜魚的主要魚類,但如果是自家吃的話,黑魚就有些不夠看了,因為黑魚的魚肉中土腥味算是比較重的。
而草魚,則是比較實惠的,價格便宜,肉也多,不過小刺不少,小孩子吃比較危險。而且草魚要說好吃的話,還得是大草魚,肉質比較緊實Q彈,不軟糯,但大草魚貴,我這邊5斤以上的大草魚,一斤要賣到13元以上。
而鱸魚來做酸菜魚,則是我吃過的酸菜魚中,肉質最佳的,不僅無小刺,肉質Q彈,無土腥味,吃起來還有一股鮮甜味,不過,出肉率低和價格偏高是硬傷,如果做酸菜魚要用鱸魚的話,得多買幾條,以保證肉量。
2、為什么做出來的酸菜魚總是不夠酸?
做出來的酸菜魚如果吃起來不夠酸,那將會是一大敗筆,畢竟這道菜最主要的就是其中的酸味開道,開胃,打開味蕾,才讓很多人吃起來欲罷不能。這其中,原因能總結出兩個。
①酸菜沒炒出味來
酸菜魚中的酸味,一般來講,是源自于酸菜,而酸菜的酸味想要激發出來,是有技巧。
它需要通過高溫的激發,也就是上面【炒制酸菜】這個步驟,通過熱油的高溫,把酸菜炒干炒香,炒出酸味,之后再加開水,讓這股酸香味融于湯中,最后再融入魚肉中。
②原材料的酸度不夠
另外,如果購買的酸菜本身的酸度不夠,這樣就需要我們認為地給酸菜魚這道菜增加一些酸度出來。
條件允許的話,加入自制的又酸又咸的酸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僅增加了酸味,也增加了風味,不過如果沒有的話,用普通的酸梅汁也可以,再沒有,直接用白醋也行。
3、為什么做出來的酸菜魚感覺吃起來沒味?
這個就要提到百味之王的鹽了,任何食材,甭管它本身多鮮美,做出來多么的焦香饞人,只要是缺少了鹽,咸度不夠,那它一定會讓人覺得寡淡無味。
這也是一開始在腌制魚肉的時候,特別提到的要加鹽,要加的只是比平時炒菜時少一點點的鹽。
在這里,鹽的加入,不僅僅是為了讓魚肉充分起膠質,還是為了讓魚肉有了底味,有一定的咸度,也就是入味。
4、為什么有的酸菜魚吃起來腥味很重?
①原材料的問題
用的魚可能是黑魚等等這一類魚腥味比較重的魚,又或者是一些不是很新鮮的凍魚肉,這樣的食材做出來的魚肉,效果可想而知。
②清洗不夠干凈
在【魚肉的處理】中“清洗”這一步,其實也是非常關鍵的,魚腥味是魚類本身自帶的,魚肉片好后,一開始摸上去那黏黏的滑滑的一層,其實就是魚腥味的來源,通過用水清洗,融于水,水則會變得朦朧渾濁發白,等清洗幾遍后,清水不渾濁,魚腥味也就去除的差不多了。
酸菜魚是一道非常美味饞人的美食,做法相對來說,不難!但想要做好,關鍵點還是挺多的,希望這一片酸菜魚的詳細講解,能讓更多喜歡吃酸菜魚的朋友學會做酸菜魚,然后在家里為家人展現大廚的一面,面子上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