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買房潛規則:多簽一個字,竟然損失幾十萬!
現在二手房的交易信息,已經基本都被中介壟斷,所以買賣二手房只能找中介進行。
那么,在中介帶你去看房,或者業主委托中介去買房的時候,都會遇到一些所謂的行業潛規則,這些潛規則會遇到什么樣的陷阱?
看房買房:可怕的潛規則
下面這個真實案例可以告訴你潛規則有多可怕!
有個客戶之前想買房,找了一個中介公司,也說明了他的需求,中介很負責,幫他找了幾套房。當時已經晚上十點了還帶他去看房,客戶非常感動,中介人員也很認真地跟他講解房子、戶型、小區環境等等情況,工作非常到位。
看完房走的時候,中介的工作人員就跟客戶聊了起來:
“大姐,這房子看得行不行,不行的話再帶您去看一看我們公司剛上線的一批新房。”
“還行,我回家再和我家人再商量商量,不過這房子價格,咱們再砍砍吧。”
“砍砍可以,沒問題,就是我這兒有一份看房確認單需要您簽個字。”
“什么看房確認單,你們中介還有這個東西?”
“就是證明我帶您看的房,沒別的意思,沒事。”
“哦,反正你大晚上帶我看房挺不容易,那我就簽一個唄。”
“好,謝謝大姐,謝謝大姐,來,簽字……”
之后這個客戶又到別的中介公司去看房,當然還是相中了之前看的那套,并且在另外一個中介公司促成下,和業主簽訂了房屋合同。
因為這個中介公司給業主談的合同價比原來的低了二十萬,她覺得很合適,所以選擇了在這個中介公司簽合同。
這個客戶就把定金和中介費一交,開始履行合同了。可是,沒過半個月,她就收到了法院的傳票。怎么回事?
原來一開始帶她看房的那個中介公司,拿著她簽字的看房確認單要她支付20萬元的中介費,理由是這套房是他們介紹的,所以要付費。
之后這個客戶找了律師來進行代理,雖然律師據理力爭,但是最后還是酌情判決客戶給中介公司賠償了兩萬元的信息費和中介費。
雖然是從20萬元的中介費變成了2萬,只賠付了10%,但是這個客戶還是覺得很冤,大家都覺得冤。
沒在他那里買房,為什么還要付中介費?
看房確認單有多坑?
之前客戶簽了一個叫看房確認單的東西,所以平白多掏了一份中介費。這個看房確認單到底是什么?
看房確認單,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某個中介公司帶客戶看了什么樣的房子,就是這么簡單的東西。
但是看房確認單的旁邊或者背面一般都會有些小字,很多保險合同、銀行合同,只要是告知的要承擔責任的都有這些“優秀”的習慣,那些字一般都看不見,要拿放大鏡。
看房確認單邊上或者背面一般都有小字,寫著傭金多少錢,簽了看房確認單就表示中介方給客戶提供了服務。
所以如果簽了看房確認單,就表示認可中介公司帶你看房付出了勞動,同時給你提供了信息,那么他就有向你索取中介費的依據了。因為中介費其實就是一個信息費,最后不管是否是從他那里簽的合同,都有可能要付費。
看房確認單就是那個客戶要付兩份中介費的原因,所以看房確認單能簽嗎?當然不能簽。
有人會覺得,中介也付出勞動了,付費很正常啊。可是,中介公司只是帶你看了房,價格付款條件都沒確定,房門都沒見到,都沒確定要買,為什么要給中介錢?當然不想給。
總結起來一句話,對于買房人來說,中介帶你看房子,沒問題,但是在正式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和中介合同之前,什么東西都不要簽,都不能簽。簽了就會像那個客戶一樣,要交雙份中介費。
簽了看房確認單怎么辦?
如果已經簽了看房確認單,一定要保留好和簽了看房確認單公司的溝通記錄。因為如果沒有通過中介買房,一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他沒給你找到客戶,要么是價格沒談好。
所以一定要保留這些證據,證明他沒有給你找業主談成合同,沒達到實際成交的程度,或者說他談的價格比別的地方高,那么這樣就不用怕他找你要中介費了。因為這個是事實已經確定了,他沒有提供足夠可以簽約的信息。
看房確認單是買家在找中介看房的時候容易遇到的陷阱。作為業主,出售房屋的時候容易遇到什么陷阱呢?
有一個東西叫“房源獨家委托協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地方不一樣,主要內容是業主將出售的房屋信息獨家委托給某個中介公司,只能由這家中介公司出售房源的房源發布形式。
這個中介公司一般會支付一定的費用給業主,通俗點說就是 ,你要賣房,中介公司會給你一筆錢,一般是1000或者2000元,把這個房只能交給這家中介公司賣。
當然,中介公司會給你承諾,最少能賣幾百萬,再加上一個期限,1-3個月。也就是他給你錢,你只能放在他這里賣。
這時有些精明的業主,心里的小算盤就噼里啪啦打起來了,賣個房子,房子還沒賣出去,先收個錢吃一度,挺不錯,反正沒損失房還沒賣,更別說他還承諾給賣高價呢。
于是就簽了這個“房源獨家委托協議”,這就是典型的賺小錢吃大虧。
為什么這么說?光想著能拿1000塊錢,卻沒算自己損失了什么。損失了什么?損失大了!時間多寶貴,在這期間損失了多少客戶的機會,機會成本算了嗎?
而且在簽房源委托協議的這段期間,你是不能再把房子通過其他中介公司賣的,否則就要賠給這個中介公司一大筆中介費。
賠的錢不是中介公司給你的一兩千,而是賠中介費,中介費一般都是幾萬以上。所以收也就收了1000塊,賠反而要賠幾萬,而且不能在別的地方賣,意味著如果這家中介公司比較菜,或者運氣不好,那么這套房子賣不出去,你只能干瞪眼。
所以這個房源獨家委托協議不能簽,太不劃算了。一套500萬的房子三個月時間價值就值一千塊?三個月都能漲100萬了,更別說萬一違約還得賠幾萬。
綜合上面的兩種情況,當然也不排除以后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的潛規則,總結出一條經驗:在找客戶或者業主簽訂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之前,什么字都不要簽,什么新鮮玩意兒都不要嘗試。
甭管中介說的有多好,抓住一個根本:除了正式簽合同付款之外,什么都別認。
有句老話,別人是專業的,別拿你的愛好去挑戰別人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