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好比一臺精密的“儀器”。
血管,就是連接各個零件的“樞紐”,輸送營養、排出廢物。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血管的健康程度,就是人長壽的標志。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老化”“變硬”,漸漸被堵塞。
尤其是,40歲后,血管健康,會出現嚴重“惡化”。
一方面,隨著年齡增長,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堆積過多,會淤積在血管壁上阻塞血管。
一方面,多年的不良習慣,如高油、高鹽、高脂飲食,抽煙、不運動等等,加速血管阻塞。
一旦,血管堵,則百病生,難長壽。
因此,40歲后,更要格外注意保護血管,減少血管堵塞。
40歲后,不想血管堵,少碰三物
1、少碰高糖食物
代表食物:奶油蛋糕、糖果、點心等。
過多的糖分,被攝入到體內,容易導致肥胖,增加心血管堵塞的危險。
此外,還會擾亂膽固醇,導致血管收縮,增加血管壓力,易堵塞血管。
2、高脂肪食物
代表食物:炸雞腿、肥肉、臘肉等。
這類食物,含有較多的脂肪,易加重血脂高、血粘稠,還易附著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易形成“斑塊”,堵塞血管。
3、高膽固醇食物
代表食物:動物內臟、蛋黃、魚籽、蟹黃等。
攝入過多膽固醇,會變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易形成斑塊,堵塞血管,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殺手”。
多動四處,血管通暢,更長壽
1、動手,轉手腕
活動手腕,可通經活絡,幫助疏通血管,助力血管健康。
2、動腳,踝泵練習
勾起腳尖,使腳尖朝向自己,至最大位置時保持5~10秒,慢慢放下。
繃起腳尖,盡力使腳尖朝下,至最大位置時保持5~10秒,慢慢放下。
3、動腿,多走路
踮腳走100步后,平地走100步,交替循環5組以上。
4、動脖子,多拉伸
經常活動脖子,有助于頸部血管健康。
可點點頭,拉伸頸部,每次做30-50下即可。
養護血管,還要做好這幾點:
1、多喝水,常飲茶,通血管
白開水,淡茶水,是血液最好的稀釋劑。
早起一杯白開水,可助力血管通暢,預防血粘稠,防止血栓堵塞血管。
此外,睡覺前,起夜時,最好也都喝一小杯溫開水。
這段時間,血液最易粘稠,喝點水,可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
2、補充有益物質
巧吃蘇-梵-莓,補充清血液成分,減少血栓形成:
它富含槲皮素、綠原酸、花青素,被稱為'血管清道夫'。
研究發現,槲皮素、綠原酸、花青素是目前人們嚴重缺乏的微量元素,會誘發慢性血管病。
它們進入人體內可以打開并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油脂含量,軟化血管,清除自由基,從而達到調血脂、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3、戒煙、限酒,不熬夜
吸煙傷血管,十年難修復。
長期吸煙,易使血管內皮出現裂隙,造成全身血管老化、內膜增厚、斑塊形成,狹窄,甚至出現血栓。
所以,想要減少血管堵塞,一定要戒煙,越早越好。
喝酒,會導致血壓升高,給血管增加壓力,不利于血管健康。
尤其是,喜歡喝啤酒的人,還容易導致肥胖,大大不利于血管健康。
長時間熬夜,體內會分泌大量的激素。
而激素會讓血管收縮,會阻礙血液流動,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導致血管堵塞。
4、不久坐,常運動,不懶惰
長時間坐著,人體代謝就會降低,從而導致血液流速變慢,容易血粘稠,形成血栓,危害健康。
尤其是,高血脂的人,久坐危害更大。
一定要注意,盡量少久坐,每坐下1小時,最好起來活動5分鐘。
多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管彈性。
每天堅持30分鐘的快速走,是不錯的選擇。
快走,有助于增強肌肉耐力,增加血管彈性,保護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