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貸款都正常還款的,信用卡也沒有什么欠款,為什么申請還是被拒絕了?”
我們平時經常會聽到如此抱怨,而作為業務員每次也很苦惱,辛辛苦苦拉來的客戶,工作情況也很正常、自我感覺信用方面一直不錯,但就是沒有辦法通過審核。問題會出在什么地方呢?其實,雖然客戶的征信記錄表面沒有任何逾期,但是審批的“老司機”們,總是能夠通過征信信息的解讀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從而做出不同于前端人員的分析和判斷。今天小遠就帶大家用后臺審批人員的視角,一起看看信用報告。
信用報告類型
目前從客戶層面可獲取的人民銀行的個人信用報告主要有兩種形式:
A、通過人行網站查詢得到的“簡版”征信,通常涵蓋內容比較簡單、缺少具體明細信息。大概就是長成下面這個樣子的。
B、另一種是相對比較詳細和專業的“詳版”征信報告。如果需要查詢,可以前往當地人民銀行辦事處或商業銀行柜臺咨詢辦理。線下一年可以查詢兩次,超過需要付費25元/次。目前金融機構查詢和使用的是銀行版征信報告,具體內容形式和本人查詢的“詳版”相差不多。“詳版”的征信報告和“簡版”相比,具體區別的信息可以參加下表。
為什么需要查詢征信
首先,查看申請人的基本信息。申請人的征信報告中是否登記有個人基本信息與歷史信貸交易情況。沒有信用報告的客戶,我們一般俗稱“白戶”。相對而言銀行貸款最看重的是申請人綜合資質和個人信用。但如果申請人是白戶,對銀行而言是不太清楚客戶的“前塵往事”,所以審批也相對會比較謹慎。
其次,查看申請人信用情況。申請人歷史信貸的交易情況如何、信用記錄好不好、有沒有什么負面信息,比如申請人名下信用卡、貸款有沒有嚴重的逾期欠款記錄,是否是涉及到大額的訴訟記錄乃至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不同的貸款產品,對申請人的信用記錄情況,也有不同的要求。
最后,評估申請人負債及償付能力。看看申請人的負債規模是否合理,償付能力與核定的申請人收入還款能力是否匹配,短期負債規模是否有過度增長、未來現金流斷裂的幾率幾何等等。
如何解讀征信
個人信息
報告首頁有兩個時間需要注意一下:(1)查詢時間,是指系統收到查詢操作員提出查詢申請的時間;(2)報告時間,是指在系統收到查詢申請后,生成您的信用報告的時間。
個人信息欄目記錄了申請人基本的身份信息,比如婚姻情況、聯系號碼、配偶信息,居住地址信息是否一致,工作單位信息是否與申請人申請信息一致、職業發展是否具有連貫性、歷史工作信息是否行業跨度過大。通過與申請人提交申請信息的比對,可以大致判斷申請人家庭。
信息概要
信息概要記錄了申請人名下貸款和貸記卡(信用卡)的數量、額度和逾期情況的綜述。申請人的負債水平,包括未結清貸款額度、信用卡透支情況等,是銀行審查貸款申請人的重要內容。
在未結清貸款信息匯總中,我們可以看到申請人名下未結清住房貸款和其他貸款的賬戶數量,未結清貸款總授信額度、未結清余額以及最近6個月平均應還款金額。如果客戶貸款余額占總授信額度比較較高(到期一次性還本貸款除外),則大部分的貸款是新增貸款,最近6個月平均應還款金額與核定收入的比重越高,則說明申請人貸款負擔越重。
信貸交易信息記錄
信貸交易信息欄目,記錄了申請人具體貸款和信用卡的交易還款記錄,對于其中出現的一些常見數字和符號,含義如下:
在貸款記錄中,記錄了每一筆未結清貸款兩年之內的還款情況。除了關注貸款是否出現不良記錄之外,貸款的發放機構(商業銀行、信托公司or金融租賃公司)、發放時間(新增大額貸款是不是客戶用于首付貸)、還款方式(月供還是到期一次性還本)、類型(房貸、車貸or消費貸等)、擔保方式(抵押類,抵押物是什么,是否側面反應客戶實力;擔保類,誰是擔保人等等)、期限(什么時候到期,會不會對客戶貸前借款產生影響)也需要仔細分析。
公共信息明細
公共信息明細欄目,包含了申請人5年內的欠稅記錄(常見個體工商戶或私營業主)、民事判決記錄、強制執行記錄、行政處罰記錄及電信欠費記錄,同時條件比較好的優質客戶也會有住房公積金和養老金繳存記錄。
通過上面的解讀,相信大家對征信報告會有更多的理解。從2003年最高法院建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限制“老賴”們出行、消費和子女就學的行為,中國信用社會的建設力度在不斷加大、體系也在不斷完善。云翔瀚遠作為信息推介平臺,在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差異化金融資產推介信息的同時,也助力全民征信體系的建立,讓誠信深入人心,讓失信“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