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放假,我和單位幾位同事姐妹去游玩,散散步,鍛煉一下身體。
老公太忙,我就把女兒帶在身邊去公園玩。一路上一會讓我抱著,一會讓我背著,累得我腰酸背痛。
“你幾歲啦,媽媽肚子里有小寶寶,別累著媽媽,過來阿姨抱抱你吧?!币晃唤憬阈χf。
“我4歲半了,媽媽才不怕累,就不讓你抱。”女兒撅著小嘴說。
“媽媽怎么不怕累呢?你看都快走不動啦?!?/span>
“就不讓你抱,媽媽能背70袋玉米上樓,比你們都厲害,就不怕累?!?/span>
“我不信,來吧,幾位阿姨一起抱抱你,讓你媽媽歇一會兒?!?/span>
“你要信,媽媽小時候就能把姥娘家里的70袋玉米全背到房頂上曬太陽,只用半天。爸爸說媽媽小時候就累傻啦,再也不知道累。”
同事們哈哈大笑,我突然感覺挺無語,這才多大的孩子呀,這就記事兒了?
“那你媽媽是超人,還聰明伶俐,你要疼媽媽呀,下來吧,別累壞了媽媽?!?/span>
“我不,爸爸說媽媽是青銅,腦袋生銹,榆木疙瘩,爸爸才是王者大神……”
“呦,這孩子的詞匯從哪學的?”
大家又是一陣哈哈大笑,我更詫異,女兒咋就這么記事兒了呢?我4歲多的時候,壓根就不怎么記事。
前幾天老公打了個比喻,說我的投資水平是青銅級別,靠運氣賺錢,靠實力虧錢。不提起這事兒,我自己都快忘了,沒想到女兒還記得那些話……
“你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
“我最喜歡爸爸,你們別看媽媽脾氣好,她兇起來能翻了天,還小心眼,可兇啦,把爸爸都變成了青銅……”
我的天呀,我和老公聊天的內容竟然都被女兒記住了。
真的是挺無語的,以后不能再低估孩子了。當然也挺高興,表達能力完全就不像4歲多的孩子,這是我沒料到的。
大家走走聊聊,女兒終于下來跑了。
回來之前大家一起吃飯,在大家鼓勵下,女兒還背了三字經中的一段,以及十幾首唐詩,一氣呵成。
大家說我抓得太嚴了,孩子那么小就讓她背那么多東西,應該讓她休息。
其實,我還真沒嚴加管教過,這都是幼兒園學來的。
去年我倒是真打算過讓女兒多背點古典哲言,學習一下傳統文化。畢竟大家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我也是這么想的。
可是老公反對,小孩就要讓她玩,使勁玩。
老公說:“你想想你自己再說,你這么大的時候,你認識幾個字?你會寫阿拉伯數字嗎,更別說什么國學了?反正我這么大的時候就只會玩泥巴,還不知道從哪弄來的泥巴,你小時候的條件比孩子差了一個宇宙……”
雖然很夸張,可這就是一個很現實的例子。什么年齡做什么事情,興趣應該慢慢自我發現,而不是強力引導。
真是那塊料,稍微一引導就可以。若不是那塊料,強力的束縛反而會壓制其它天賦。
大家說這種態度是對的,如果我不這么溺愛會更好。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了,這么大了就不能抱,要讓她知道別人也辛苦。
這也算是個道理吧,老公早就說不能慣著孩子,可我舍不得呀。
看來以后得改,不聽話就好好教訓,就像我小時候經常被媽媽劈頭蓋臉訓斥一樣,不小心打碎一個碗,就感覺天塌了。
實在想不到,女兒竟然覺得我兇。
我感覺得寫篇日志,記錄下來,提醒自己,不能慣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