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五大電力公司集體喊巨虧真相

五大電力公司集體喊巨虧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1日 10:28  證券市場周刊微博

  又到年末,五大電力集團火電業務集體虧損聲再次響起,而市場關于電價上調的“慣性猜測”再次彌漫。

  發改委價格司電力價格處一位官員近日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長遠來看,電價肯定要上調,但是具體何時并不清楚,而他也表示自己并不知曉是否有電價上調的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

  政府主管部門的模棱兩可,電力企業的哭窮,煤炭企業的抱屈,電網的沉默,匯成了一幅電力行業的亂象。而五大電力集團為首的電力企業是否在以虧損為名,行漲價之實?而煤炭企業是否真是電力虧損的罪魁禍首?

  舉債擴張困境

  本刊記者采訪的多位火電行業內部人士均表示,目前火電行業生存境況確實困難,不少地方火電廠瀕臨破產。

  “火電企業虧損面超過50%,資不抵債的企業在20%,除了60萬千瓦以上機組的由于煤耗低能保證微利以及離港口近的火電廠稍微具有成本優勢外,其他火電廠基本都虧損。”國網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工程師朱發根博士對記者表示。“火電行業今年陷入巨額虧損是真,但是不應該完全將原因歸結為煤炭,如果只考慮煤炭上漲、人員工資上漲,火電廠并不會虧錢。”

  據本刊記者了解,截至2011年三季度,大唐集團總共虧損了37億元,其它四大電力集團國電、華能、華電和中電投,業績同比均巨幅下滑,負債率皆84%以上。

  “五大電力集團近幾年為了快速擴張進行的高負債經營,實則在燃料成本之外,成為電力集團的另一緊箍咒。”另一位不愿具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以大唐集團為例,根據其披露的2011三季報,2011年1-9月,利潤總額-29億元,營業收入1458億元,比上年增加了12%;營業成本1344億元,比上年增加了13%;而財務費用這一項高達146億元,而2010年同期115億元,增速高達27%。也就是說財務費用增速遠遠超過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的增速。

  “今年信貸政策收緊,銀行利率普遍上調,大量依靠銀行貸款的電力企業肯定受到影響。”大唐發電(4.80,-0.01,-0.21%)(0991,HK;601991,SH)投資者關系部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而查閱報表可知,2010年大唐集團財務費用同樣高達157億元,2009年高達131億元。

  一位資深財務人士在查閱報表后表示,大唐集團2011年前三季度的銀行貸款利率大約為6%,比同期市場利率要低,但公司的財務費用仍然如此之高,可見公司的貸款額度之大。報表顯示,前三季度大唐集團短期借款416億元,長期借款3165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88%。

  據大唐集團官網上披露的數據,2006年底,裝機容量、發電量、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全員勞動生產率比2002年底組建時全部“翻一番”,實現了“四年再造一個大唐”的目標。2009年裝機容量一年實現了“三大跨越”,突破了1億千瓦大關,成為世界億千瓦級特大型發電公司;從2002年到2009年7年間共新投產發電機組7086.35萬千瓦,創造了行業公認的“大唐速度”。

  “大唐集團在2008年前后擴張期間,整合了一些效益較差的電廠,雖然整體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但按照煤價的上漲趨勢來看,卻等于背上了很大的包袱。”有業內人士這樣向本刊記者表示。

  “大唐的項目投資只是當時五大電力集團大干快上的一個縮影。”該人士稱。

  據了解,2004年開始,國內電力供應呈現缺口,加之電廠盈利較好,火電企業發電積極性高,五大電力集團開始了一輪快速擴張。

  中國電監會的數據顯示,到2010年底,五大發電集團的裝機比重從2002年的34%提升至49%,總裝機容量達到47176萬千瓦。

  但其實到2008年,電力企業設備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已經顯現出來了。

  電監會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發電量343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8%;全社會用電量342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23%,增速比上年回落9.57個百分點;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累計平均設備利用小時4677小時,同比降低了337小時。這意味著,全國有30%以上的發電機組處在停運狀態。

  電力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大小項目投資金額動輒數億,電力集團本身盈利能力不佳,只好紛紛向銀行貸款,抬高了電廠的負債率。截至今年三季度,五大電力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均超過84%。

  而除了全國范圍內四處上馬電力項目,五大電力集團為了緩解上游煤炭供應壓力,從2002年開始,掀起了一輪搶奪煤炭資源的高潮。截至2010年底,中電投控制的煤炭產能達7275萬噸,華能控制的煤炭產能為4772萬噸;大唐為1300萬噸;華電為5000萬噸。

  “目前煤炭礦業權價格處于歷史高位,加之受地方保護主義影響,電力企業拿到煤礦的成本非常高,這進一步加劇了電力企業的資金緊張。”山西一位煤炭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發電企業經營虧損,于是向銀行借款,借款后到期不能償還,則又增加新的借款來還舊賬,如此依靠銀行貸款勉強運轉。而正是因為這樣,電力企業淪為銀行的打工仔,每年光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便高達百億。

  “電力貸款在中國銀行(2.92,-0.01,-0.34%)貸款中占重要比例,”中國能源網執行副總裁韓曉平曾對媒體指出,“目前平均每年新增的發電量中,每一億千瓦發電量意味著貸款5000億元,而一個項目的還貸時間在20年-30年。”

  此外,記者查閱報表發現,電力企業畸高的財務費用和電廠的運營模式也有關系。

  據悉,部分電廠與煤炭企業的交易模式是先交預付款后拿貨,而與電網公司的交易是先賣電,后結算。由于存在時間差,預付款和應收賬款占用了電廠的大部分資金,造成資金周轉更加困難,只好進一步增加銀行貸款額度。 “辛辛苦苦干一年,基本在為銀行打工。” 上述大唐發電投資者關系部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

  大量依賴銀行借款,如果銀行上調利率,電力企業將會非常敏感。而一旦銀行出于信貸安全的考慮,不給發電企業發放貸款,發電企業將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中國民生銀行(5.83,-0.04,-0.68%)一位不具名高管告訴記者,不少電企是靠貸款維持發電,但銀行持續投錢,電企卻越虧越多,最終電力債將成為銀行的巨大黑洞。而現在銀行業對火電企業貸款實際已經比較謹慎。

  據記者了解,目前不少地方政府為了解決本地發電企業的資金問題,要求本地商業銀行給發電企業提供封閉貼息貸款,部分地區甚至不得不用劃撥土地來擔保。

  中國銀行一人士擔憂,由電力企業虧損聚集起來的風險如果不斷增大、傳遞、擴散,數額越來越大,牽涉的行業、企業越來越多,加大宏觀經濟“硬著陸”的風險。

  煤老虎和網老虎

  對于電力企業大規模舉債擴張,導致財務費用居高不下的質疑,中電投旗下一家地方電廠負責人向記者解釋,電力企業負債擴張的原因之一便是煤炭成本連年增加導致電企不得不虧損負債購煤,所以某種程度上電企的舉債擴張正是煤炭成本增加帶來的惡性循環。

  據本刊記者了解,自2003年以來,中國煤炭價格持續上漲,以最有代表性的秦皇島山西優混5500大卡煤炭價格為例,從2003年底的275元/噸已上漲到2011年10月底的850元/噸以上,累計上漲幅度超過200%,而銷售電價漲幅不到40%。

  “煤炭屬于國家的資源,煤礦企業把煤從地下挖出來,應得的應該是挖掘成本加平均利潤,但現在的事實不是這樣的,煤炭價格2002年就放開了,大量的煤炭私營企業濫采濫挖,抬高了煤價,并導致了無數的礦難,而富裕了一批煤老板;而電力企業的上網價格一直由國家控制,沒有放開。這種格局直接導致上游煤炭企業甚至是大量的私營礦主拿走了煤電產業鏈上的大部分利潤。”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博士劉富垣對記者表示。

  “下游電網事實上在產業鏈上也拿走了不合理的利潤。據我了解,電網公司當時給三峽、葛洲壩(8.70,0.02,0.23%)等發電公司的價格不到0.15元錢,電網銷售出來就變成0.30元多了。” 劉稱。

  中國電監會數據顯示,2010年,國家電網公司利潤高達450.9億元,南方電網公司利潤達101.1億元。

  據悉,我國電價構成主要由上網電價、輸配電價和銷售電價三部分組成。其中,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均通過政府調控定價,而輸配電價由電網企業自行核定,并根據電力購銷差價核定。因此,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之間的差額就是電網賺取的利潤,而輸配電價即過網費,也就是電網公司的經營成本。

  根據中國電監會發布的《2010年電力監管年度報告》,2010年,全國主要電網企業的平均銷售電價(不含政府性基金和附加)為571.44元/千千瓦時,同比增長6.95%;而匪夷所思的是其平均購電價383.89元/千千瓦時,同比增長率僅為0.05%。這意味著電價上調帶來的利潤大部分被電網吞噬了。

  與此同時,中國主要電網企業2010年輸配電成本合計42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92%。其中,折舊、職工薪酬以及其他費用分別占輸配電成本的41.64%、19.32%和27.15%。 而對于高達27.15%的其他費用,電網公司從未對外界公開過。

  此外,據電監會在《2010年電力監管年度報告》披露,部分電網企業存在重復收取過網費和網損,變相降低了發電企業上網電價的現象,同時有個別電網公司在與發電企業簽訂《購售電合同》中,存在顯失公平的合同條款。

  “由于電力運輸被兩大電網公司壟斷,電力公司受制于人,卻從來敢怒不敢言。”上述大唐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目前煤電網整個產業鏈存在利潤分配不合理,如果不理順各個環節的關系,只單純地壓價格或提價格都是笨辦法,而且治標不治本。“劉富垣對本刊記者表示。

  自我救贖

  由于五大電力集團普遍資金鏈緊張,旗下不少火電廠岌岌可危,為這些瀕臨破產的小火電尋找接盤方成為電力集團的當務之急。

  近日,中電投將旗下上市公司漳澤電力(4.52,-0.08,-1.74%)部分股權轉讓給同煤集團就正是電企這種生存現狀的寫照。

  不過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同煤集團能接手火電資產是因為地方政府從中斡旋,且山西有大量的煤炭資源。但對于其他煤炭企業來說,目前的市場條件下賣煤的收入遠高于賣電,接手火電資產的動力并不強勁。”由于主業虧損,電力集團不得不進行多元化,以其他產業板塊的收入來彌補火電的虧損。如風電、光伏發電以及金融地產等板塊。“安邦資產管理公司研究員徐杰超告訴記者。

  而截至目前,國電、大唐、華能旗下新能源板塊已經先后上市,而中電投和華電的新能源板塊也正在醞釀赴港融資。

  中電投總經理陸啟洲在2011年上半年召開的股東大會上承諾,從2010年開始中電投不搞一個沒有煤炭保障的火電項目,未來的主要投資將投向非火電項目,而對于煤化工和光伏產業,同樣會慎重。

  按其中電投發展規劃,到2020年,中電投集團水電、核電、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4000萬千瓦、1400萬千瓦和1600萬千瓦,清潔能源所占的比例將達到50%以上。

  而國電集團近幾年則大力投資風電,目前其風電裝機總容量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五。該集團規劃,到2020年公司水電、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電裝機容量將占40%以上。

  “但目前風電遭遇間歇性電源并網瓶頸,智能電網建設與風電場建設難以同步完成;國內光伏產業等同于來料加工,政策補貼還遠遠不足以拉動國內光伏市場。”徐杰超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五大電力集團向新能源轉型的難題。”

  “即使是新能源,同樣面臨發電成本過高、電價低的問題。如果電力價格形成機制不改,電力企業盈利仍然堪憂。”上述大唐集團不具名內部人士對本刊記者表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頻遇電荒
五大電力火電再虧百億 其它利潤難平窟窿
新電改將加劇火電競爭 中長期恐波及煤炭業
電價12月1日起上調 民用電暫不漲(圖)
觸底反彈:中國用電增速創五年新高
火電行業研究——華能國際電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扬州市| 和龙市| 凤庆县| 新乐市| 梨树县| 神木县| 万年县| 新安县| 炉霍县| 锦州市| 栾川县| 福建省| 汾西县| 龙海市| 冀州市| 安多县| 关岭| 舟曲县| 子洲县| 瑞昌市| 庆阳市| 施甸县| 囊谦县| 南阳市| 山东省| 平阳县| 志丹县| 建德市| 石屏县| 岗巴县| 错那县| 莱西市| 秦皇岛市| 壤塘县| 十堰市| 察隅县| 南投县| 普宁市| 吴桥县|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