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小區門口的小超市是鄰居吳娜開的,她老公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在家里開個小超市。
這天吃過晚飯后,帶兒子去散步,兒子和吳娜他們家的雙胞胎兒子女兒差不多大,兩個孩子就在門口玩起了游戲,兒子和小姑娘玩得挺開心的,就是吳娜家的兒子有些拘謹,放不開。
三個孩子玩的正高興的時候,吳娜讓女兒回家刷碗,小姑娘一臉不情愿,問媽媽這一次可以讓哥哥刷碗嗎?誰想到媽媽卻說:“你哥哥是男孩子,男孩子怎么可以刷碗呢?你一個小女孩,做點事情還不愿意了?”小姑娘憋著眼淚跑回了家。
俗話說得好:“生兒易育兒難”,大多數父母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在教育孩子這方面也會有很多的誤區。新手爸媽在孩子的教育這塊都非常頭疼,只能借鑒一些知識與老一輩的經驗,但是卻往往忽略了男孩女孩的教育方法是不一樣的!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幫助父母了解,養女有五“不”,養兒有三“不”,這樣孩子長大后才能少走彎路。
那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養女兒有哪五“不”原則:
女孩子有時候發發小脾氣是可愛,但是如果過于驕縱任性,那就是“作”了。嬌縱的女孩子一般都會被人不待見甚至是討厭,長大后,不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很難處理好人際關系。
父母平時在教育女兒的時候,一定要教會女兒控制脾氣,為了女兒的未來,萬不可過于驕縱女兒。
雖說重男輕女是封建思想,但是現在依舊有很多父母還是這樣子區別對待兒子女兒,就像開頭說的吳娜一樣,總是讓女兒做家務。也許父母并沒有感覺這樣做不對,但是這種做法會使女兒自卑心理,甚至會認為自己在這個家庭是多于的,這是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的。所以,平時父母對待孩子要平等對待。
有很多父母把女兒捧在手心中,擔心女兒遇到挫折,便將女兒從小到成人的這段路鋪的特別平整,這也就導致了女兒會強烈依賴父母,失去自我。
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也總有一天是需要自己步入社會的,不獨立的女兒在步入社會之后,遇到點事情就要尋求父母的幫助,那如果父母老去了,女兒又該怎么辦呢?所以,父母要對女兒漸漸放手,讓女兒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4、父母不可以對女兒“談性色變”
當女兒到了一定年齡之后,她會對自己身上的一些變化感到稀奇,很多父母對于孩子這方面都會非常避諱,遮遮掩掩,這樣做反而是不利于孩子發展的。
當孩子產生好奇,如果父母不給予解答,她便會通過其他情況了解,很可能會“誤入歧途”,所以,當女兒問及“性”知識的時候,父母大大方方解釋就好。
俗話說得好“窮養兒富養女”,這里說的富養并不是給女兒多少物質上的滿足,恰恰相反,富養是指在生活需求之外,精神和心靈層次的富養,讀書見識的富養。
平日里,可以多帶女兒多到外面開拓視野,增長見識,這樣寶貝女兒才不會被一些小恩小惠輕易“騙走”啊!
上面說了養女兒的五不原則,接下來說一說養兒子的三不原則,各位家長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如今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一家六個大人獨寵一個孩子,以“對孩子好”為理由,包辦孩子所有的事情。有的男孩子,因為父母的溺愛,到了七歲自己都不能獨立穿衣服。
在每次自己打算嘗試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父母總是擔心孩子會受到傷害,其實這樣是害了孩子,這樣的溺愛會使孩子變得懶惰,沒有自理能力,兒子總有一天會長大,從小在溺愛中長大的兒子,又該用什么來獨立面對生活呢?
兒子是家里的掌中寶,就算兒子自己去小賣部買一塊冷飲,有的父母都不會放心,都要“派”一個大人和孩子一起去;兒子上中學了,身邊的同學都可以自己騎車上下學,有的父母擔心發生意外,堅持每天接送;周末節假日,除非是上補習班,有的家長甚至不給兒子自己出去和朋友玩……
這就是典型的“圈養”,這樣的培養方法和養一只小綿羊一樣,不撒手,永遠在自己的可控范圍之內。但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兒子,會缺少一份男子氣概,會不夠勇敢果斷,甚至長大后依舊做不到自立。父母在平時對兒子的教育上,要嘗試放手,培養兒子的獨立性。
這里說的窮養兒子,并不是說和兒子哭窮家里的條件,不足以支撐家庭的開支,而是在保障兒子基本的生活開支的基礎上,讓兒子參與到家務活中,并體驗生活,鍛煉自己的意志力。
窮養出來的兒子一般都會是有擔當,不貪圖享樂的男子漢,這樣的孩子在社會上也會更加受歡迎吧!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一定要注意這上面的養女有五“不”,養兒有三“不”原則,這可以讓孩子少走不少彎路。當然,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關愛也是不可或缺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