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瑪麗·雪萊(Mary Shelley,1797年8月30日—1851年2月1日),英國著名小說家、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珀西·比希·雪萊的繼室,因其1818年創作了文學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或譯《科學怪人》),而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
##內容簡介:
弗蘭肯斯坦是日內瓦科學家,他因為對人類學的狂熱愛好和刻苦鉆研試驗,用尸體的殘體造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怪人。然而,當怪人動起來的那一刻,他突然受不了怪人的丑陋,把怪人丟下,逃走了。
過了一兩年,他回到家鄉,卻遭遇了不幸。他最小的弟弟被人謀害了,他知道是怪人干的,但不敢對別人坦白;因此,他們家的女仆被冤枉,受絞刑而死。
后來,怪人找到他,給他講述了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他曾試著對人類表達善意,但人類只要一看到他的模樣,就會把他趕走。他怕孤獨,他要求弗蘭肯斯坦為他造一個女性的怪人,做他的伴侶。弗蘭肯斯坦到了蘇格蘭一個偏僻的小島上做這項工作,但最后,他因為種種顧慮,將那個快完成的半成品摧毀了。怪人大怒離去,并威脅弗蘭肯斯坦,將在他新婚之夜找他。
不久,弗蘭肯斯坦發現自己的摯友被殺害。在新婚之夜,妻子被殺,他的父親也因悲傷去世。弗蘭肯斯坦發誓要除掉怪人,而怪人也有意把他引向北極。最后,在北極冰塊綿延的大海上,弗蘭肯斯坦身體衰竭而死,而根據怪人的敘述,他將在一塊廖無人煙的地方,生一堆火,將自己燒成灰燼。
##感想
弗蘭肯斯坦身上有著一般人的優點和缺點,優點是:對夢想熱情、執著,有著為人類做貢獻的精神;缺點是:自私、不負責任,不知反省。
他在制造怪人之初,被自己的狂熱所驅動,沒有想到怪人制造出來的后果;因為激情的蒙蔽,也沒有注意到怪人的不同尋常的丑陋恐怖。實際上,在他開始制造怪人時,就已經喪心病狂了!在怪人動起來后,他突然醒過來了,于是他害怕了,逃走了。之后的一段時間,他一直試圖忘掉他曾經造出過一個生物,從沒有想過怪人在哪里,怎么樣了。他毀掉怪人的伴侶時,用的是為人類考慮的理由(早怎么沒想!)。在親友接連遇害時,他悲傷憤怒,將罪過全部歸為怪人,一心想毀掉怪人。他從沒有為怪人想過,沒想過怪人也是有感情的,他所有的感情怪人全有。
至于怪人,我認為他是一個悲劇。他被人制造出來,又拋棄。他不是天性殘忍。他曾與山上的一家人為鄰,并暗中幫助他們,從他們那里學會了說話甚至讀書;他渴望與他們交朋友,但他們一見到他的樣子就瘋狂地把他打走。他曾經救過一個落水女孩,但那女孩的父親給了他一槍。與人為善的道路完全被堵住了,于是他走上了與人為惡的路。
“如果人類讓我陷入不幸之中,難道我還有必要尊敬他嗎?如果人類能和我友好相處,那么我也愿意感激涕零地報答他們對我的接受,而不是傷害他們。”
但盡管他嘗到過復仇的快感,但并沒有真正快樂。
“我惡貫滿盈,最痛苦的悔恨無時無刻不在噬咬著我的靈魂,除了一死,我還能在哪里找到安寧呢?”
他最后選擇死,“我也再不會見到太陽星辰,也無法體會到微風拂面的感覺了。視覺、觸覺以及所有的感覺都將消失,而只有這樣,我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怪人的悲劇,是由科學家的不負責任和人類的偏見造成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人類的偏見是多么不容易消除啊!
“致命的偏見蒙蔽了他們的雙眼,他們眼前明明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朋友,但他們看到的卻只是一個面目可憎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