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柴達木這一條線很火。主題很吸引人:青海秘境柴達木 · 奇絕雅丹魔幻城。這是一支專家組團的專業行攝隊伍,且全是飛手。我為其中一員實在有些忐忑。個人常常自嘲:攝影之中碼字的,碼字之中又屬攝影的。且將就混跡其間吧。此行,倒是可以填補我旅行中的一個空白。因為這個叫柴達木的地方,是被三座有名的高山山脈包圍著的高原盆地,久遠的歷史中,鮮有人涉及。祁連山,因為河西走廊,我已經過了數次;阿爾金山與昆侖山,因為多次進入新疆與西藏,也與之太多擦肩。只有這三山之間的凹地,對于我來說仍是陌生并充滿無限神秘。下圖,就是我們這次的主要活動區域。魚卡、大柴旦與德令哈曾經自駕路過,更何況德令哈曾經還有詩人海子。冷湖,到還有一些風聞,對于茫崖,特別無知;曾經對其大柴旦境內的鹽湖也很不以為然(看過太多糖水片)。希望,此行刷新我的三觀。
6月11日:第一天第一站,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6月格爾木市集合。西藏航空TV9839,15:45-18:20。
從成都飛往格爾木的班次很少,我們成都幾位朋友,順利飛達格爾木與異地朋友們會師。疫情期間,機場防疫措施很嚴格。出得機場,就被這漫天碧藍與飄飛的云所吸引。
據載:格爾木機場為4D級軍民合用支線機場,屬高原機場,海拔2482米。
這云,像火焰般放射開去……
格爾木市,隸屬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縣級市。我們今晚入住青海凱邦.瑞斯麗大酒店。
餓極的我們首先品嘗了格爾木有名的青海土火鍋。茶:紅棗茶,桌間有朋友津津有味地講本地另有一種孬茶,可惜此店沒有。地方奇特小吃:狗澆尿餅(右下),名字奇怪味道也奇怪;甜焙(下中),相當于四川的醪糟,只是更有嚼頭;阿依舍,手工酸奶有點甜但可口。那土火鍋,滿滿的肉、菜,很刺激人的食欲。以此為這一次行程的開篇,很有些曠野的快意。
7人聚吃,人均41元。真心不貴。
第二天清晨,我們匆匆離開了來不及打量的格爾木,徑直往茫崖而去。一行五車,奔馳在省道303及將與315國道相并的格茫公路。征途剛剛開始,我的思緒尚有些紛亂。我,或許并不是一個合格的攝影師,或許并不滿足于自己僅僅是一個攝影師,再或許總希望透過鏡頭能夠捕捉到攝影師通常見不到深處。大家都在說這是一個很講情懷的時代,然而情懷的實質是什么呢?這一次主要是風光攝影,透過絕地美景,呈現于眼前的難道僅僅是美景么?我們,為什么來?
6月12日:格爾木-茫崖,四百多公里(行車約6小時),晚上住茫崖花土溝鎮。
這是全程中車程最長的一天,雖然我對目的地很向往,但車行也令人疲憊。荒原感隨車行擴展,滿目的蘆葦,隨風……沙沙作響。茫崖,如首圖所示,它是青海西邊之極,素有“西大門”之稱,是通甘入疆的咽喉要道。在戈壁之間,真是茫茫無涯啊。
茫崖,地處青海省西北邊陲,柴達木盆地西緣。這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有茫崖花土溝機場,格庫鐵路青海段。
經過一個叫“臺吉乃爾部落遺址”的地方,臺吉乃爾應該是蒙古族幾百年來延續下來的一個姓,或者說是一族人。臺吉乃爾蒙古族應該與其他族落一樣,曾遭受過許多動亂和戰爭的蹂躪,因而也有過妻離子散、流落他鄉的辛酸歷史。這些歷史在戈壁之上,于歲月之中慢慢風化。車行中,很容易被忽略。
臺吉乃爾,注定將是我們此行,提得最多的一個名稱了。廢墟,也是一種文化。
路過一個叫做烏圖美仁的地方,停車小憩。這是一個美麗而有些精致的小鎮,也是我們此行本車駕駛員,蒙族小伙子查科鐵木爾的家鄉。查科.鐵木爾,年方24,健談而快樂的小伙子。
據載:烏圖美仁是蒙古語,意為“長長的河流”,轄區內有烏圖美仁河而得名。有色金屬重要之原產地。
這一群人其間,就是攝影專家級人物,一眼就可以認出來的。氣質就是不一樣,清瘦中透著銳氣。隊伍中,有野狼、有獵鷹、有鐵木爾……這些名字都響當當的、太有氣場了。
五輛車,在荒原中狂奔,昆侖山脈一晃而過。同車的玉擅于并喜歡車拍,惹得我也時不時的掃拍幾片。
去茫崖,現代人多為奔著曠原美景而去,于匆匆行攝中,往往忽略了茫崖本身。位于西極之地的茫崖,往遠的說,它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據說漢代之始,就有羌人在這一帶活動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慕容吐谷渾可汗,于此建國統治一方,長達兩百多年……其間的開拓與傳說,一并被載入史冊。 吐谷渾,青藏高原的第一個游牧政權,在滾滾歷史洪流中,最終于盛唐時期滅亡。我的思緒被歷史之風吹拂得有些散亂……大漠之上,猶聞金戈鐵馬中的吶喊。
路過塔溫查干敖包,查科說這兒每年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盛會,過幾天盛會就要開始了。
往近的說,新中國誕生后,西北這片聚寶盆就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石油礦產資源對于建設中的國家太過重要,于是青海石油勘探局大舉進發茫崖,于茫茫無涯之天地中擺開了戰場,林立起了勘探石油井架。晝夜機器轟鳴,驚天動地。石油人用其一生、甚或還有自己的第二代,演繹著中國石油激情燃燒的歲月。正好,車窗外晃過現代石油人的路牌。
愛好旅行的人們都知道,茫崖市有外星人遺址、翡翠湖、千佛崖、尕斯湖、丹霞地貌、阿拉爾濕地以及國內最大的雅丹地貌群等自然風光……然而,焉知其茫崖這遠遠近近的歷史故事呢?那些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應該被我們記住的故事。
聽說在茫崖,曾經成千上萬頂石油人的帳篷營地,匯成銀白色的一片……如瀚海銀河,那是何等的氣勢與壯觀,也是何等的激情與艱辛。荒原中的抽油機映入眼簾……像石油漢子傲然與寂寥的挺立于荒原。
路邊一高大的建筑物迎面而來,慌忙車拍一片。據說,這是茫崖位于尕斯庫勒湖畔的發現井,是青海發現的第一口油井,它的功勞非常了不起,奠定了尕斯庫勒油田年產百萬噸石油的基礎。從此,茫崖有了中國石油城的美譽。
然而,歷史中的壯舉總是潮起潮落。遠古如此,近代也是如此。柴達木盆地特殊的地質地貌,鑄就了開拓茫崖這片聚寶盆的艱辛與坎坷。沙漠、戈壁、鹽堿地,降水少、干燥、寒冷、缺氧,沙塵天氣多……令許多人望而卻步。所幸,石油開采與運輸,仍在繼續。
長期西北風的吹蝕、剝蝕,形成各種特殊形態的地表巖層。
此圖為我們行程的大致公路線路圖。茫崖,為我不標準的標注,嘿嘿。此時,我們正在圖中灰色的303道上奔行。傳說中的茫崖,約17:00左右時間,也就到了。入住花土溝。
茫崖花土溝,是我們此行最遠的一個住地。也是大家最為期待的拍攝地,荒漠、神奇、寂寥、周邊人煙稀少。這里,曾經有過石油人與最早為勘探石油領路人阿吉老人的傳說,這里還有有關花土溝“錢多,人傻,速來!”的故事……雖然,它已成為一個久遠的笑話,但卻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著花土溝曾經繁華若小香港之盛況。
借用網圖:茫崖花土溝俯瞰圖
放下行李,我們就急切的進入花土溝鎮西南側的人工鹽湖,一個被稱為翡翠湖的地方。
鹽湖距離花土溝約30余公里。它南依巍峨的昆侖山,北靠阿爾金山,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人工鹽湖。
據說,在這些形形色色的池子里,盛產著豐富的鋰、鉀肥、芒硝等鹽化物。歷經當地工人長期開采,而形成我們目前眼之所見的采坑,即被世人美譽為寶石、翡翠、天空之鏡,又被攝影的圖片美化,而令人無限心曠神怡……戈壁之地,成為多少愛旅者心中無比浪漫的夢中情人。
其實,這些大小不等、形態迥異、深淺不一的鹽池中的高濃度鹽水被當地人稱之為“鹵水”。
傍晚,天邊,紅暈若隱若現……眼前之湖,靜若處子。純美剔透,譽之鑲嵌的美玉,實在不是夸張。
這個漢使張騫經過的絲路驛站,這個吐谷渾建國的西部盆地、這個石油人在此奮戰的地方,以及這個現實版的火星驛站,顯得是那么的溫柔多情。
極為安靜……只有我們隊伍中時而飄來的嘖嘖稱奇聲。耳邊一片快門,還有無人機此起彼伏的轟鳴……
切實的體驗、匆忙的凝眸、心靈的撞擊……都化為大家微微的贊嘆與精心的創作。
我們用無人機探視,于廣闊的天空之鏡中……尋找最曼妙的圖案。
大地的杰作,再加人工的長期深耕……我們探尋到的每一處,都宛如是一幅幅藝術家的畫作。
美色,再加美人……那真是美得不可方物。
嘆息沒有等來壯麗的日落晚霞,然而我們也不想太過奢求,就此從容迎接大地這份凝重的謝幕吧。
任隨晚風讓衣袂飄起……
讓我們用靈魂去觸碰大地的質感與厚重,去憑吊歷史的漫長與蒼茫。
浪漫,收束于天地間最真實最本質的底色之中。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我們致敬大地,致敬廣漠與曠野……
回到茫崖花土溝一晚,夢中皆是翡翠。第二天一早又至,期待霞光萬丈……終于,不負卿心……朝霞染紅了天邊、打亮了昆侖,為湖面灑下了金子。
不同于昨晚的美艷……象不象一只巨大的、翩然而至于面前的翠蝶呵……
這樣的色彩、這樣的線條、這樣的遠遠近近與深深淺淺,把我的心已很快融化了呢。
朝陽剛一探頭,就散去……不看天上只看水面……閃耀閃耀……寶石般的閃耀。
瞬息變化、萬千氣象……
陽光仍然非常迅速的收回……透著寒氣,我們惋嘆一聲……不舍的離去。
于茫茫無涯之中,奔向下一個目標。
于柴達木廣袤的土地上,我們又見證了另一地質奇觀。
艾肯泉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溝鎮莫合爾布魯克村。
這里,有許多稱謂:“柴達木之眼”、“額頭之眼”、“惡魔之眼”、“上帝的眼淚”……無論怎么稱呼,它都是這片金黃土地上,百年以來的一大奇觀。
其實這里是一處地熱溫泉,它終年不息、汩汩噴涌于尕斯草原上。
有人拿此與美國的黃石公園類比,甚至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我覺得倒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實則,它仍然是鹽湖,鹵水,硫酸……是各種礦物質結合之另一表象吧。
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它,會發現不同色彩與層次的變化。
飛行須約近乎500米之高才能窺其全貌……據說,在茫崖,有很多類似的地熱涌泉。
這些地熱涌泉,有的是一汪金黃,有的是一汪清綠;有的是自然天成,有的是石油深鉆所致。茫崖,不僅石油礦產豐富,地熱資源也非常豐富。
說它們是昆侖雪山下的寶藏,一點不夸張。
在這山重峰疊的阿爾金山、白雪皚皚的昆侖山脈庇佑與呵護中……各種地質地貌呈現著迷人的風姿。
茫崖,還有一個人跡罕至的去處……傳說中的千佛崖。我們馬不停蹄的飛奔前往……
有人這樣描述千佛崖:它由溝口向里延伸,自西向東崛起……從我們俯瞰的畫面來看,確實如此。
我們從溝底曲曲彎彎的向上,在千佛中穿梭,在塵埃中穿梭,在肅穆中穿梭……
然后,在千佛前佇立……
細賞這看似精心雕琢、儀態紛呈的鬼斧神工。
你可以任意展開想象……佛像乎,菩薩乎,羅漢乎?坐禪乎,閑聊乎,相伴乎?
在這千山鳥飛絕的地方,仍然有油井的存在,石油工業的崇高與偉業,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抽油機偉岸的矗立于這里,油二代的我,心中熱血分明在為之涌動。我確信:茫崖花土溝,是一個遺世獨立而不缺故事的地方。欣賞大漠美景是一種情懷,創造大漠偉業更是一種情懷。
敬請期待:柴達木探秘2 請別忘了點贊我、關注我。深謝您閱讀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