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18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競爭力百強榜》,這份榜單在分析了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現狀的同時也給出了中國企業的排名,并對中國知識產權未來發展作出預測。在這份榜單中,海爾集團以總分98.6分的成績力壓華為的98.3分,成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知識產權企業。
眾所周知,海爾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產品質量,技術創新等都是家電行業的佼佼者,海爾這些年的成功離不開技術創新,如智慧窗,巡航殺菌技術,變溫模式等等。不為人知的是,海爾集團還成功開發了中國第一顆自主產權的數字電視解碼芯片,連續10年獲得國家級技術中心評價第1名。海爾在專利質量、標準建設、工業設計大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四大領域均實現第一。其中,原創科技被國內外品牌模仿多達112次,居世界之首。對此,海爾很早就有意識地保護知識產權,海爾的第一件專利申請于1987年,超過了所有中國其他民族品牌,這也是海爾拿下知識產權企業桂冠的原因。
專利體現的是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海爾作為全球原創科技的引領者,正在不斷用具有顛覆性的科技產品去滿足用戶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截至目前,海爾的海外發明專利數量近9000件,是中國在海外布局發明專利最多的家電企業。海外專利數量排名第二的家電企業有5000多件,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海爾在海外專利方面的優勢。
海爾不僅在專利數量上傲視群雄,在最具含金量的“發明專利”一項也是不遑多讓。按照我國專利審核機制,“發明專利”需要經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嚴格的實質審查才能獲權。全球家電行業普遍認為,“發明專利”才是衡量一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標準。而海爾的發明專利占總量的61.2%,說明了海爾對專利質量的重視。
除了自主研發,海爾在其多元化的發展過程中收購了很多有實力的企業,如1995年的青島紅星家電整體都規劃為海爾集團有限公司。這使得海爾用于了豐富的展品和技術,同時也擁有很多的銷售渠道,使得海爾的產品在世界上已經具有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目前海爾以六大品牌(海爾、美國GE Appliances、新西蘭Fisher&Paykel、日本AQUA、卡薩帝、統帥)集群在全球市場上實現了份額第一、品牌影響力第一、原創科技水平第一的領袖地位。
技術創新和海外并購給海爾帶來的品牌提升是巨大的,根據此前發布的2018年世界品牌實驗室《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報告顯示,海爾的品牌價值從15年前的612.37億元到現在已經達到今天的3502.78億元,其品牌價值幾乎翻了六倍,僅次于國家電網和騰訊,位列中國前三強。
從一個負債147萬元、只有600名職工瀕臨破產的小廠到今天成為年收入1400億人民幣的世界家電企業領跑者,海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正是靠著海爾在踏準了時代的節拍,在每一階段持續不斷的動態創新。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過,“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而在未來,期待海爾給我們帶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