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之前跟甘肅的同事聊天的時候,朋友說到小時候上山遇到狼的時候,就說過這句話:“狼怕一托,狗怕一摸。”不過這里的“托”正確寫法應該是“庹”。
這個“庹”字的意思是兩腕引長謂之庹,就是人伸出兩臂后,兩個手掌之間的長度,因為人的手臂伸開剛好是身高的長度,是個長度單位,所以這個字是“度”、“尺”兩個字結合起來的。
那么“狼怕一庹,狗怕一摸”又是什么意思呢?先說說狼怕一庹,由于以前人口很少,再加上到處都是山林,所以野獸是非常多的,尤其是狼,不管是沙漠、草原、山地上都有狼的存在。
以前人們出行的時候,遇到狼的機會也是最大的,所以人們在出行的時候,尤其是走在偏僻的地方,一定要帶上一根跟身高差不多的(170厘米左右)長木棍,這樣狼看到了就不會輕易的攻擊你。
因為狼生性狡猾多疑,而且以前雖然野獸多,但拿著獵槍到處捕獵的獵人也多,如果你拿著這種類似獵槍的長棍,它看到后先會避退三舍,基本上不會去攻擊你了。
而狗怕一摸這個就很好解釋了,大家應該經常也能遇到過,你見到一只陌生的但很可愛的狗,蹲下來想去摸摸它,結果它見你蹲下會退到一定的安全距離,絕不讓你能夠碰到它。
這是因為狗看到人蹲下,就會誤以為人在撿石頭攻擊它,所以它為了安全,會離得你遠遠的。狗雖然智商不高,但也不會給你傷到它的機會。
不過這種俗語只是講個大概,并不是每次試都能成功的,如果遇到一些狼、狗中的愣頭青,不管是一庹還是一摸都沒啥用,看到它們想要攻擊你,還是躲得遠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