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小青龍湯
本方的臨床辨析使用,我以十個字加以概括和把握,即水寒咳喘腫,氣嘔利渴噎。
水和寒是本證的病理基礎,咳喘腫是其主要臨床癥狀,氣是產生多種或然癥的原因,而嘔、利、渴、噎,則是其多見的或然癥。
文獻中普遍把小青龍湯證定為外感風寒,引動內伏水飲。其實從臨床驗證看,外感風寒并非必要的發病條件,而水邪才是發病的首要原因。所謂水飲,絕不局限于內在伏飲,那僅是拘于體質因素的一種。其他如冒雨行走,游泳涉水,貪食瓜果,暴喝飲料等皆可造成水氣內停,干肺致病。臨床大量咳嗽不止者,皆無外感寒邪病史或風寒犯表癥狀,而有上述病史,即是明證。
那么,是不是寒就無關緊要呢?當然不是。本證寒既可為發病原因,又是病性,同時更是臨床辨證眼目。因為沒有咯痰清稀、遇寒則作、飲冷則劇等類見癥,是不會用小青龍湯的。
至于咳喘腫,則是其臨床最為常見的幾個癥狀。它的咳,既咳嗽咯吐清稀痰,又可干咳無痰;既可呈“咳逆依息不得臥”,又可咽癢則咳,遇冷則咳,而咳后一如常人。因此,對本證的咳嗽,以咽癢和遇冷則作為主要指征,而由于咳吐清痰和咳嗽劇烈程度不具特異性,反居于次要地位。本證的喘產生于飲邪所激,故可突作,且常因觸風犯冷導發。可喘咳并見,也可僅喘不咳,而多有背部寒冷,喜飲溫熱等特征性伴隨癥。本證的腫,可以為明顯的腫,而更多的是僅面目輕微浮腫。這種浮腫也許為很多醫家所忽略,而它卻可以作為本方證的重要指征。
小青龍湯的病位在肺。以上諸癥即水飲風寒之邪干犯肺臟,影響肺之清肅、宣散、沉降和通調功能所致。而該方的主治范圍并不止于此,尚有嘔利噎渴熱等仲景稱為“或然癥”者,它們的病位并非在肺,而小青龍湯仍能治之,這是什么道理呢?這就應歸咎于“二級病因”氣了。氣流全身,水隨氣行,變動不居,留于何處,即現何癥,這就是該方肺經以外癥狀較多的原因。臨床表明,這些或然癥多隨主癥出現,因此,并不必將之單獨作為使用指征。
◎病案舉例
如劉某,女,50歲。因咳嗽反復發作年余,以咳嗽變異型哮喘入院。經消炎、鎮咳、脫敏治療咳仍如故。以夜間為甚,干咳不止,咽癢即咳,咳掣胸痛,邀我會診。診其脈沉數,舌淡、苔白。我即處以瀉白散、黛蛤散、瓜萎貝母散和抗敏湯(烏梅、五味子、防風)合方治療,服藥3劑咳嗽即止。次年舊癥復發,求我以原方治療,不料連服10劑不效。因其口渴咽癢咳嗽較劇,又改用沙參麥冬湯加粟殼等,藥后僅小效而復如故。我頗感棘手。交談中患者道出自己是游泳愛好者,聯系到病人咽癢,遇風則咳,恍然大悟,這不正是小青龍湯證嗎?為何被干咳、渴和用抗敏藥有效等表象所惑。隨即改用小青龍湯加味:
麻黃12g,白芍20g,干姜10g,五味子12g,甘草10g,桂枝10g,半夏10g,北細辛10g,蜂房10g,蟬蛻10g。
服藥3劑咳止,咽癢停,再服3劑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