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很努力了,但是成績總是上不去呢?每次課上都認真聽,并且感覺都會了,但是回家做作業又不會了。做錯的題老師講解后感覺聽懂了,但是遇到相同的題目還是有可能做不出來。出現這種現象有可能是努力的方法不對。
為此我談一談我個人的學習方法。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步驟:
1、課前預習:不要覺得看不懂就不用預習。每個新知識都可能穿插著以前學過的知識。我預習的目的主要是看新知識與哪些學過的知識相聯系,學過的知識有沒有還掌握了。只有預習了,才能在聽課的時候有針對性的集中精力去聽老師講解,而不是聽課的時候胡子眉毛一把抓。
2、上課聽講:上課時候有的學生習慣一心二用,習慣老師一邊講解一邊記筆記或抄答案。最終導致老師的講解沒聽懂。我上課時聽課的方式如下:
① 當老師要講例題時候,我會抱著雙手去聽。主要聽這個例題有什么特征,我下次遇到了該如何確定它就是今天所學的題型。
② 我會去聽老師在講這種題型時涉及到哪些知識點,并快速記住,或者老師讓抄筆記時候快速寫在例題旁邊。
③ 我會認真去聽老師對于這種類型題的做題步驟,并且把每一步怎么來的都要弄清楚,如果哪一步沒聽懂,我會馬上舉手提問。并且把步驟寫在例題旁邊并不斷重復記憶。
④ 當老師講解完例題后我會馬上按照老師講解的步驟去完成對應練習。做練習時候我就會把如何判斷題型,所涉及的知識點,做題步驟通過每做一個練習就熟記一邊,這樣做完相應練習,該記得也差不多記住了。
3、回去做作業:放學后我不會馬上就去做作業,而是先把課上所學的例題再看一遍,看看哪些步驟還沒有記住,如果都記住了,才會按照這些步驟一題一題的認真完成對應作業。
4、有計劃的復習:學過的知識點不是說學過了就會永遠記住,我們要不斷的進行復習。我復習的方式主要是采取查缺補漏的方式,這種方式比較節約時間,學過的知識我會規定一定時候把他復習完,比如說一天復習幾頁學過的知識,復習方式是看例題,讀完題目后能不能想到題目特征,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題目的做題步驟,如果都還記得就快速跳過,如果哪一個環節記不住了我會馬上去看并且把它再熟記一遍。
最后說一下,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當我們的方法不太高效時候,我們不妨先試著去套用別人的方法,然后不斷改進,變成自己的方法。希望我的方法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