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我制定了學習目標,就是關于兒童學習的主題閱讀與研究。我開始認真研讀有關學習力的書籍。
在著名學習問題專家房超平的《思維第一:全面提升學習力》一書導論中有關學習力的概念定義,讓我對學習力有了清晰深入的理解,感恩之余,將這個概念介紹給大家。
國際上關于學習力有多種定義,在諸多定義中,學習力的“三要素”說言簡意賅,比較容易理解。按照“三要素”說,學習力是指學習者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的綜合體現。其中:
(1)學習動力主要是指引發與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并使之指向一定學業目標的動力傾向。學習動力有外動力和內動力,主要包括學習需要、學習情感和學習興趣,體現在學習目標,比如學習是為了取得好成績、為了獲得爸媽的喜愛還是為了體驗學習本身的樂趣和成就感。
(2)學習能力主要是指學習者接受新知識、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識和信息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相對于學習而言,它是基礎性智力,是產生學習力的基礎因素。
(3)學習毅力是學習者為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而自覺克服困難、努力實現目標的一種意志品質。學習毅力與自信、專注、果斷、自制和抗挫折等要素相關。它是學習行為的保持因素,反映了學習者的意志,在學習力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
學習力是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三個要素的交集,只有同時具備了三要素,才能成為真正的學習力。這里有一個學習力的模型,如圖。
這個模型揭示了學習力和其三要素的內在聯系。這個模型告訴我們:學習能力是學習力的基礎要素,學習動力是學習力的關鍵要素,而學習毅力與學習能力、學習動力密不可分。
三要素中,學習動力體現了學習的目標;學習毅力反映了學習者的意志;學習能力則來源于學習者掌握的知識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當你有了努力的目標,你只是具備了“想學”的動力;當你具備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你僅僅具有了“能學”的力量;而當你學習的意志很堅定的時候,你不過是有了“能學”的可能性。只有將三者合而為一,將三者集于一身,你才真正地擁有學習力。而如果能在三者之間形成恰到好處的互相促進,形成良性循環,則學習力的提升空間將是持續、無限。
也因此,要想提升學習力,必須均衡學習力三要素的培養和提升,讓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具體來說,就是三要素的影響因素的培養和提升。
有關研究表明,學習的外動力越強,內動力就越弱。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是內動力顯著不足。因此,要讓學生想學,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內動力,就要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成就感,激活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從內心愛上學習。
而要讓學生會學習,就要提升學習能力的相關水平,包括感知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維力是核心要素,因而思維力的培養和提升處于首位。
要提升學習毅力,讓學生堅持學,則要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專注、果斷、自制和抗挫折等要素水平。同時,學習毅力又與學習能力、學習動力密不可分。從一定意義上說,學習能力強,學習動力足,學習毅力就一定不會弱。
了解了學習力的構成要素及其相關因素,我對如何提升學習力已經有了一定的概念框架了。下一步,我們就一起看看如何提升學習力三大要素的各個相關因素水平吧。相信沿著這個路徑,我們可以找到幫助孩子們提升學習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