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也園說說,讓我們一起學習中國文化經典,成為一個練達且智慧的人。
接著上篇的內容,開始講述今日的主題——圣人何法牧人?
鬼谷子
第四篇將正式開始對“捭闔”進行討論學習。
記住一點:捭闔一張嘴,得失在人心。
也園先論:捭闔。有詩曰:隨意得志,捭反察實。闔而捭之,以同其利。捭示闔避,以同其情;捭避闔示,則異其誠。可與不可,明審計謀,離合有守,先從其志。
捭闔的目的就是為了識人用人:
有能力且與自己同心的人,便能夠收納;
有能力但未必與自己同心的人,便能夠驅使;
有能力但是會與自己為敵的人,便能夠利用或消滅。
沒有能力但與自己同心的人,便能夠發揮其價值;
沒有能力且未必與自己同心的人,便能夠結交;
沒有能力還會與自己為敵的人,便能夠避開。
如何才能夠做到以上的識人用人便是本篇的主要內容。
世間之人,無論其職位高低,能力大小,心術好壞,都或大或小,或清晰或模糊的存在理想和志向的。
而為了理想和志向,很多人甚至要付出了一輩子的努力。
可見,至少在中國,理想是一個很高貴、昂貴并且值得尊重的普遍價值觀。
而這便是眾人存在的集體軟肋。
“人因為理想而偉大”這句話本身并沒有錯,但是,理想卻也成了眾人最致命的把柄。
圣人通過捭闔來引導和駕馭眾人,首先就是
【隨意得志】順從他的意愿和喜好從而得知其內在的理想及志向。
【捭反察實】向其敞開心扉后迅速關閉交流的通道以逼迫其不得不進一步的透露出個人的價值需求甚至是亮出底牌。
【闔而捭之,以同其利】反復通過符合其價值的透露與斷絕從而使其不得不與你建立起牢固的價值與利益上的同盟。
以上為識人用人之法,接下來是察人待人之法。
【捭示闔避,以同其情;捭避闔示,則異其誠】
能夠將你的利弊得失像你展示,并引導幫助你繞開即將面臨的問題的人
是跟你有共同理想的人,是真正的同道中人。
會遮掩你的問題,并在你陷入困境后,才會與你溝通和交流的人
現在還同你在一起,只不過是與你有相同的利益,
然而在利益獲得之后,彼此成為敵人的可能性更大且更致命。
【可與不可,明審計謀,離合有守,先從其志】
總之,一切對人對事的認同與否、成功與否,都來自與于對其計謀的形成,發展,成果,影響是否有謹慎的分析。
與自己構成利益同盟的人,不論是最終走到了一起,還是站到了彼此的對立面,但還能為你提供價值,
這一定來自于你把握了他的理想!
結語:理想無罪,有理想的人說明有價值,眾人首先要成為一個有理想有價值的人。有能力之后,如果能完成他人的心愿或理想,其必然終身為我所用。?
本文所論述的是《鬼谷子》原文中的:
審定有無與其實虛,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 而捭反之, 以求其實,實得其指,闔而捭之, 以求其利。
或開而示之, 或闔而閉之。
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 異其誠也。可與不可,明審其計謀,以原其同異。
離合有守,先從其志。
待續!下一講——何謂捭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