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江蘇新高考第一年,分值由獨立命題時的480分上升為750分,變化不可謂不大。
江蘇獨立命題時,語文和數學是各160分,文科生有40分的語文附加題,理科生有40分的數學附加題,英語120分,三門加起來共480分。
此外,還有兩門選修課,但不計入總分,實行等級制,有A+、A、B+、B、C、D六個等級,等級要求由招生學校規定。
老穆為何要簡單說一下江蘇過去的分值情況呢?
一是待會講解時要用到,二是有不少外省網友不了解江蘇之前的總分情況,想當然地認為江蘇本科分數線很低。
記得在去年的時候,竟然還有網友這樣評論:這分數線可真低!那湖北那些考四百多分的隨便拉一個過來都可以做江蘇的狀元了!
對此,老穆想要告訴這位網友,說話要想著說,不要搶著說!
江蘇新高考,實行“3+1+2”模式,與它同模式的省份有福建、湖北、廣東、湖南、河北、遼寧、重慶。
江蘇新高考,語數外用新高考一卷,與它同卷的省份有山東、福建、湖北、廣東、湖南和河北。其余學科,仍然是江蘇獨立命題。
江蘇高考成績出來之后,讓很多考生感到驚訝的就是語文成績了,至于說物理,由于考生做題時就感受到了,所以成績出來后不會有太大的落差。
前幾天,老穆看到有一位家長這樣留言:確實閱卷分打得緊,孩子歷次南京市模考語文均是120+,這次高考才98分,我還認為是高考發揮失常呢。
下面有網友回復:我家語文要是有103,南大就穩了。可惜,高考是一錘子買賣,認命了。
接著還有網友回復:是的,從模考分數可以看出高考語文打分確實緊,我家的才考96,一問才發現在班里還算好的。
對于這一次的語文考試,相比較去年的語文考試,有如下幾點變化:
【1】試題順序不一樣。
今年的新高考一卷,第一項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兩則論述類文本材料),第二項是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第三項是文言文閱讀,第四項是古詩詞鑒賞,第五項是名句名篇默寫,第六項是語言文字運用,第七項是作文。
反觀去年的江蘇卷,第一項是語言文字運用,第二項是文言文閱讀,第三項是古詩詞鑒賞,第四項是名句名篇默寫,第五項是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第六項是論述類文本閱讀,第七項是實用類文本閱讀,第八項是作文。
試想一下,倘若你做慣了某種順序的試卷,突然顛倒了順序,你能突然適應嗎?我想有點困難。
舉個簡單例子,S學生不擅長閱讀理解,如果試卷第一項就是閱讀理解,又怎能做好呢?
倘若一開始做簡單的語言文字運用題,等到思維活躍起來后再做閱讀理解,效果或許就不一樣了。
當然,你也可以顛倒順序去做題,但很多考生是想不到的。
【2】分值、題型及難度不一樣
①語言文字運用
新高考一卷20分,3道選擇題,2道主觀題。
去年江蘇卷12分,4道選擇題。
綜合比較:新高考一卷難。
②文言文閱讀
新高考一卷20分,3道選擇題,2個句子翻譯題,1道句意探究題。
去年江蘇卷20分,2道選擇題,2個句子翻譯題,1道內容概括題。
綜合比較:去年江蘇卷難。
③古詩詞鑒賞
新高考一卷9分,1道選擇題,1道主觀題。
去年江蘇卷11分,2道主觀題,無選擇題。
綜合比較:去年江蘇卷難。
④名句名篇默寫
新高考一卷6分,根據提示作答。
去年江蘇卷8分,根據上句(下句)寫下句(上句)。
綜合比較:難分伯仲。
⑤文學類文本閱讀
新高考一卷20分,2道選擇題,2道主觀題(反復手法效果、分析物象含義)
去年江蘇卷15分,1道選擇題,2道主觀題(人物形象分析、情感態度探究)
綜合比較:難分伯仲。
⑥論述類文本閱讀
新高考一卷19分,3道選擇題,2道主觀題(論證思路,觀點理解、概括與運用)。
去年江蘇卷12分,2道選擇題,1道主觀題(方法概括)。
綜合比較:新高考一卷難,兩則論述材料,閱讀量也大。
⑦實用類文本閱讀
新高考一卷0分,沒有考查。
去年江蘇卷12分,2道選擇題,1道主觀題。
⑧作文
新高考一卷60分,體育之效(強與弱)。
去年江蘇卷70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綜合比較:不同類型的作文,無法直接比較。
江蘇新高考第一年的語文成績,從整體上來看,得分不高,涉及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試卷難、閱卷嚴、試卷模式調整不適應等。
老穆給大家舉個例子,江蘇從2010—2018從未考實用類文本,為了適應新高考(因為當時全國卷就考實用類文本),江蘇從2019—2020連續兩年考實用類文本。
本以為準備好了,沒曾想,今年高考卻考了個實用類文本的殼子,沒考實用類文本內容。
什么意思呢?
按照之前全國卷命題的方式,實用類文本采用非連續性文本的形式呈現,今年的新高考一卷的確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但兩則材料是論述類文本。
如此看來,江蘇在備考運氣上,確實差了點。
老穆再給大家舉個例子,江蘇之前的高考作文,滿分是70,閱卷老師在打分時,往往比較嚴格,普通考生得個48分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考生能得到55分及以上,就算優秀了。
如果考生能得到65分及以上,那絕對是學霸了。
如今,作文換成了60分,倘若閱卷老師還是按70分的標準評判學生作文分數,我想,考生的得分自然不會高。
當然,老穆相信,江蘇的閱卷老師不會這樣做的,畢竟分值不同了,扣分標準也會發生變化。
老穆在網上看了一下,目前看到的語文最高分是123分,比網傳的理科第一高出24分。
老穆認為,這一次的新高考語文成績,給了我們考生如下兩點提醒:
【1】越是臨近高考,越不可放松對語文的學習。
很多考生會有這樣的想法,他們認為語文成績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即便十天不學習,也不會影響語文成績。
老穆認為,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語文考試,涉及到的內容很多,如文學、哲學、美學、史學、農學、體育、音樂、建筑學等等,甚至包括儒釋道等。
如果你平時不用心準備,萬一遇到你不了解的領域材料,你就難以考出好成績來。
【2】閱讀與作文高分的取得,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老穆記得有一位學生,他平時的語文成績還不錯,可以考到110分左右,可這次語文考試,只得了98分。
據孩子說,是作文沒有寫好,準備的作文素材沒用上,于是感慨道:“我理解錯了,原來這一科成績不具有穩定性啊!”
老穆認為,考生若想在考場上快速找到作文所需的素材,就必須靠平時去積累。
那么,如何積累呢?我想,讀書筆記就是最好的方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你平時都不愿去讀書,不愿積累作文素材,到了高考考場,又怎能寫出一篇好作文來呢?
閱讀與作文的成績,看似很穩定,實則充滿了變數,如果你不用心對待它,你將難以笑傲考場。
舉個簡單例子,S考生在做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古詩詞鑒賞時,非常喜歡做思想感情題,但凡考到這種題型,就能拉別人好幾分。
但是,如果某次考試不考這種題型了,而是考他不擅長的題型,他的分數還會高嗎?當然不會。
最后,老穆想說,語文學科博大精深,我們對此要保持謙卑心態,不要以為一次考好就能次次考好,更不要以為次次考好,高考就一定能考好!
“吃一塹,長一智。”老穆希望這次的教訓能夠為下一屆的考生“蓄力”,爭取來年取得佳績!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