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自此,二戰終于宣告結束。在這場極具世界沖突的戰爭中,日本的野心暴露無遺,可以說舉全國之力發動了東部戰爭。在當時,日本境內無論男女還是老少,都無一例外的加入了為日軍提供更大“便利”的“服務”中。日本男性大多都是從軍,而女性則被作為“戰場補給”,也就是日本口中的“慰安婦”。
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美國在沒有同其他同盟國的協商下,美軍司令麥克阿瑟強行帶領46萬美軍占領了日本。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周前,美軍才對日本投下了2枚原子彈,導致大批日本民眾傷亡,但是僅過去了一周,當美軍入駐日本時,卻出乎意料的并沒有日本民眾做出反抗,反而舉著彩旗熱烈歡迎。不僅如此,接下來的日子里美軍無論是男是女都過得逍遙自在,猶如生活在天堂一般。日本政府還特意為美軍提供了香煙美酒與美女,甚至還有“美男子”。
原來,日本政府為了保全皇室成員不被美軍傷害,早在美軍入駐前就對日本民眾進行了“洗腦”,稱好好服侍美軍就是在為日本天皇效力,這是一種值得推崇的思想。而由于這種思想的灌輸,在日本境內,日本女子便逐漸衍生出了以嫁給美軍大兵為榮的思想。漸漸地,日本國內從事慰安婦的人數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約有10數萬日本女子從事該職業,一心只想能嫁給美國大兵。不僅如此,還衍生出了男性“慰安夫”。
美國的思想相對較開放,當時駐軍日本的美軍中除了有男性大兵外,美軍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軍隊出海前必須帶上女兵,不止女兵,還有女護士。美軍男性有日本慰安婦服侍,美軍女性自然也有日本慰安夫的貼身照料。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當時的慰安婦數量有10萬之眾,但是美軍駐日部隊可是有46萬人,也就是說日本慰安婦可能同一時間要服侍4名美軍,相比于慰安婦而言,慰安夫的數量更是少得可憐。
一名在當時從事慰安夫的日本男子趙田純一回憶到,在他的印象中,“美國女兵胸前似乎總是掛著2個飯盒,她們的腰扭起來的時候總是會不禁想起家鄉的大水牛”。但是他又很感激“寵”著他的美國女兵,因為在這里每天都有牛肉、黃油面包等等食物供給,只要是補身體的,趙田純一都可以隨便吃,這相比于在外面連芋頭都吃不上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但是,也正因日本在當時這種“慰安”事業泛濫,在這10數萬“慰安”男女中,由于經常要服侍許許多多的美國大兵,導致時間一長都染上了疾病,而最后的結果就是沒人管,也沒人醫,在美軍離去之后,更別提日本政府會因這所謂的“為日本天皇效忠”的行為而對這些人進行優待,到最后一個個的不治而亡。這些事情被日本的一位學者一一記錄了下來,并編寫成了《日本紀實》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