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漫談橫斷山 第九期 藏彝走廊,西南地區的民族舞臺

在前文中,我們從景觀角度認識了橫斷山這一廣袤的地區,在本章中,我們要說說橫斷山的民族文化——藏彝走廊。

什么是藏彝走廊?

橫斷山是我國民族種類繁多的地區。上世紀80年代,社會學家費孝通提出了“藏彝走廊”的概念,它的地理范圍和橫斷山區大致重合,因此,現在也有人把它叫做“橫斷走廊”

橫斷山范圍

這里的山脈河流全部呈南北走向,六條大河自北向南穿行而過,“山脈-河流-山脈“的格局形成了深邃的峽谷。

大渡河峽谷

費孝通認為,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有三大走廊:藏彝走廊,南嶺走廊,西北走廊,它們一起構成了數千年來民族流動的大體路線,這就是費孝通的“民族走廊學說”

橫斷山

這里的走廊有兩重意義。首先,這些走廊是狹長的,比如西北走廊沿著東西方向延伸,這是地理意義上的“走廊”。再者,這些走廊是各民族遷徙往來的通道,走廊中的人口是不斷流動的,這是文化意義上的“走廊”

岷江河谷

由于橫斷山的山脈河流都是南北走向,從西北來的民族沿著峽谷一路向南,尋找著適合生存的土地。西北地區氣候寒冷,戰爭不斷,人們被迫四處遷徙,而橫斷山地貌復雜,里面的河谷非常隱蔽,南面的云貴高原更是氣候宜人,對北方民族有很大的吸引力。

岷江河谷

藏彝走廊歷史上的民族流動

在歷史上,藏彝走廊地區經歷了五次大的民族流動,才有了現在民族雜糅的局面。

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唐代,從甘肅、青海地區來了一批最早的移民,他們被稱為“氐羌人”,也就是歷史上的氐族和羌族,隨著漫長的歷史更替,氐族已經演化成了許多新的民族,羌族的情況差不多一樣,只不過現在還有一批羌族后裔,以羌為族名,保留了這個古稱。

茂縣 中國羌族博物館

“氐羌人”從黃河上游出發了。他們從甘青地區一路南下,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就停下來一些人,很快,橫斷六江的上游地區就出現了大型聚落,接下來,他們中的一部分繼續向南,一直到了走廊南端的云南地區。

氐羌人進入藏彝走廊

可想而知,走廊中遍布著“氐羌人”的聚落,他們互不相通,各過各的生活,久而久之演變成了不同的民族——羌族,彝族,納西族,傈傈族,哈尼族、基諾族、景頗族、怒族…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

彝族山寨

這些民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藏緬語族,藏緬語是漢藏語系中的一大類,包含了幾十種語言,在橫斷山,共有16個民族使用藏緬語。因此,我們可以說藏彝走廊的主體民族是藏緬語民族

彝族火把節

在唐代,藏彝走廊迎來了第二次民族大流動。西藏地區的吐蕃王朝向東進攻,一直打到了四川中部,因此,藏彝走廊北部、西部的諸多“氐羌”部落逐漸“藏化”,特別是藏傳佛教的輸入,對四川西北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

四川德格的寺廟建筑

元代,蒙古族大規模入侵藏彝走廊,并對這里施行統治,與前兩次不同的是,蒙古人大多融入了當地民族之中,成為了藏族、彝族、納西等民族的組成部分。

四川白玉縣的佛塔

明清時期云南麗江的木氏家族崛起,他們向北擴張,一直到達四川巴塘、西藏芒康一帶,木氏屬于納西族,因此,木氏土司的擴張使南邊的納西族與北邊的藏族產生了融合。

麗江木府建筑群

清代民國年間四川大涼山一帶的彝族大量向北遷徙,使得藏、彝邊界發生了推移。現在所說的“藏彝走廊”,大致格局就是“北藏南彝”,不過,這里的南彝并不是單單一個彝族,而是許多民族的統稱。

大涼山深處的村寨

上面說了四次藏彝走廊中的民族大流動,最后一次大流動是漢人的流入,發生在明清民國之際。大量漢人沿著川藏路線,自東向西進入橫斷山區,而先前的少數民族則是從北部、西部進入橫斷山區。這些漢人很快被藏族同化,適應了高原的生活方式,并且和當地藏族產生通婚。

四川德格 雀兒山

到這里,我們就可以對藏彝走廊的人口流動做一個總結,通過下圖可以看出,氐羌人和蒙古族從北部南下橫斷山區,吐蕃則自西向東擴張,漢人從東部地區到達這里。

藏彝走廊并非單指藏族和彝族,而是指藏緬語中“藏語支”和“彝語支”的諸多民族。然而,用藏彝走廊概括這一區域,其實是不完全的,比如在這一區域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羌語支,作為最早來到這里的移民,羌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有人提出用“藏羌彝走廊”代替“藏彝走廊”,或者直接用表示地理位置的“橫斷走廊”,更加全面。

四川古羌城

藏彝走廊的民族格局

上面提到,藏彝走廊的大致格局是“北藏南彝”,這只是最基本的劃分。石碩先生對藏彝走廊進行了更詳細的文化分區,在這張圖中,除了北面大片的藏文化(康巴文化區、嘉絨文化區、藏族支系文化區)外,還有羌文化區、彝文化區、納西文化區和怒、傈傈、獨龍族文化區

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區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簡化后

這是藏彝走廊大的骨架,也就是除了漢族外人口最多的幾個民族,橫斷山區有著太多的民族,我們只要把握住大體規律就好。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茂縣

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人民生活在這里,他們沒有和其他古老的“氐羌”族群一同繼續南下,而是在橫斷山最北端扎根下來,在岷江上游的河谷中繁衍生息,他們繼承了古羌的稱呼,成為了所有氐羌族群中唯一沿用古老族稱的后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茂縣

再往西,便進入了廣袤的藏族文化區。我們聽說的“康巴漢子”,“丹巴美女”,都是對四川藏族人民的贊頌,雖然都是藏族,但不同文化區域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嘉絨藏族盛行苯教,而西邊的康巴藏族受藏傳佛教的影響更大。

甘孜藏族自治州 理塘

在大眾印象中,藏族是以游牧為生的民族,他們喜歡高海拔的高原環境,漢族和其他民族則喜歡農耕,居住在低矮的河谷間。而橫斷山區正處于第二階梯(四川盆地、云貴高原)向第三階梯(青藏高原)過渡的地帶,因此這里的藏族兼具游牧和農耕的生活方式。

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 佛學院

可以看出,藏族的邊界和青藏高原的邊界大體一致,因為他們比其他民族更加適應高海拔的游牧生活,通過自然環境,我們能夠很快理解藏彝走廊中的民族分區。

丹巴碉樓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號稱“千碉之國”,在川西高原上,有著許多石頭壘起的碉樓。自從秦漢以來,藏羌民族就建造碉樓,它們高達數十米,有的和民居連在一起,有的用作防御,還有的用作驅邪伏魔,人們猜測這些碉樓是為了應對戰爭而建的,但也有人提出反對,認為碉樓是用來祭祀神靈的場所。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丹巴縣

丹巴藏寨

離開藏羌人民生活的川西高原,我們來到了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這就是我們耳熟的大涼山地區。彝族人廣泛分布在涼山州到楚雄州的土地上,在西南地圖上,不少行政區的名字都透露著當地主要民族。

藏彝走廊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分區只是一個大概的分布,事實上各民族經常混居在一起,比如彝族分散在云南省的各個地方,當我們分區時,并不代表其他地方就沒有這些民族了。

涼山彝族自治州 西昌市

西昌邛海

彝族的服裝非常精致,他們的衣服上滿是刺繡,不斷地追求著更完美的“刺繡工藝”。

彝族服飾

彝族工藝品

在云南最西端,橫斷山的最深處,是怒江傈傈族自治州。這里有著三江并流地帶最壯觀的地貌,怒江、瀾滄江由北向南穿過,在峽谷深處,隱藏著神秘的獨龍族和怒族,除了傈傈族屬于藏緬語中“彝語支”的民族外,獨龍族與怒族都尚未確定語支。

傈傈族

獨龍族居住在中緬國境線上,這里有一條神秘的獨龍江,它在中國境內的長度只有200多公里,在許多地圖上都沒有畫出來,對于很多人來說,獨龍江是一個惹人遐想的地方。

獨龍江河谷

最后剩下的就是麗江市所在的納西文化區,麗江境內一共有二十多個民族,除了漢族外,人口最多的就是納西族。云南是中國民族最多的省份,從西北地區長途跋涉的“氐羌人”到達這里,他們分散在云貴高原的一個個壩子上,彼此相互隔絕,久而久之,演變出了百花齊放的文化特色。

麗江市

麗江納西族民宿

在藏彝走廊中生活著1000多萬人口,其中530萬是少數民族。橫斷山是現代民族的搖籃,這里很少發生戰爭,高大的山脈隔絕了交通往來,山谷間充滿了寧靜祥和,而南北方向要穿越不同的氣溫帶,使得文化的傳播受到阻礙,更加劇了這里的民族分化。這樣看來,“藏彝走廊”的名字難以概括出這片區域的精彩程度…

丹巴碉樓

參考資料:石碩.《藏彝走廊歷史上的民族流動》

石碩.《關于藏彝走廊的民族與文化格局――試論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打開康巴之門(41):深藏不露雅礱江│秘境九龍(下)
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3):康巴人的來歷(上)
橫斷東西縱貫南北的橫斷山脈,古羌人遷徙的庇護所
導游詞精選:四川的少數民族--藏、彝、羌族介紹_中國文化旅游網 ⊙ CNCTRIP.COM...
藏彝走廊地區藏緬語民族起源問題研究評述1
?嘉絨藏族歷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阳县| 平阴县| 监利县| 沂南县| 拉萨市| 健康| 新沂市| 乐业县| 陵川县| 阳信县| 梁河县| 长海县| SHOW| 图木舒克市| 石楼县| 土默特右旗| 涟源市| 新丰县| 屯昌县| 田林县| 长垣县| 昌乐县| 荥阳市| 休宁县| 金溪县| 高青县| 甘南县| 鄂伦春自治旗| 余干县| 偏关县| 门源| 长白| 绥阳县| 襄樊市| 高平市| 鲜城| 阆中市| 桂林市| 五莲县| 南开区| 宜章县|